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最新消息
大乘起信論講解
精美經典結緣
楊式太極拳養生班
『紅塵自在』文字版將陸續刊出
周六共修
月共修
阿彌陀佛聖像結緣
會友通訊資料更新
佛法教學
佛學課程
>
地藏經講解
>
地藏經講解 P2
地藏經講解 P3
地藏經講解 P4
地藏經講解 P5
地藏經講解 P6
華嚴金師子章講義
六祖壇經研討
專題演講
共修課程
佛法討論區
佛法人間
方廣言
法語天地
健康園地
紅塵自在
>
自在需要智慧
佛陀證悟過程的啟示
佛教的宗教特質
「信佛教」重在理信
智慧的修學(一)
智慧的修學(二)
智慧的修學(三)
智慧的修學(四)
甚麼是「佛」
什麼是菩薩?
介紹觀音菩薩
介紹地藏菩薩(一)
介紹地藏菩薩(二)
介紹地藏菩薩(三)
紅塵自在- 廣播節目
紅塵自在 第 1至第10講
紅塵自在 第11至第20講
紅塵自在 第21至第30講
紅塵自在 第31至第40講
紅塵自在 第41至第50講
紅塵自在 第51至第53講
會友專區
出版
書籍
大方廣學刊
教學光碟
修行光碟
訂購辦法
文物結緣
經典、書籍
圖像、書法
學刊
索取辦法
連絡本會
本會地址
我要成為大方廣會友
我要贊助大方廣
關於本會
學會理念
何為大方廣
創辦人簡介
「 紅塵自在」第九講
04.26.2008
什麼是「佛」
?
各位聽眾朋友大家早安,歡迎您又來到我們紅塵自在的這個節目裡。紅塵之中我們想要能夠得到自在,最好的方法就是學習智慧。
釋迦牟尼當初從關懷眾生的苦痛出發,歷經了很多的困苦,終於修練出圓滿的智慧。這種智慧既然足以解決我們整個人生的苦痛的問題,更不用說了,也當然可以幫我們在紅塵中得到自在。釋迦牟尼在他流傳下來的教法裡面,已經把他所證得的一切智慧毫無保留地吐露了出來。但是我們還是得通過「聞」、「思」、「修」這三種修學的途徑,才能把這些智慧吸收得比較完整,也才能把這些智慧融入到我們的生命裡,而真正得到這些智慧的利益。所以佛學之作為一種宗教,是有它的救贖功能,可是這種救贖方式和其他的宗教救贖有所不同。它是一個雙向的:也就是說做為一尊佛的確有救渡世人的悲心,但是我們自己也必須付出相當的努力來配合,才能成功。因此可以說,這種救贖其實一半是自我的救贖。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一開始就要用這麼多的時間,來探討「聞」、「思」、「修」這三種修學智慧的方法。
我們在上星期談到,「聞、思、修」的三慧之中,「修慧」是真正的重心。因為只有「修慧」才能真正的提供自我超越的可能。可是這並不是說「聞慧」、「思慧」不重要,「聞慧、思慧」就是「修慧」的基礎。佛在他留下的經典裡,給我們指出了這條智慧之路的修學藍圖,但如果沒有很深的「聞慧」和「思慧」的修養,我們其實是沒辦法真正認清這條路的。也就是說,我們會很容易誤解了佛的教法,而走錯了路子。這麼一來,即使我們有很好的因緣接觸到了佛教,進入了佛門,但是沒有走上正路,不能修成正果,所以是十分可惜的。
就「聞慧」和「思慧」來說,「聞慧」更為基本。從「聞慧」的本質來看,當然最好的修學環境,應該就是能夠在釋迦牟尼佛的座前,親自聆聽他的教導,或者是在一位有證悟的大德門下學習。生在佛後兩千年的我們,當然無緣聽佛說法,甚至就是要遇到一位具德的老師都相當不容易,所以從坊間流傳的資訊或者是傳媒裡所聽聞、接受到的一些訊息,就佔了我們「聞慧」的一個主要的成分。現在傳媒發達,不再只是書報,像網路上面有聲有色,傳播的速度也很快,資訊的量的確是很多,但是品質方面難免有參差不齊。我們在這個節目裡,就是想用比較通俗的語言,來盡可能把佛學裡一些重要的名詞、觀念,以及各種問題給它釐清,這樣可以給我們的聽眾朋友們做一些參考。您可以把過去聽聞來的一些概念,和我們所說的比較一下,如果您發現有所不同,那麼就很值得多探討一下。下面我們就從一般人最常聽到的有關佛學的一些名詞來談起。
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就是「佛」這個名詞,因為佛就是我們要學習的對象,也是我們要成就的目標。我們已經解釋過,「佛」這個字是「佛陀」的一個省略。「佛陀」是音譯,它在梵文裡的意思就是「一個覺悟者」的意思,一個覺者。但他這種覺悟可不是一種普通的覺悟,應該叫做大覺悟。大到什麼程度呢?記得我們曾經介紹過的一個名詞─「正遍知」?說是要成就了這種叫做「正遍知」的智慧,這種智慧如果從覺悟的角度來講,可以說就是一種究竟而圓滿的覺悟。覺悟什麼呢?就是對我們這個人生宇宙有一個全面的明瞭。如果是接觸佛法還不深的朋友們,可能對我這裡說的究竟或者圓滿,還不很瞭解。所謂「究竟」的意思就是一般俗語的所謂「到底了」,這是指著這種覺悟的一種深度。「圓滿」則是指的這種覺悟的正確性和它的廣度。
相信聽眾朋友們,在這一生當中,一定都有過一些像豁然開朗,或者豁然明白這種經驗。換句話說,我們都曾經有過某種好像覺悟的感覺,但是通常這種覺悟都不會是究竟和圓滿的。舉個例說,我們一般人在心智成熟到了成年之後,一定都會體會到這個世界是無常的。或許因為看到天上浮雲的變化,或者是看城市、鄉村的景觀的更替,甚至是見證到所謂的蒼海桑田。再加上看到人類也好、動物也好,都難逃生、老、病、死,所以我們只需要一些簡單的思維就很容易體會到,我們所看到的這個物質的世界,包括我們自己的肉體,都是會變化而不可能恆長的。再深入一點看,那麼我們的思想、觀念和我們的感情,似乎也不是恆長的。所以大多數成年人大概都能接受,這個世界不管是物質的層面,或者是精神的層面,都是不斷地在變化之中。這基本上就是一種對世間無常的覺悟。可是雖然有這種普遍性的覺悟,大多數人在他內心的深處,還是會有一個想法,或者可以說是一種期待:就是說,雖然我們看得見的東西大約都是這樣變化無常的,可是這世間總該有些什麼東西是屬於恆長的吧!有些人把這種期待投射到他的感情方面去,像朋友之間的感情,或者是男女之間的愛情,希望這些比較屬於精神層面、比較抽象的東西,那麼或許可以是一種恆長的存在吧。更常見的,就是對宗教有信仰的朋友們,通常會期待一種一般叫做「靈魂」的東西,或者也有人叫做「真正的自我」,那麼它應該是永恆的。換句話說,儘管我們在看得見、摸得著的世界裡找不到一個永恆的東西,那麼至少總希望在我們精神的底層能夠捕捉到一些個永恆,這樣子似乎才可以讓這個自我的存在比較真實、也比較有價值。但是回到佛學的眼光來看,或者說從佛陀覺悟來看,這種靈魂即便是存在也必然還是要無常的。這個例子就說明了,儘管我們對世間的無常都有所覺悟,許多騷人墨客也常在他們的言語、章句之中感嘆著無常,可是如果還沒有真正體會到佛學裡所謂的「一切都是無常」,總還是存留著對某種恆常的期待或嚮往,那麼這種對無常的覺悟就算不得是究竟,當然也不圓滿。
從更深一層佛學的角度來看,即便你已經體會到了一切都是無常,這種覺悟比一般人的覺悟當然是深刻了很多,但是你還不明瞭所謂的無常也並不真實,那麼這個覺悟可也仍然算不得究竟。我用這個無常的例子來展現覺悟的一些層次,是希望給聽眾朋友們帶來一點概念,就是當我們說到佛學裡所謂的究竟和圓滿的時候,比較能恰當地去掌握這兩個字眼的意涵。當然,這樣要求的究竟和圓滿是很不容易達到的。諸位一定會想,那麼這樣能成就的人一定不會很多。的確!從人類的數量的比例上來說,能這樣成就的人比例上不是很高。可是從佛教經典的敘述來看,這樣成就的人─或者說就是佛了,他的數量也絕對不少,甚至於可以說多到不是千千萬萬這種數字可以形容的。我們舉一個大家熟悉的「阿彌陀經」做例子。阿彌陀經裡有一句話:「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這是說從我們這個世界往西方看去,或者往西方走過去,經過了十萬億這麼多的佛土。什麼是「佛土」呢?「佛土」這個詞在佛學裡指的是一個世界的單位。佛學裡講的世界多得不得了,所以有必要把許多世界合在一起當成一個單位來看待。話說每一尊佛都有他專屬的教化區域,這個區域涵蓋了很多世界,於是很自然的就把所有這些世界當成一個單位,那麼這個單位就稱做一個佛土。所以這樣說來,每一個佛土就對應了一尊佛。十萬億的佛土,是不是就有十萬億尊的佛呢?這還只是往西方看,我們還有東方、南方和北方,甚至於在佛學裡我們還說十方,因為還有上方和下方,加上東南、東北、西南、西北這四個方向。可見已經成就這種究竟覺悟的佛不但不少,實際上是多得嚇人。佛教徒平常在修禮拜和供養的時候,常常需要觀想到所謂的「十方佛」,就是這個意思。而這樣觀想的時候,您一定可以想像到這個場面是多麼地壯觀。儘管從數量上說有這麼多的佛,在佛學裡又有另外一句話,叫做「佛佛道同」,就是說佛雖然有很多,可是每一尊佛他們所覺悟的境界可是完全一樣的。這個道理其實也非常淺顯,因為一旦你的證悟、或者是覺悟達到了所謂究竟和圓滿的境界,那怎麼還可能有不一樣的究竟和不一樣得圓滿呢?
再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一個佛具備了這樣究竟圓滿的覺悟,一定有很大的能力,這就像在我們人世間學問越大、知識越多的人,他的能力也越強是一樣的。在佛學裡對於一尊佛所具有的能力有很多描述。一些標準的說法,譬如說「十力」,就是有十種很大的能力;或者說「十八不共法」,列出十八種唯有到佛的境界才具有的能力。「不共法」或說是「不共之法」,就是不和別人共有的意思。這「十力」或者是「不共之法」,以後我們有機會的時候會再跟您說明。佛除了有這些超能力之外,那麼必然的,在他的外相上也會顯現出一些特徵,這個道理和我們平常從看相先生們聽到的是一樣的。看相的先生們會說「相由心造」,就是說雖然我們無法直接看到一個人的心理狀態,但是他這些心理的特質總是一定會表現在他的相貌上,懂得看相的人,就可以從相貌上透視到他的內心,這是相術所以能夠建立的一個基本原理。佛有這麼深的修為和覺悟,不同於一般人,所以在相貌上也必然會有異於常人的地方。在佛學裡我們常常聽到所謂「三十二相」,就是指出佛的相貌上有三十二個異於常人的特徵。這些特徵很多是相應到佛的圓滿智慧,所以在相貌上也顯現出某種圓滿的形相。譬如他的腳底是平滿的,他的足跟是很圓潤的,肩膀也是圓的,雙頰是很豐隆的,兩手是柔軟的,他的牙齒也有足足的四十顆,不僅如此,他的聲音很宏亮,也是很圓滿的。另外有些特徵是相應到智慧的清明,譬如他的身體總是放著光,有一丈之寬,雙眉之間有一個白色的毫毛捲曲著,而這一個捲曲的毫毛也是在放著光。三十二相裡還有許多特徵,在我們一般常人看來也許會覺得有些誇張,但是如果我們再思維一下,前面談過的究竟和圓滿的智慧有多高深的話,也許我們就會覺得理所當然了。
到這裡為止,我們所談的都是關於佛的智慧這一面。在一尊佛的德性之中,還有一項和智慧一樣重要的成分,一般叫做「悲心」,或者是「大悲心」。慈悲是一個很普通的名詞,可是在佛學裡的意義又是有一點講究。在佛學裡把「慈」和「悲」兩個字做了分開的解釋。所謂「悲」是悲憫的意思,對眾生的苦難我們產生一種悲憫的情緒,這是悲心。在生起悲心的同時,如果我們產生一個期待,希望能給眾生帶來快樂,那麼這個就叫做「慈心」。像我們常稱嘆一個慈愛的母親,母親所以叫做慈愛,因為在她心裡面時時刻刻念著的,就是希望為她的兒女們營造出一個健康和快樂的人生。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是有慈悲心的,只是程度會有不同。智慧比較高的人,或者是觀察比較深入的人,就越能瞭解別人的痛苦,那麼他相應的慈悲心也就會更強。佛既然證到了最深的智慧,自然也就相應到最深刻的慈悲心。究竟什麼才是最深刻的慈悲心呢?用佛學的觀念來說,有兩句成語可以解釋─「無緣大慈」和「同體大悲」。「無緣大慈」是說佛的慈心是沒有任何條件的。「同體大悲」是說,當佛生起一種悲憫心念的時候,他並沒有把受苦的眾生當成是一個悲憫的對象,這是因為他早已在智慧上融入到眾生的內心,所以是直接體會到了受苦者的感受而興起悲憫。
我們大家可以很快的反省一下,在我們曾經發起慈悲心的背後,是不是都是有所條件的?譬如我們慈悲自己的親人、兒女或者朋友,是因為我們對他們有感情,而面對其他的芸芸眾生,當他們遭遇到同樣的苦痛的時候,我們就未必會有同樣濃度的慈悲。這就說明了我們的慈悲心的確是有條件的。我們也看到很多世間行善的人,雖然都有某種慈悲心,但是裡面往往夾雜著許多潛在的貪求。譬如說通過助人而得到快樂,或者因為行善而讓自己覺得人生比較有價值、人格比較尊貴,更多人或許期待著好的報應等等。其次,我們的慈悲也一定不會是同體的。雖然我們也常常能對一些受苦者寄予深刻的同情,但畢竟這和所謂的「感同身受」還是有一段距離。在我們的觀念裡,我們也無法摒除所謂的施者和受者的這種差別。有了施、受的差別,我們就難免一方面同情別人的苦難,一方面也為自己能夠做為一個佈施者而有所慶幸。話說回來,我們是不應該對世間人的慈悲作這麼高的要求的,因為這不是我們想要做就能做到的,而是受限於我們智慧的成就。單說要泯除施者與受者這一層界限,都要具足了佛的智慧才能圓滿的。我們只是用世俗的慈悲作對比,來說明在佛學裡要有圓滿的智慧才能有圓滿的慈悲。更進一步可以說,對一尊佛而言,他的智慧和他的慈悲其實只是一件事情。
我們再回顧釋迦牟尼佛成道的過程。他一開始的動機是來自於對眾生苦痛的一種深刻悲憫。從這裡出發,他就是為了要究竟解決眾生的痛苦的問題,為眾生帶來究竟的快樂或者說是解脫,因而才迫使他成就了究竟而圓滿的智慧。我想要說的是,他所以能成就究竟的智慧,正是因為他具有究竟的悲心。我們在讚嘆佛的智慧的同時,更需要讚嘆他的悲心,因為如果他的悲心不是要求得那麼深切的話,他的修道之途大可適可而止。就像我們平常做事的時候,一旦做累了或者遇到極大的困境時都可能會生起退心,但是如果再想起,我這樣做是為了我的親人、兒女的時候,我們又會提起精神來。可見悲心是求得這種最深智慧的一個必要的條件。
在佛經裡有一個很好的譬喻。它說如果在一個曠野、沙漠之中,就像我們加州的沙漠一樣,我們種了一棵菩提樹,那麼這棵樹一定要澆很多水它才能成長茁壯。世俗的生命譬如曠野,菩提樹譬喻我們修道的事業,那麼需要用什麼樣的水來灌溉這棵菩提樹才能開放出覺悟的花朵呢?這個水就是我們的悲心,唯有用很多的大悲之水來灌溉,才能結出最高智慧的佛果。一個佛所以能成就他的大智,就是因為他有這樣的大悲。我曾經寫過一個偈子,來說明這種智慧和悲心之間的關係,這個偈子就是
「為悲眾生求圓覺,為以大智圓悲心」
。今天我們就談到這裡,祝大家週末愉快。
回到「紅塵自在」首頁
上一講
下一講
首頁
最新消息
大乘起信論講解
精美經典結緣
楊式太極拳養生班
『紅塵自在』文字版將陸續刊出
周六共修
月共修
阿彌陀佛聖像結緣
會友通訊資料更新
佛法教學
佛學課程
>
地藏經講解
>
地藏經講解 P2
地藏經講解 P3
地藏經講解 P4
地藏經講解 P5
地藏經講解 P6
華嚴金師子章講義
六祖壇經研討
專題演講
共修課程
佛法討論區
佛法人間
方廣言
法語天地
健康園地
紅塵自在
>
自在需要智慧
佛陀證悟過程的啟示
佛教的宗教特質
「信佛教」重在理信
智慧的修學(一)
智慧的修學(二)
智慧的修學(三)
智慧的修學(四)
甚麼是「佛」
什麼是菩薩?
介紹觀音菩薩
介紹地藏菩薩(一)
介紹地藏菩薩(二)
介紹地藏菩薩(三)
紅塵自在- 廣播節目
紅塵自在 第 1至第10講
紅塵自在 第11至第20講
紅塵自在 第21至第30講
紅塵自在 第31至第40講
紅塵自在 第41至第50講
紅塵自在 第51至第53講
會友專區
出版
書籍
大方廣學刊
教學光碟
修行光碟
訂購辦法
文物結緣
經典、書籍
圖像、書法
學刊
索取辦法
連絡本會
本會地址
我要成為大方廣會友
我要贊助大方廣
關於本會
學會理念
何為大方廣
創辦人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