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最新消息
大乘起信論講解
精美經典結緣
楊式太極拳養生班
『紅塵自在』文字版將陸續刊出
周六共修
月共修
阿彌陀佛聖像結緣
會友通訊資料更新
佛法教學
佛學課程
>
地藏經講解
>
地藏經講解 P2
地藏經講解 P3
地藏經講解 P4
地藏經講解 P5
地藏經講解 P6
華嚴金師子章講義
六祖壇經研討
專題演講
共修課程
佛法討論區
佛法人間
方廣言
法語天地
健康園地
紅塵自在
>
自在需要智慧
佛陀證悟過程的啟示
佛教的宗教特質
「信佛教」重在理信
智慧的修學(一)
智慧的修學(二)
智慧的修學(三)
智慧的修學(四)
甚麼是「佛」
什麼是菩薩?
介紹觀音菩薩
介紹地藏菩薩(一)
介紹地藏菩薩(二)
介紹地藏菩薩(三)
紅塵自在- 廣播節目
紅塵自在 第 1至第10講
紅塵自在 第11至第20講
紅塵自在 第21至第30講
紅塵自在 第31至第40講
紅塵自在 第41至第50講
紅塵自在 第51至第53講
會友專區
出版
書籍
大方廣學刊
教學光碟
修行光碟
訂購辦法
文物結緣
經典、書籍
圖像、書法
學刊
索取辦法
連絡本會
本會地址
我要成為大方廣會友
我要贊助大方廣
關於本會
學會理念
何為大方廣
創辦人簡介
「紅塵自在」第七講
04.12.2008
三慧的修學 (三)
─ 思慧
各位聽眾朋友早安!歡迎又來到紅塵自在的節目。在上兩個星期,我們都在談論智慧這個題目。我們談的是佛學裡所謂的三慧,就是「聞慧」、「思慧」和「修慧」。這三種智慧就是告訴我們,修學智慧有三個途徑。我們談完了聞慧,也開始談到思慧。在思慧的修學上,我要提供給大家的是三個比較有效的學習途徑,讓我們容易下手,而且也很容易看到效果。
第一個途徑或者是方法,上次已經談過了,就是要先學「問問題」。今天我要繼續談第二個切入的途徑,名稱上可以叫做「換角度」。我們一開始就談過,這個「慧」的本質是一種融通的意思。我們經驗到的事物,通常都會顯現出很多不同的面相。這些不同的面相,有時候還會表現得互相對立,甚至於互相排斥。所以如果我們想把一個事情看得比較清楚一點,我們就不得不常常要轉換觀察的角度,才能對這些事物有比較完整、或深一層的瞭解。
就譬如說,我們在電影或者是圖片上,會看到許多所謂的美女,也許會驚為天人。但是在實際的經驗上,往往一位看起來美若天仙的美女,當換了一個角度再看的時候,好像就不再那麼美了。所以,一個好的攝影師的本領,就是他能抓到這位美女最美的角度,把她呈現出來。對一個現實可以感覺到的東西而言,像我們剛剛提到的美女,是比較容易去尋找不同的角度來觀察。可是如果現在面對的是一個抽象的觀念,那麼要轉換鏡頭,可能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而這就正是我們須要來練功的所在了。
對大多數的成年人來講,在某種程度上,我們思維的方式都已經形成一種一定的軌道。這就像每天早上開車上班,我們走慣了一條路,就很少再去改變。所以有時候儘管我們對一件事情打起精神再思、三思,可是最後還是在原來的圈子裡打轉,並沒有甚麼突破─可見要跳出一種習慣性的思維模式,是相當地不容易。這還牽涉到所謂「成見」的問題。如果對某些事情已經形成了一個固定的成見,通常我們會覺得並不須要在做任何進一步的思維了。這兩個現象,在我們一般人身上都是非常普遍的。就轉換思維角度這種訓練而言,這兩個現象可以說是主要的障礙。所以要談智慧的修學,就必須來正視這兩個現象。這樣說吧!智慧的大用是在提升自我,如果我們永遠停留在自己的成見裡面,或者是固定的思維方式裡,我們的心思很容易就僵化了,於是就無從提升。
我在這兒提出來這個「換角度」的方法,就是針對著我們已有的各種成見,或者是固定的思維方式,從事一種跨越。跨越必須先要從一種否定的精神出發,只有把現況給先否定了,我們才會去尋找新的道路,或者新的角度。如果我在早上出門的時候,想起了我今天需要換換角度,那麼也許我就故意不照原來的路開車上班了。我寧願繞一個路,或者換一條新的路,那麼看看這個世界會有什麼不同。再舉個例子來說吧!有時候我們對一個人觀感不好,一想起來就會覺得討厭。如果我們今天決定先放下這一個討厭的成見,嘗試著從其他的經驗裡、角度裡,重新去檢視這個人,也許你會發現,在某些場合裡,他也曾經有過相當可喜的一面。當你這樣去思維的時候,我想你原來那種極端厭惡的感覺,已經開始有所改變。如果我們把這種換角度的方法,也運用到我們的親人或者朋友身上,我想一定會讓所有的親朋之間增加更多的和諧。
您一定聽過這一類的故事,有人在結婚以後就後悔了,有人是在離婚以後也後悔了。這些後悔,就是因為我們開始發現了另外一個角度、看到了另外一個面相,是我們過去完全忽略掉的。所以如果早先學過了換角度的思維,也許就可以避免掉這些後悔。聽眾朋友中,要是有那對夫妻現在還處在這種怨偶的狀態,沒有關係,只要有了這一重覺悟,大家努力的去學習這種換角度的思維方式的話,或許就可以為他們的婚姻生活帶來轉機。譬如有些太太覺得先生好像懦弱了一點。但是如果換個角度來看,一個懦弱的先生可能就比較不會去沾花惹草,這樣一想,那麼是不是就會覺得自己比較幸福一點了呢?也有些先生們,可能覺得自己的妻子驕悍了一點。那麼一樣的,如果我們換個角度去想,一個驕悍一點的太太,是不是做事上比較有主張,而省掉我們很多的操心呢?這種角度的轉換,並不需要我們多花一毛錢,可是可以給我們的世界帶來很大的改變,給我們現實的人生帶來很多即刻的利益。
看事情的時候我們常常會太一廂情願,只喜歡看自己想要看的角度。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像一個好賭成性的賭徒。一個賭徒往往難以自拔,因為他們的心理上,多半是從這個贏錢的角度去看,所以對許多很明顯的可能賭輸的風險,往往視而不見。如果這位賭徒先生來到我們紅塵自在的節目裡,實習這種換角度的方法,也許可以平心靜氣的去衡量各種贏面和輸面,那麼這位先生即使賭輸了,大概也不至於傾家蕩產。
其次,我們把一些事情肯定成一件好事或壞事,就會給我們的心理形成一種取向。大家應該都聽說過「塞翁失馬」的故事,塞翁失馬因禍而得福,所以禍事也不必只當禍事來看。還有一句成語又說「福兮禍所倚」,就是說一件看來是好的事,卻往往會有不好的事如影隨形的跟著後面。另外一個成語,所謂的「居安思危」也是一樣的意思。所以如果我們有這種換角度的訓練的話,就比較不會被表象所左右。於是遇到看好的事情,我們不會興奮過度,或者得意忘形,遇到了不幸的遭遇,我們也能夠從這裡面看出它的轉機。這些都是智慧能給我們帶來的利益。
如果我們再把這個方法運用到看道理上去,就能啟發更深的智慧。從宗教的觀點來說,宗教的核心問題,不外乎是人類苦樂的問題。也就是說,宗教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讓我們能夠減少或者是去除痛苦,而能夠獲得更多的快樂。從一般的概念上來看,苦和樂是截然相對的兩件事情,是互不相容的兩件事情。所以我們會毫不猶豫的想盡辦法來遠離痛苦,來追求快樂。但是如果我們可以在這裡轉個彎,嘗試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所謂的苦樂,我們應該也不難發現,苦樂除了相對的一面也有相成的一面。我的意思是說,苦和樂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其實是互為條件的。一個受過大苦難的人,在他苦難停止的時候,所感受到的樂感也是最強烈的。一個餓了很久的人,突然之間享受到一碗熱騰騰的陽春麵,在那個時候,他的人生可能就是達到了極致。一個極端飢餓的人,突然之間嚐到了飽食的快樂,他的快樂顯然是來自於他曾經經歷的飢餓之苦。有了苦難才會有所謂的解脫。所受的苦愈深,解脫而來的樂也就愈大。沒有痛苦的前提,就無法享受到後來的快樂。就像我們平常的人吃完一碗陽春麵的時候,頂多是拍拍肚子而已,絕不會有什麼特殊的快樂的感覺。
樂對於苦是如此,苦對於樂呢?其實也是一樣!就舉一個佛學裡的例子來說。在佛學裡有一個有趣的說法,叫做「天人五衰」。「天人」傳說是住在天宮或者是天界裡的一種生命,他們的生活和環境比我們人類要好得太多了。天人五衰說的就是:當這個天人的壽命將到盡頭,要面臨死亡的時候,他們的身體會出現許多衰退的情況,而照佛學的說法,最明顯的有五種,所以叫做「天人五衰」。這五種衰退的現象裡面,有一種是叫做「花萎」,天人的頭上都自然會有裝飾的花朵,本來是鮮豔的,現在現出枯萎了。還有一種叫做「腋汗」,天人的身體經常是維持清潔乾淨的,但現在腋下就會總有些汗水殘留。這些如果從我們人類的立場看來,當然會覺得有些不舒服,但也算不得什麼大事。可是對天人來說,據說就是極大的痛苦,並且成了天人死亡的前兆。乍聽之下或許覺得這種說法有點可笑、有點荒唐,在我們的經驗裡,這和人類死亡之前那種痛苦、纏綿的程度又怎麼能相比呢?我們怎麼也不能想像,頭上的花萎和腋下的出汗,會是什麼了不起的痛苦。但是如果你看過佛經上的描寫,瞭解了天人平常都是在過著怎麼樣一種舒適而美妙無比的生活的時候,就能理解到為什麼連腋下的出汗都會對他們是如此的不堪。由此可見,苦得強度也是要用樂的濃度來彰顯的。
於是,我們發現:苦和樂不但不是截然不相干的兩件事,反而倒好像是分不開的連體嬰。一旦有了這種體認之後,當我們再回到宗教裡面,面對那種對永恆快樂的嚮往和追求,這個時候我們心裡恐怕難免要生起惶惑。如果苦和樂竟然是這樣親密的連結在一起,不可分割,那麼一旦真的離開了所有的痛苦,究竟是否還有任和快樂可以保留下來呢?我想,對宗教有熱誠的朋友們,這確是值得您深思的一個很重要的題目。
第三點我想提供給大家作為訓練「思慧」的方法,就是努力的運用我們分析和綜合的能力,盡量從一些事件當中去觀察出,是否它們之間有什麼共通的道理或者是原則。我們人世間的許多大學問,都是在從人生和宇宙裡找到一些共通的原理和原則來成就的。我們雖然不必是大學問家,但是只要有心肯下功夫,從日常的生活經驗之中,還是常常可以歸納出一些共通的原則。這種思維的活動對我們智慧的修學是非常重要的一環,特別是在慧的方面。因為慧重在融通,當我們看到了事與事之間的某種共相,也就是成就了某種融通。不但如此,一旦融通了甲和乙,往往又可以更觸類而旁通之,加速了智慧的進程。
舉一些中國文化裡面的例子。像我們在道家的學說裡聽到的「柔弱者生之徒,剛強者死之徒」,這就是從自然現象觀察裡面,所思維到的一個原理。我們眼見世間有很多柔軟的東西,隨你去拿捏、擠壓,它也不容易受到損傷,但是一些看來是堅硬的東西,反而是在受力之後很容易就摧折了。平常直覺的意識都會以為剛強勝過柔弱,現在透過思慧的洗鍊,讓我們看出了柔弱之大用。於是應用到人生上去,就變成了我們人生的智慧。譬如性格剛強的人容易與人衝撞,結果也就容易受傷;如果是身段柔軟的人,一方面知道如何避其鋒芒,一方面心思的柔軟又能看出迂迴的善巧,往往可以全身而退,甚至成就了功業。也就是說,如果人活著就是要求生的話,最好就是學習柔弱之道。所以立身處世,言語要學習柔軟,態度要柔軟,那麼性情也要變得柔軟。如果應用到武術上,像是大家熟知的太極拳,就是最好的例子。
再舉一個儒家的例子。在儒家很重誠信,認為誠信是群體生活能夠和諧的一個最重要的基礎。這是從人性和社會的種種互動現象中觀察出來的一條原理。可以這樣設想,如果人與人之間失去了基本的信認,那麼無可避免的就會花很多精神和時間去互相猜忌、互相防範,這不但是極大的浪費,也永遠不會有像同心協力那樣的效率。這個社會,即便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恐怕也無福消受。孔子更把這個原理應用到政治上去,於是就有一句名言叫做「民無信不立」。一個團體的領導者一定要非常注意誠信的問題,才能有效的領導這個團體。這就是儒家有關政治上的一種極高的智慧。
在佛學裡,我們常聽到「萬法無常」這句話。佛學裡的「無常」是一個相當深刻的概念,但源頭也是從實際現象的觀察中去體會而延伸出來的。我們眼見經過一段時間之後,世間事物都會產生或多或少的改變。這種改變我們沒有能力讓它停止,何況即使我們自己都一樣是不斷在變動的,不但身體在變,比較抽象的心理、感情也一樣在變。於是體認出了一個一般性的原則,就是沒有任何的事物─不管是物理的或是心理的─能夠是恆長的。這就是所謂「無常」的原理。一旦接受了這個無常原理的一般性,我們打心底理就不會對任何世間的事物產生一種恆長的期待,於是對世事的多變也就能淡然處之。這樣豈不就省下很多煩惱,也因此得到很多的自在?
所有這些例子都說明了,能夠從現象裡得出一些基本的原理,這是「思慧」的大用。有了原理,我們才有可能觸類而旁通。像現代人,因為理解了鳥類飛翔的原理,所以就發明了飛機。有了原理,我們才能駕馭複雜的萬象,我們才能形成價值觀,才能安排未來的生活。但是這一種思慧的訓練是比較進階的,對於我們思維上的分析、綜合的能力,乃至於邏輯的能力,要求會高一點。如果聽眾朋友們心有餘力,想要在這個方面多做一些自我訓練的話,我會建議用辯論的方式,或者是講論的方式來磨練自己,那會有很大的效果。最近世界都流行西藏熱,很多朋友們也都到西藏去旅遊過了。我們常會看到這種鏡頭,裡面是一些年輕的喇嘛們在庭院裡一對一的辯經,他們辯經的時候還用像擊掌這一類誇張的肢體動作,氣氛非常地生動。而所謂的辯經,就是把他們學習過的經典,以互相辯論的方式來增進瞭解。這種方法後來證明了是非常有效的一種學習的方法,對他們日後的傳道、講學有極大的幫助。
到這裡,我想要對「思慧」做一個總結。不管是「問問題」、「換角度」,或者是「看出事相背後的原理、原則」,要開啟這種智慧,都需要我們心思上相當的活絡、相當的靈敏。所以學習「思慧」有一個重點,就是不要讓我們的心思陷入一種呆滯的狀況,或者是卡死在一個角落裡。一方面我們要常常主動的去做思維的功夫,另外一方面,就是不要太輕易、太快地下結論,也就是不要做太絕對的肯定。因為只要沒有成佛之前,我們大家都是有限公司,不管我們怎麼努力,我們的有限智慧是很容易犯錯誤的。一旦太早做了絕對的肯定,我們往往就很難從這裡再自我超越出來。我們得常常提醒自己,要把心靈保持得像一潭活水,或者是活泉一樣,這樣子我們就會有很多的機會去反省,一旦我們犯了錯誤,我們也很容易自我修正。今天我們的智慧之學就談到這裡了,下個星期我們還要繼續討論的,是佛學裡最具特色的「修慧」之學,祝您週末愉快,自在、吉祥。
回到「紅塵自在」首頁
上一講
下一講
首頁
最新消息
大乘起信論講解
精美經典結緣
楊式太極拳養生班
『紅塵自在』文字版將陸續刊出
周六共修
月共修
阿彌陀佛聖像結緣
會友通訊資料更新
佛法教學
佛學課程
>
地藏經講解
>
地藏經講解 P2
地藏經講解 P3
地藏經講解 P4
地藏經講解 P5
地藏經講解 P6
華嚴金師子章講義
六祖壇經研討
專題演講
共修課程
佛法討論區
佛法人間
方廣言
法語天地
健康園地
紅塵自在
>
自在需要智慧
佛陀證悟過程的啟示
佛教的宗教特質
「信佛教」重在理信
智慧的修學(一)
智慧的修學(二)
智慧的修學(三)
智慧的修學(四)
甚麼是「佛」
什麼是菩薩?
介紹觀音菩薩
介紹地藏菩薩(一)
介紹地藏菩薩(二)
介紹地藏菩薩(三)
紅塵自在- 廣播節目
紅塵自在 第 1至第10講
紅塵自在 第11至第20講
紅塵自在 第21至第30講
紅塵自在 第31至第40講
紅塵自在 第41至第50講
紅塵自在 第51至第53講
會友專區
出版
書籍
大方廣學刊
教學光碟
修行光碟
訂購辦法
文物結緣
經典、書籍
圖像、書法
學刊
索取辦法
連絡本會
本會地址
我要成為大方廣會友
我要贊助大方廣
關於本會
學會理念
何為大方廣
創辦人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