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最新消息
大乘起信論講解
精美經典結緣
楊式太極拳養生班
『紅塵自在』文字版將陸續刊出
周六共修
月共修
阿彌陀佛聖像結緣
會友通訊資料更新
佛法教學
佛學課程
>
地藏經講解
>
地藏經講解 P2
地藏經講解 P3
地藏經講解 P4
地藏經講解 P5
地藏經講解 P6
華嚴金師子章講義
六祖壇經研討
專題演講
共修課程
佛法討論區
佛法人間
方廣言
法語天地
健康園地
紅塵自在
>
自在需要智慧
佛陀證悟過程的啟示
佛教的宗教特質
「信佛教」重在理信
智慧的修學(一)
智慧的修學(二)
智慧的修學(三)
智慧的修學(四)
甚麼是「佛」
什麼是菩薩?
介紹觀音菩薩
介紹地藏菩薩(一)
介紹地藏菩薩(二)
介紹地藏菩薩(三)
紅塵自在- 廣播節目
紅塵自在 第 1至第10講
紅塵自在 第11至第20講
紅塵自在 第21至第30講
紅塵自在 第31至第40講
紅塵自在 第41至第50講
紅塵自在 第51至第53講
會友專區
出版
書籍
大方廣學刊
教學光碟
修行光碟
訂購辦法
文物結緣
經典、書籍
圖像、書法
學刊
索取辦法
連絡本會
本會地址
我要成為大方廣會友
我要贊助大方廣
關於本會
學會理念
何為大方廣
創辦人簡介
「紅塵自在」第五講
03.29.2008
三慧的修學 (一)
各位觀眾早安,又到了我們「紅塵自在」的時間了。紅塵如果要自在的話,那麼智慧是最有效的工具。釋迦牟尼佛就是證得了最高的智慧之後,才真正地解決了人生的苦難和困惑。也因此,佛教之為宗教,它的特質就是以智慧的養成作為它宗教修煉的一個主題。即使我們要對這個佛教生起信心,這個信心也需要透過智慧之火的鍛鍊。所以在我們開啟這扇佛門之前,我想我們有必要對智慧的涵義,先做一些探討。
「智慧」這個詞,在我們一般的言談上是當一個單詞來使用的,可是在佛學裡有點講究,對「智」跟「慧」,我們有些區分。您看中國字很巧妙,「智」這個字它有一個「知」在上面,「慧」這個字下面有一個「心」。所以我們從這個角度來看,那麼智就是偏於知,可以說是「知識」,也可以說是「認知」。不管是知識也好,是認知也好,都表示是我們有一種分辨的能力,可以去分別這個東西跟那個東西之間有甚麼不一樣,知道了不同之處就會產生一種認知。譬如當我們看出紅花不同於黃花的時候,我們就對紅花多得到了一重知識。所以一個有「智」的人,我們可以說他就是在知識方面比較豐富比較精細;也可以說,他的分辨認知的能力比較強。可是知識的範圍太廣,谁能盡知?所以,只要能在某個專業領域裡面有特別豐富的知識,那麼就可以說是那個專業領域裡的智者。譬如說懂機械的人,他可能對各種的螺絲、螺帽、螺牙,知道得比別人又正確、又多。植物學方面的智者,對這個花啦、葉啦、種子啦有那些種,怎麼分科、有甚麼特性,應該就會有超乎一般人的認知。所以這個「智」,從這個「知」的觀點來看,是跟一個人的分辨力相當的。分辨力越強,往往在他的專業領域裡,他能見人所未見,發人所未發,那麼就是這個專業領域裡的智者。
「慧」這個字呢,下面是個「心」字。「心」字在一般人的使用上,它的涵義很廣。大致來說,心可以說是代表我們一個精神上的主體。像我們前面所講,「知」的這種分辨力,也可以說是我們心的一種功能,或者是作用。除此之外,作為精神主體的心,應該至少還有另外兩種功能。一種功能我們可以把它叫做「匯聚」。當我們產生一種認知的時候,這個認知沒有隨風而逝,而被保留下來形成一種知識,也就是說,知識是需要靠累積來建立的。這表示我們精神上有一種作用,可以把認知的內容給聚集起來,或者說是把它記錄下來。這就是心的匯聚功能。
再進一步看,我們的心並不只是把這些匯聚的知識靜態的給它陳列在那裡,我們的心還有一個更積極的作用,一般我們叫做「思維」。這個思維作用是用來去組織整理這些知識的,另外一個說法就是去「消化」這些知識。我們都知道知識的吸收常常是非常零碎的,所以只有我們把這些知識適當地消化了之後,變成了我們自己的養分,這樣子才可以建構出屬於我們自我的精神內涵。這一個層次在心理作用上,和前面所說的認知很不相同。它的重點不在分辨,而是會通,也就是從不同的知識裡,透過它的思維功能,尋找出知識與知識之間的關聯性,而產生對這些知識更高一個層級的了悟。這種了悟才能讓我們從紛亂的萬象中掌握住其中的規律性,而形成所謂高級的知識。所以這一個層面的心靈作用,主要是著重在一種融會、貫通的能力上,就是能讓我們精神向上提升的主要力量,是心最珍貴的功能。「慧」字架在這樣的心上,在佛法中指向的就是這樣的心靈作用。
所以把「智」和「慧」連起來,那麼就是一方面有很強的分辨的能力,一方面又有很徹底的融通本領。這樣的一個人,就可以叫做一個有智慧的人。
古往今來,智慧的人非常的多,我們隨便都可以舉出例子來。就拿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孔夫子來說吧!我們在論語裡都讀過這麼一句話,所謂「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話說有一天孔子和弟子們在一起聚會的時候,他向弟子們說了一句話,他說「吾道一以貫之」,也就是說,我跟你們講了這麼多的道理,其實它的中心思想只有一個。他說完就沒再講下去,也沒解釋。結果弟子們就互相地討論,想確定孔子話裡的含意。最後是曾子做了一個他簡短的總結,他理解了這個一以貫之的「一」在哪裡,就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可見這個曾子就是我們所講的一個有智慧的人。他和諸多弟子一樣,從孔子那邊學了很多的東西,可是他就有這個智慧把所學到的學問適當地貫通了,所以才能立刻把握住夫子話語裡的這個「一」字,知道孔子思想的中心精神無非就是忠恕兩個字。這是他融會了孔子所有的學問而來的一個心得。那麼我們可以看得出來,曾子有了這樣的心得,他抓住了這個綱領,所以他在運用孔子這些學問到人世間的時候,必然就可以得心應手,這是他的智慧之用了。
我還可以舉一個現代的例子,是我剛從新聞上讀來的。我們都知道,現在有一位很有名的做股票的大師,有人叫他作股神。他名字叫做 Warren Buffett ,中文裡把牠叫做巴菲特。他從白手起家,在股票上屢屢建功。多少長期投資股票的人都在股票裡跌倒,可是他竟然在股票裡建立起他不倒的財富王國。現在很多做股票的人都是以他馬首是瞻。我讀到的故事裡講到他年少的時候一段經歷。聽說他小時候做過報童,報童當然要騎著腳踏車到處去送報。在他十三歲那一年,他就懂得用他這個腳踏車,也就是報童主要的生財工具,從聯邦稅裡面抵了三十五塊錢的稅錢。可見他從小就有過人的理財智慧。所以我們不難想像,在他以後的生涯裡,他之所以能夠如此的成功絕非偶然。他必然是在生意上,或者是股票的運作上,用他過人的智慧融貫出許多獨到的心得,造就了他獨特的成功模式。 其實只要我們仔細觀察,任何一位在一種領域裡所謂的通家,都是具備了某種程度的這種融會貫通的慧用。
這種所謂的智慧之用,往往就是發現到一個特殊的角度,來俯覽或說是統觀一些紛紜的現象,從而體會到現象背後高一個層次的道理。譬如有人看到死亡的不可避免,當這個死亡來臨的時候,我們所有曾經肯定過的人生的價值,或者所有我們曾經擁有過的東西,就在這一剎那突然地化為雲煙。如果拿這個角度回過頭來反照現實的人生,他或許就得到一種體悟,那麼在人世上我們實在不用太強求,爭這個、爭那個,要這個、要那個,弄得身心俱疲,到頭來爭來的東西畢竟也算不得是我們的。 有了這種體悟,所以他心裡從此也變得相當的自在。這可以叫做一種的死亡的智慧吧。
又有些人,像是護士,救護車的工作人員,常常要接觸到一些有病苦的病人和傷患。如果他們體悟到了,雖然我不是很富裕,但是我身體還不錯,活動自如,和這些可憐的病人比起來,自己瞭解到我們應當算是相當有福氣的人吧。於是,縱然生活中曾有過很多的不如意,經過這樣的觀照就變得淡然多了,他因此也得到了相當的自在。這可以說是從病苦而來的智慧。
另外像我們中國的道家的學說裡,常常從自然的現象中來體悟出為人處世的智慧。像我們常常聽過的「以柔克剛」、「以靜制動」。就用這個以柔克剛來說吧!我們知道水是非常柔軟的東西,可是這麼柔軟的水,在自然現象裡,我們看到了滴水竟然可以穿石。於是從這裡就悟出來:在人世間與人相處,如果我們以剛制剛的話,就像這個刀劍相擊一樣,必然要造成一種兩敗俱傷的局面,但是如果能想出以柔克剛的方法,不但一樣達到我們的目標,並且顧全了大體。我們能夠常從這個角度去思維,的確應該可以把人際關係處理得更好。不管像是同事、朋友之間的鬧意見啦,乃至於嚴重的像婆媳之間的衝突,如果我們盡量學習運用這樣一種以柔克剛的智慧,一定可以讓我們這個世間更加和諧。
對智慧有了這種共識之後,當然接下來的問題就是該如何去學習這種智慧了。我們常常聽人說某某人很聰明,甚至是聰明透頂。這個聰明主要指的是「耳聰目明」,所以對事情的反應相當快。不過要知道聰明和智慧並不一樣,一般來說聰明是天生的,可是智慧倒是我們可以去用後天的努力來學習的。在佛學裡我們把智慧的養成分成三個階段,也可以說是三類的智慧,也可以說這是生起深度智慧的三種途徑。這三慧的名稱分別就是「聞所成慧」、「思所成慧」,和「修所成慧」。或者有時候簡單地說,就是「聞、思、修」三慧。
在進入這三慧之前,我想先談一個我認為是學習一切智慧的一個竅門。這個竅門就是「知不知」。這是古人的話,它的意思就是說,我們要知道什麼是我們所不知道的。這句話初聽起來會覺得有點怪異─我們如果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了,那麼怎麼又會知道呢?說得詳細一點,「知不知」的意思其實是說,我們要能分辨出哪些事情是我們真正瞭解的,哪些事情我們其實只還是猜測,並不是真正的瞭解,又哪些是我們完全無知的。換句話說,「知不知」就是讓我們無知、半知或假知的一面對自己忠實地呈現出來。於是自己不再能騙自己了,這才叫做「知不知」。我們孔夫子有一句話,把這個道理說得更明白,他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具體一點可以這樣說,我們對某些事情可能有某種程度的瞭解,可是如果我們不很確定我們所瞭解的程度到哪裡,也就是我們真正瞭解的範圍,那麼這種瞭解從孔子的觀念來說,還是不踏實的,就算不得一種真知。如果我們把孔子的這個「是知也」的「知」字,當作以前談過的這個智慧的「智」,那麼這一句話也許可以解釋成:一個智者,他並不真正需要知道所有的事情,但是他必須掌握得住,他真正知道的或者是真正瞭解的範圍,這樣他就不至於犯一種錯誤─會以不知為知,那麼這樣就可以算是一個智者。
為什麼我要說,「知不知」是學習智慧的一個竅門呢?因為唯有從這種知不知的反省裡、或者是思維裡,我們才能知道我們有哪些問題,有了問題做動機、做前導,我們才會不斷地從事理去推求、去思維。我們知道自己的「不知」愈多、愈清楚,你可以想像,我們去追求、我們去探索的動力也就更大,那我們可能增長或者生起的智慧也就會更高。但是「知不知」在實踐起來是相當地不容易,這需要很誠懇、很深入、很謙虛的自我反省的能力。因為畢竟我們一般人都是很不願意承認自己的無知的,甚至連想都不願想。你可以在大街上聽到很多人侃侃而談,聲音很大,似乎他們什麼都知道,但是如果他們自己心裡面,也真以為自己什麼都知道的話,那麼這些人是很難再生起更高的智慧了。
我們在過去學佛的經歷裡難免會遇到有些自命為瞭解科學的人,他們會對一些學佛的人感到不屑,認為這些學佛的人只不過是一些迷信之徒,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些人,很多也是學者、專家,的確是從事科學工作的,雖然他們身在科學之中,但是他並不如孔夫子所說的那樣真正「知道」什麼是科學,所以他們不是知者。如果他們真正的瞭解了科學,他們就瞭解科學所處理的對象有它一定的範圍,不在這個範圍之內的現象,譬如所謂一些神異玄妙的事情,是不能用科學的尺度來衡量的。當然,更不用說他們完全無視於自己對佛學的無知─就是不能「知不知」。
我有一個譬喻來說明這種現象。因為我們對宇宙、人生所知有限,我們可以把自己比喻作是關在一個房子裡的人,但這個房子有很多的門,每打開了一扇門就表示我們對這個人生、宇宙多了一些瞭解和認識。我們都曾經開過一些門,但也有太多的門還沒有來得及開。這個時候有「知不知」這種修養的人,就可以知道還有哪些門從來沒有開過。反之,沒有這種修養的人,就好像是對有些門視而不見,或者他們根本不知道那裡還有一扇門,所以也就永遠沒有機會去開啟那一扇門。每一扇門的開啟,都可以衍生出一種智慧,如果我們迷失了一扇門,我們也就迷失了一種智慧。因為這個竅門對我們修學智慧非常地重要、非常根本,所以我要再次提醒我們的聽眾朋友,一定要常常把「知不知」這三個字掛在胸間,掛在眉毛上,拿來懇切、誠實地面對自己,我相信諸位一定會很快地就嚐到新的智慧的喜悅。
下面我們就接著來談,三慧裡面的「聞所成慧」。「聞」字裡面有一個耳朵,好像就是我們用耳朵聽聞的意思。但是這裡的這個聞慧,也包括我們用眼見所吸收來的知識。「耳聞」是聽聲音,聽別人的講說,聽別人的教誨。「眼見」是閱讀,閱讀別人的著作。眼睛和耳朵,都是我們吸收道理的門窗,所以由聽聞或者是眼見來形成我們的智慧,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但是從眼見、耳聞之中,要想吸收到知識的精華,或是好的智慧,也是需要相當條件的。
為了大家修學的方便,我在這裡舉出重要的幾點。第一個是要找到好的老師,做我們學習的對象,聽聞的對象,這樣我們才可以事半功倍。但是選老師不容易,誰是真正好的老師,對一個學習者而言,常常是難以分辨的。所以在這個前提之下,我們要對自己做一個要求,就是在選擇的時候,要有耐心,千萬不能急促,要非常盡心地去蒐集各方面的資訊,來給自己做一個最好的判斷。在選擇的過程之中,要盡量地懷著戒慎之心。我們要常常提醒自己,如果選錯了老師,不僅是我們花下去的努力浪費了,我們還可能會被誤導,這種傷害就更大。其次,一旦我們肯定了一位好的老師,我們就要具足耐心,要用規規矩矩的師道來待遇我們的師長,因為智慧的學習是攸關我們個人生命的大事,好的老師是非常寶貴的。
第二個重點,我要說是學聽話。言語是我們溝通的一個工具,可是相對於這樣複雜的宇宙跟人生來講,我們的言語其實是非常有限的,常常會有詞不達意的時候,所以我們也常聽說一句話,所謂「意在言外」。再加上我們每一個人,隨著自己的學養、隨著自己的經驗各不相同,儘管我們使用同樣的文字,但是含意絕不會是完全一樣的。所以常常是有聽未必有懂。一旦我們理解了言語這種種的侷限性,我們就明瞭聽話的重要和不容易。所以我們才會謹慎小心的去聽,或許還要逐字、逐句的去聽。這樣小心還不夠,我們還得運用「知不知」的本領常常提出問題,和老師澄清、溝通,才可能比較正確地理解到老師說話的原意,或者他的某些特殊立場。在我們讀佛經的時候,您一定會注意到,常常出現「諦聽」這個詞,諦就是言字邊一加個皇帝的帝。諦是真諦,是實在的意思。這個諦聽,就是我們不但要專注的去聽,而且要聽得很真切。佛就是為了告訴大家,聽話的不容易,所以在開講一部經,或者是說明一個重要的理念的時候,會重複的提醒他的聽眾們,你們要注意聽,要聽得真切,所謂「諦聽、諦聽」。諦聽是滿辛苦的,我想諸位能夠耐心的聽我們這個節目聽到現在,可能也相當辛苦。今天我們的時間到了,我們就談到這裡為止,下個星期六同一時間,我們會再回來繼續我們對智慧的探討,謝謝您的收聽。
回到「紅塵自在」首頁
上一講
下一講
首頁
最新消息
大乘起信論講解
精美經典結緣
楊式太極拳養生班
『紅塵自在』文字版將陸續刊出
周六共修
月共修
阿彌陀佛聖像結緣
會友通訊資料更新
佛法教學
佛學課程
>
地藏經講解
>
地藏經講解 P2
地藏經講解 P3
地藏經講解 P4
地藏經講解 P5
地藏經講解 P6
華嚴金師子章講義
六祖壇經研討
專題演講
共修課程
佛法討論區
佛法人間
方廣言
法語天地
健康園地
紅塵自在
>
自在需要智慧
佛陀證悟過程的啟示
佛教的宗教特質
「信佛教」重在理信
智慧的修學(一)
智慧的修學(二)
智慧的修學(三)
智慧的修學(四)
甚麼是「佛」
什麼是菩薩?
介紹觀音菩薩
介紹地藏菩薩(一)
介紹地藏菩薩(二)
介紹地藏菩薩(三)
紅塵自在- 廣播節目
紅塵自在 第 1至第10講
紅塵自在 第11至第20講
紅塵自在 第21至第30講
紅塵自在 第31至第40講
紅塵自在 第41至第50講
紅塵自在 第51至第53講
會友專區
出版
書籍
大方廣學刊
教學光碟
修行光碟
訂購辦法
文物結緣
經典、書籍
圖像、書法
學刊
索取辦法
連絡本會
本會地址
我要成為大方廣會友
我要贊助大方廣
關於本會
學會理念
何為大方廣
創辦人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