大方廣學會
  • 首頁
  • 最新消息
    • 大乘起信論講解
    • 精美經典結緣
    • 楊式太極拳養生班
    • 『紅塵自在』文字版將陸續刊出
    • 周六共修
    • 月共修
    • 阿彌陀佛聖像結緣
    • 會友通訊資料更新
  • 佛法教學
    • 佛學課程 >
      • 地藏經講解 >
        • 地藏經講解 P2
        • 地藏經講解 P3
        • 地藏經講解 P4
        • 地藏經講解 P5
        • 地藏經講解 P6
      • 華嚴金師子章講義
      • 六祖壇經研討
    • 專題演講
    • 共修課程
    • 佛法討論區
  • 佛法人間
    • 方廣言
    • 法語天地
    • 健康園地
    • 紅塵自在 >
      • 自在需要智慧
      • 佛陀證悟過程的啟示
      • 佛教的宗教特質
      • 「信佛教」重在理信
      • 智慧的修學(一)
      • 智慧的修學(二)
      • 智慧的修學(三)
      • 智慧的修學(四)
      • 甚麼是「佛」
      • 什麼是菩薩?
      • 介紹觀音菩薩
      • 介紹地藏菩薩(一)
      • 介紹地藏菩薩(二)
      • 介紹地藏菩薩(三)
  • 紅塵自在- 廣播節目
    • 紅塵自在 P1
    • 紅塵自在 P2
    • 紅塵自在 P3
    • 紅塵自在 P4
    • 紅塵自在 P5
    • 紅塵自在 P6
  • 會友專區
  • 出版
    • 書籍
    • 大方廣學刊
    • 教學光碟
    • 修行光碟
    • 訂購辦法
  • 文物結緣
    • 經典、書籍
    • 圖像、書法
    • 學刊
    • 索取辦法
  • 連絡本會
    • 本會地址
    • 我要成為大方廣會友
    • 我要贊助大方廣
  • 關於本會
    • 學會理念
    • 何為大方廣
    • 創辦人簡介

以誠就己       ●楊崑生

    誠實仍是世間絕大多數人所公認的美德。作為一個學佛者,對誠實的要求只有更高。「不妄語」戒是一切戒法中的根本重戒之一。大方廣學會也特別標榜「誠」為立會的精神,因為我們認為,只有在相處以誠的條件下,一個公益團體的成長,才是健康的;對自修也好,對佛學的宏揚也好,才能腳踏實地,得真實利益。我們也希望,在這樣一個以「誠」營造出來的園地中,每個人可以暫時卸下外邊緊張的人際關係,得到身心充份的鬆弛和休息。

    然而誠實不是廉價的。表面看來,不妄語是不欺於人,只不過是在待人態度上的一種選擇而已,似乎只要我們決心誠實,就一定可以做到誠實。許多人因此十分肯定自己是個誠實的好人。但是進一步想,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不欺於人呢?不欺於人是「心口如一」的意思。欺人的原因無非是由於私慾的驅使或不良的習氣。習氣或私慾都是根深蒂固的,在我們的起心動念中如影隨形,很難分辨,所以若不能清楚知道什麼是自己心裡的本意,什麼是私慾的扭曲和掩飾,如何能奢談「心口如一」?

    因此,決心立誠,只是一種「誠意」,是邁向誠實的第一步,能否真如其「實」,還要牽涉一套深刻的修養功夫。必須要先能定下心來,對自己做種種客觀的反省,審問慎思。更要克服私心的矇蔽,無情地揭開過去習氣所熏成的面具,看穿內心真正的所欲,邪惡的還它邪惡,污穢的還它污穢。時時這樣用功,庶幾乎可以接近誠實。

    總而言之,要確實做到不欺於人,先決條件是能做到「不自欺」,也就是不被自己欺騙;要能不自欺,則必須要鍛鍊深度的自省功夫;自省而能深刻則需要有利的工具;最有利的工具則非佛學莫屬。佛學裡的無我空觀,「百法」的心理分析,八識系統對心識活動機制的說明,才可以幫我們穿透私慾的重重帷幕,看清私慾的種種變相,使其無所遁形。誠實豈易言哉。

    有了如上的了解,所以我們對「誠」的要求,特別提出「以誠就己」,就是著重在內觀修學的一面。必以赤誠懇切之心來面對自己,來防止自欺,能不自欺才配稱為「誠於中」,能誠於中則必能形於外,也就是「本立而道生」。

    尤有進者,這樣來修學「誠」,不只是成就世間的道德,其實更可保障佛學的修習。通過「以誠就己」的歷練,我們才更能體會,佛法修學的特質其實也就在於不斷地內省,而種種的定慧則是來深化內省的層面。把握得住這種自省功夫之後,所有的努力才不會走錯方向,才可以稱為「精」進,否則徒進而不精,易遭魔障,所學的佛學常淪為個人妝點的飾品而不自知。另一重意義,則是因為誠的表現常常可以作為檢驗是否深入佛門的一個尺度。能「以誠就己」,才能比較明白地面對自己的缺點和短處,能面對才有超越的可能,佛學才能用到刀口處而顯現力用,我們也才可能真有脫胎換骨的一天。

    「大方廣」以誠立會的旨趣在此。

  • 首頁
  • 最新消息
    • 大乘起信論講解
    • 精美經典結緣
    • 楊式太極拳養生班
    • 『紅塵自在』文字版將陸續刊出
    • 周六共修
    • 月共修
    • 阿彌陀佛聖像結緣
    • 會友通訊資料更新
  • 佛法教學
    • 佛學課程 >
      • 地藏經講解 >
        • 地藏經講解 P2
        • 地藏經講解 P3
        • 地藏經講解 P4
        • 地藏經講解 P5
        • 地藏經講解 P6
      • 華嚴金師子章講義
      • 六祖壇經研討
    • 專題演講
    • 共修課程
    • 佛法討論區
  • 佛法人間
    • 方廣言
    • 法語天地
    • 健康園地
    • 紅塵自在 >
      • 自在需要智慧
      • 佛陀證悟過程的啟示
      • 佛教的宗教特質
      • 「信佛教」重在理信
      • 智慧的修學(一)
      • 智慧的修學(二)
      • 智慧的修學(三)
      • 智慧的修學(四)
      • 甚麼是「佛」
      • 什麼是菩薩?
      • 介紹觀音菩薩
      • 介紹地藏菩薩(一)
      • 介紹地藏菩薩(二)
      • 介紹地藏菩薩(三)
  • 紅塵自在- 廣播節目
    • 紅塵自在 P1
    • 紅塵自在 P2
    • 紅塵自在 P3
    • 紅塵自在 P4
    • 紅塵自在 P5
    • 紅塵自在 P6
  • 會友專區
  • 出版
    • 書籍
    • 大方廣學刊
    • 教學光碟
    • 修行光碟
    • 訂購辦法
  • 文物結緣
    • 經典、書籍
    • 圖像、書法
    • 學刊
    • 索取辦法
  • 連絡本會
    • 本會地址
    • 我要成為大方廣會友
    • 我要贊助大方廣
  • 關於本會
    • 學會理念
    • 何為大方廣
    • 創辦人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