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最新消息
大乘起信論講解
精美經典結緣
楊式太極拳養生班
『紅塵自在』文字版將陸續刊出
周六共修
月共修
阿彌陀佛聖像結緣
會友通訊資料更新
佛法教學
佛學課程
>
地藏經講解
>
地藏經講解 P2
地藏經講解 P3
地藏經講解 P4
地藏經講解 P5
地藏經講解 P6
華嚴金師子章講義
六祖壇經研討
專題演講
共修課程
佛法討論區
佛法人間
方廣言
法語天地
健康園地
紅塵自在
>
自在需要智慧
佛陀證悟過程的啟示
佛教的宗教特質
「信佛教」重在理信
智慧的修學(一)
智慧的修學(二)
智慧的修學(三)
智慧的修學(四)
甚麼是「佛」
什麼是菩薩?
介紹觀音菩薩
介紹地藏菩薩(一)
介紹地藏菩薩(二)
介紹地藏菩薩(三)
紅塵自在- 廣播節目
紅塵自在 第 1至第10講
紅塵自在 第11至第20講
紅塵自在 第21至第30講
紅塵自在 第31至第40講
紅塵自在 第41至第50講
紅塵自在 第51至第53講
會友專區
出版
書籍
大方廣學刊
教學光碟
修行光碟
訂購辦法
文物結緣
經典、書籍
圖像、書法
學刊
索取辦法
連絡本會
本會地址
我要成為大方廣會友
我要贊助大方廣
關於本會
學會理念
何為大方廣
創辦人簡介
十二緣起論(一)
□ 楊崑生
十二緣起論為「佛學導論」的一章,承前總結三界統苦,續後提示輪迴輾轉。先藉三世兩重因果說法,談十二有支的別相;進而就三世兩重因果說法的不足,別引二世一重因果的觀點;然後論及二者共同的問題,再回溯緣起實相的本義,更作深觀,以探究釋迦牟尼佛昔日樹下思惟因而開悟的十二緣起之真義。全篇一氣呵成,精深博大,細微有緻。由於稿長,分兩期刊登,望讀者見諒。 ─ 編者
人生三世之抉秘 (十二緣起)
┌ 無明 (緣) ─ (無始煩惱) ┐ ┌ 更從過去果來
┌ 過去因緣 ┤ ├ ┤
│ └ 行 (因) ─ (善惡之業) ┘ └ 上溯過去無始
│ ┌ 識 ─ (本識攬渧)
│ ├ 名色 ─ (識煖胚團)
├ 現在苦果 ┼ 六入 ─ (扶塵具形)
兩重 │ ├ 觸 ─ (根攝境界)
因果 │ └ 受 ─ (苦樂捨感)
│ ┌ 愛 (緣) ─ (因受生著)
├ 現在因緣 ┼ 取 (緣) ─ (因執追求)
│ └ 有 (因) ─ (業牽後有)
│ ┌ 生 ─ (倒識託胎) ┐ ┌ 更生未來惑業
└ 未來苦果 ┤ ├ ┤
└ 老死 ─ (生後苦死) ┘ └ 下推未來無終
序論
「十二緣起」是佛學裡一個很重要的課題,主要是從上節課所談的,瞭解到世間的苦相怎麼個苦法,再從此探討苦的意義,然後從苦的意義再去發現苦的原因。「苦因」看清楚之後,苦的問題才總算有個著落,此時再來說「解苦」,才有比較踏實的根據。
我們都認為,在這世間做人很辛苦。有些宗教,則希望能到天界就不再受苦難,這是因為其它宗教,設定「天」為理想的境界。但是,你若了解到,如果你繼續存有「我見」,認為有個我存在,你會發現不是換個環境,就能解決苦的問題。
「苦因」並不是環境的問題,也就是說,並不是環境不好,所以我們受苦。它真正的原因是落在我們自身的一個錯誤觀念 ─ 有這個「我見」存在。假如「我見」一天不去除,人間天上都會有得受,不是到月亮上做嫦娥仙子,也不是到天界做天人,或昇到基督教裡永恆的天上去,或轉到印度教裡梵天的境界去,就可以解決這個苦難。所以這樣一想的話,這個宇宙,像天羅地網,沒有地方可逃。因為只要這個「我見」不除,三界裡上面是天,下面是地獄,上天入地,都沒有辦法,都還要落到苦境裡邊去。我們還沒談三界 (欲界、色界、無色界) 的問題,到底天是怎麼苦法,地獄是怎麼苦法,也還沒去分析,但是從理論上去了解,苦可能有輕重之別,而基本上的那個「苦性」是存在的。
所以要解決「苦」的問題,就不能用近視的做法,換個環境來把這個「苦」暫時擺脫一下就算了。不懂佛學之前,你或許能這麼做,把人生馬馬虎虎地混過;現在懂得佛學,知道逃不掉 ─ 混得了這輩子,混不了下輩子,混得了今天,混不了明天,所以非徹頭徹尾解決一下不可。你已經沒有辦法回頭像普通人一樣,這樣把自己草草交待一下就算了。認真學佛的人有個糟糕的地方,不學則已,學了之後,就無法再裝糊塗,這就叫做不歸路。走上這個不歸路,只有背水一戰,發個大心願,希望把這問題,順著佛家的方法,真正地做個了斷。
我見有「人我見」和「法我見」,世間的世俗人,都沒看到這個問題。自古以來,有智慧的人很多,對世間的問題,發出疑問而想要解決的人也很多,但很少人像佛學一樣,看到這個「苦」的癥結所在。
世間有所謂聖賢 ─ 儒家的聖賢,道家的聖賢,其它宗教哲學的聖賢。很多聖賢人,在處理這些問題時,雖然沒有直接點出「無我」,但都有所感覺。也就是他們都見到了「少分」,但沒有全面地把握住。譬如在儒家講仁,講忠恕,形成一種所謂的道德。分析這層道德內容,發現所謂比較有道德的人,就是比較無我的人,都比較能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下面,把別人的利益放在上面。儒家雖然沒有說「無我」這麼深的問題,但的確感覺到需要把貪心,或這些屬於「我見」的作用,削薄一點,人才會更好一點。只有佛學這門學問,不但談無我,而且全面性地,作非常深度、廣度地發揮,說之又說,說之不盡。也就是在這種地方,才能真正體會佛學的珍貴處,深妙處,感動人心處;這樣發起的信心,也才是踏實的。
我們今天信佛,覺得佛的尊貴,不在於佛的丈六金身,而在於佛所悟得的這些深刻的道理,難遭難遇。在其它的學問裡,我們可以讀經、史、子、集,或西洋哲學,讀一輩子,也不會知道佛所闡述的道理。「無上甚深唯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絕不是一句空話,也不是過份的形容詞。佛法能談得這麼深,這麼清楚,給我們無比堅定的信心,因此可以成為所謂的皈依處。人常覺得自己的力量很微小,要依靠一些東西,很多宗教於是歸依於一個神或上帝。而我們這裡,是走理性的路子,我們沒有辦法皈依一個偶像,不管這個偶像是具體的偶像,或是心目中的偶像。唯一能做為理性的皈依處的,只有真實的道理。這個道理的本身,非常地真,非常地確定,要顛撲不破,這樣的理才能是最究竟的皈依處。所以我們不但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更要了解「法」才是徹頭徹尾的重心。
總括來說,因為「無常」所以苦。為什麼無常所以苦呢?因為無常這件事與我們所執著的「我見」是相違背的。在主觀上我們有個「我」,而在無常的世間中,卻找不到一個真實長存的「我」。所以這樣一種不相應,構成無可避免的苦,此即為「苦因」。但是,在這無常世間裡,從「我的執著」究竟如何現起這樣一個苦的結果、苦的世界、苦的人生?這中間,他們的細節如何建立起來的?這就是十二緣起所要談的內容。所以十二緣起是就「別相」的立場,深一層地追究「苦因」,進而展現解苦的可能和契機。
十二緣起的三世兩重因果解說
「十二緣起」跟五蘊一樣,都是佛陀非常原始的教學內容。「十二緣起」在原始佛教的經典,並沒有很整體的界說,通常只是將各支列舉一遍,也不一定有十二支,有時說六支、八支、九支或十支。佛滅之後,部派佛教興起,佛的弟子想要將佛法承繼、發揚的時候,他們研究這些問題,希望把「十二緣起」歸納起來,做個比較清楚的解釋。後來,小乘佛學即將之解釋為類似我們講表上所列的方式 (後頁) ,亦即所謂三世兩重因果的十二緣起。這樣的說法,在大乘佛學裡也被繼承了,所以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書談十二緣起,都是從三世兩重因果的觀點來談。
「三世兩重」的「三世」並不是指過去、現在、未來的三世,而是指輪迴意義的前生、今生和來生。這個表的標題,叫人生三際之抉秘,這裡的三際就是我們所謂的三世。它的主題在闡明,人怎樣生成這樣一個人,因為什麼原因我們在受苦,因為什麼原因我們又再創造未來的苦。三世兩重因果的看法,就是把這個過程扣著因果的環結,放在時間之流內,所展現成的一個系列,因而涵蓋三世。為了看這個表的方便,可分成了幾個段落來看。
無明緣行
從前面的了解,這個苦的原因,就是因為內心有一種對我的執著。那麼我們要反省,為什麼我內心中會有「我見」出來?何時開始有的?誠然,有些「我見」是從經驗中培養出來的。譬如在人群中,發現自己的不同;在行事中,發覺似乎可以做主;在思考中,好像有一種力量可以推動思考,於是一個獨特、自主的「我感」就愈來愈堅固。這種後天培養出來的我見,叫做「分別我執」。但是,再仔細推敲一下,你會發現「我見」不是上了小學才有,也不是幼稚園的時候才有,其實吃奶的時候就有了。很多人做過爸媽,大都認為小孩子很可愛,那多半是當我們把他當玩具看的時候;從另一個觀點看,有時候,小孩也很可怕,因為他們那種自私,表現得非常露骨。對一個小孩來說,當他要什麼,或者不要什麼,他不需要顧及他的面子、他的禮貌、任何道德,甚至父母親的家法。父母對兒女,往往付出很多的愛心,但有時候你會覺得,兒女的回報,卻是很殘酷的。我們也是人家的兒女,通常是做了父母之後,才知道自己過去兒女做得不好。這意思是說,有一部份「我見」是先天的,佛學中叫做「俱生我執」,是與生俱來的。
但是從俱生我執的觀點來看,這個「我見」的來處何在?追溯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慢慢從很粗的「我見」,剝析出較細的「我見」,再追到微微地,只是一點我的感覺。這一系列「我見」,更往細微處看過去,一定有個極細微的「源頭」。那種細微的感覺或迷惑,佛家給個名稱叫「無明」,這就是「十二緣起」中的第一支。
一、 無明:無明就是不明。因為我見是一個錯誤的見解,有了我見便是對事理的一種扭曲,本來清明的世界,經我們的扭曲之後,變成不明。無明的學問很大,一般來講,從粗到細在學理上分為三種。最粗的無明叫見思無明,比較細一點的無明叫塵沙無明,更細一點的無明,叫根本無明。所謂見思無明,「見」是見解上的一些錯誤,「思」是情意上的一些錯誤,也就是我們一反省就很容易看到的那種很粗的「我見」。在這粗的「我見」之下,可以分析出細的「人我見」和「法我見」。塵沙無明中,主要是「法我見」。也就是粗的、感情的「我見」沒有了,但是在事情的分別上,你還是覺得這個不等於那個;東邊不等於西邊,南邊不是北邊;乃至於在佛學裡邊,還認為煩惱是煩惱,菩提是菩提;有清靜的佛世界,有污穢的眾生世界,這樣的觀念存在,它還是一種法我。這已是較細的惑。把這樣的「我見」,追根究底,會發覺一切「我見」的根底,都出在微細的分別念上。你只要稍稍有了此彼的概念和執著,乃至略微有了「一」的概念 (有一必有二) ,就可以發展成粗顯的無明。這種深細的無明,就是根本無明,它存在我們意識的底層的底層的底層,不是我們所能感覺得到的,因為你只要念頭一動,一想,觀念一出來,這個根本無明就已經在裡邊了。
有了這三種無明,就有一個主觀的我存在,也就有了外境;有了我,有了外境,你為了要使這個我,在外境中活的比較像我一點,比較自在一點,你就要去做很多的事情,動很多的念頭,這就叫造作。有了這個「我見」,不造作是不可能的,「我見」當下,同時就會有造作。但是造作不是事情做完就算了,在佛學裡面,承襲了印度的業力思想,認為所造作的「業」會透過無明,產生續起的影響力。換句話說,一個造作,做完之後,表象上隨著無常消失掉,骨子裡它的影響力在時間之流裡傳遞下來。所以第二支我們叫「行」,行就是造作。
二、 行:由於我們有無明,一定會產生行,然後留下業力的影響。留下來的影響力有什麼樣的內涵呢?可分為質料因 (質料之內涵),與動力因 (動力之內涵) 兩種。譬如說,科學造就了一個太空船出來,過去沒有的,造了以後我們就有了印象與觀念,以後再講太空船就不陌生了。這個太空船的印象留下來,會繼續傳流下去,這種留下來的資料,我們就叫做質料因。
假如看到太空船的時候,我很想也能夠進入太空船或參予製作、研究,這個就不是一個中性的造作。因為造作中有個慾求在內;或為了求真理的目的,或為了興趣,或為了其他種種可能的好處。這種慾求的力量,也會留下一個痕跡。影響所及,也許來世時,我就變成了一個科學家。這樣留下來的影響力,就是所謂的動力因。
在這質料因與動力因的交互作用之下,過去的無明,或者說「惑」,或者說「我見」,順著這些造作,以不同的形式繼續遺傳下來。第二部份,即是要看,根據前面的無明與行的條件,以後的苦果如何發展出來。
入胎與出胎
業力是非常抽象的,它的持續,是依靠著什麼在持續?我們所作所為所留下的影響力,為什麼只影響到我,而不影響到你?換句話說,影響力是被侷限的。什麼在侷限它呢?這就是下面要講的第三支「識」。
三、 識:這個識,偏重於識體的含義。我們以前講識,是指了別作用;「十二有支」內講的識,不是純粹的一個作用而已,而是包括作用的基礎,一個比較實在的存在。由於這個東西,所以我們的「業」可以次第地傳遞過來。
在小乘佛學裡談識,或五蘊裡的識蘊,就只有六識: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前五識 (眼、耳、鼻、舌、身) 是感官的識。這五識的感官部份叫根,譬如眼睛的根,粗看是眼球,但佛學的看法,眼球只是助緣而已,真正能產生眼識的,並不是眼球,而是裡邊一種叫淨色根的。淨色是一種非常細微的物質,肉眼看不見,天眼可看見。
前五識的根都是物質體;意識是一種內在的精神作用,那麼意根是什麼東西?意根應當是比這意識還要深層的一個東西,這在某些小乘學派裡,有取名作「細意識」。在生命死亡的時候,屬於物質性的眼、耳、鼻、舌、身五根都要散壞,意識也要中斷;那麼還可能持續下來承擔業力,並記別業力的所屬,而成為前後生命間的橋樑的,就只有意根了。這個叫作細意識的意根,姑且也可以稱為識體,便是這第三支所說的「識」。它隨著所持業力的推動,去形成另一個生命,就是俗話所說的投胎,也就是講表裡的「本識攬渧」。父精母血在交媾時,合在一起叫「渧」。這意思是說,我們在投胎時,那個識是緣著這個東西攀附上去 ─ 識本身是個精神的作用,而這個渧卻是個物質的結構 ─ 所以我們的本識攀附上去,跟它結合在一起,這就是所謂的入胎。
下面的二支 ─ 名色、六入 ─ 就是解釋胎位中的發展情況。
四、 名色:所謂的名色 ─ 「名」為能詮,是精神的作用,「色」為所詮,是物質的顯現。識和渧結合了以後,形成所謂的「胚團」,也就是最開始的胎胚,它有精神方面的識和物質方面的渧,但混混沌沌,什麼也不像,所以只好叫名色。名色漸漸地發育成熟,就展開了六入。
五、 六入:六入在目前這個體系來看,即是六根 ─ 眼、耳、鼻、舌、身、意。名色形成後,頭、手、耳、鼻等,慢慢地一一發展出來。為什麼叫六入呢?就是說它是涉入的意思,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面對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或六境,要能互相攝入,才能發生感覺與認識的作用。因為是互相涉入,六根六境都可叫六入,一個叫內六入,一個叫外六入。用胎生的方法來解釋十二緣起,它的六入卻單指內六入。因為在胎兒的過程,外境並不明顯。講表上說的「扶塵具形」的「扶塵」是指扶塵根,是相對於剛剛談過的淨色根而言,正是指看得見的眼、耳、鼻、舌、身等五官。這些五官,本質上和外境粗顯的色塵是一類,但有扶助淨色根的功能。扶塵具形,就是肉體形象一一具足。
六、 觸:感官發育成熟了,通常也就是指出胎以後,於是內外開始溝通,根開始攀緣外境,根塵之間,偶合在一起,互相涉入,產生認識,就是所謂觸。
七、 受:由觸為緣,接受外面種種的刺激,生命似乎開始有意義了。受有苦、樂、或不苦不樂的受;一旦受了之後,為了自我的生存及利益,對這個受採取歡迎或拒絕的態度,好的希望多一點;不好的,最好沒有。在這種迎拒之間,心態上就有一種很強的動機出來,當這個受愈強烈,這個動機就愈強烈。這個強烈的動機,就叫做愛。
從「本識攬渧」到「受」為止,顯現出一期新生命的完成,就是講表上說的「現在苦果」。
喜樂厭苦
第三個階段,在前面的苦果成就後,有了身體,有了外境,有了觸受,必然地,就要走下面這條路,也就是愛、取、有的三支。
八、 愛:喜樂厭苦即是愛。由此而對自身及外境貪著,也是愛。仔細分析起來,愛可分三方面看:欲愛、有愛與無有愛。欲愛即是平常所瞭解的對食、色等六塵這一方面的欲望。除此之外,對生存的本身,我們希望它永恆,不要消失,這就是有愛。所以當年的秦始皇才會派了徐福去找不死的仙方。無有愛則相反,覺得世間本苦,沒有希望,存在本身即是累贅,故寧願這個存在,一旦死亡,就永遠消滅。不管那一種愛,基本上都是喜樂厭苦。在這種強烈的愛之動機下,不得不去滿足自己的欲求。愛的東西去追求,不愛的東西要遠離,而遠離的本身也是一種追求。這種執著的追求,即是取。
九、 取:取的內容可分別如下。佛學談問題,都不是泛泛地談,每一個觀念都希望說清楚。第一種叫欲取, 就是對五欲的追求。第二種見取,比較屬於精神方面,就是對很多事理,要抓一個肯定的見解。第三種是戒禁取,就是在行為上給自己立定了許多規範,許多禁忌,或因為倫理的理由,或因為宗教的理由。第四種叫有我論取,即是最根本的執取自我。總之,透過身、口、意的作為就是一種取,就是造作,也就是前面第二支所說的行。根據業果的原則,現在的造作,會招來未來相續的一些結果,所以「取」的下面一支叫做「有」。
十、 有:有就是存在。造作一件事情之後,它留下一個潛伏業力因素在內,雖還沒顯現成為果報,己經是個存有。你的所做所為,慢慢形成一個新的自己;譬如努力學做聖人,慢慢地聖人像就出來了;像男同性戀者想做女人,慢慢地女人像就出來了。
種種作為,為未來的存在預設了架構,構成未來存有的基礎。後面的二支,即代表未來將要發生的情況。
十一、 生:從現在所造作的,得到一些殘存的業因,這些殘存的業因,如法泡製地,可以產生下一生的生。
十二、 老死:有了生,然後必然老死。
十二緣起從這樣一個觀點來看,它牽涉到三世 ─ 過去世、現在世及未來世;它牽涉到雙重因果 ─ 過去的因,產生現在的果,根據現在的果又繼續造因,此因又造未來的果。最後兩支便是點出,我們又重複所犯過的錯誤,再生再死。這就是一般所瞭解的,以三世兩重因果來看十二緣起。
三世兩重因果說的問題
這樣講十二緣起並不難理解,只要相信有三世,有業力的作用。很多人不相信輪迴,那麼對他們而言,輪迴誠然是個極大的神密。這個表取名為「人生三際之抉秘」,應當就是針對這個秘密了。一旦接受了輪迴因果的說法,回頭看十二緣起,則似乎不再有其它奇特感人之處。十二支中有五支,基本上是在敘述入胎、出胎的生理現象;幾乎佔去一半。愛、取二支也是對人類行為動機的一種平舖直敘。即便就神秘的業力輪迴而言,在佛陀當時的印度,也是早已發展出來的理論,並不新奇。相傳當初佛在菩提樹下打坐,有一天晚上,這樣從前到後,從後往前地反複思考這十二緣起的甚深義理,因而湛破無明,大澈大悟,而証了一切種智。
所以,如果這個十二緣起是佛在緊接著開悟之前所用來思維的架構,而且佛在許多經典中,不斷地說,十二緣起甚深甚深,這不能不讓我們產生一個懷疑,也就是目前這種三世兩重因果的十二緣起說法,是否道盡了佛陀的深義?另外,這樣的解說 ,還有幾個問題。
第一、十二支內,過去的無明與行,無非就是現在的愛、取。怎麼說呢?因為過去的無明,造就了過去的行,留下了業力,然後這個業力產生了輪迴,因而現起了我們現在的身體和境界,然後我們又繼續犯過去的錯誤,所謂愛、取,也就是再一次無明跟行。那麼,為什麼不都用無明與行來稱呼呢?或都叫做愛、取呢?如果在過去因緣裡,也安上愛、取,乃至有,對前面三世兩重因果的解釋毫無損傷,那麼為什麼它不用愛、取、有,而要標出無明與行?這是一個問題。
第二、如果要彰顯在生命相續流動的過程中,苦如何產生的話,只需要兩世就夠了,不需要三世。換句話說,只要知道了怎樣從過去生帶來這一生的苦果,那麼這一生必會帶來未來苦果,已經非常清楚了,因此十二支內又提出未來的生與老死兩支,就顯得有點重複。但是,既然只用了十二支來展示人生這麼大的問題,這其中每一支都應該非常重要,都應有特殊的涵義才對,似乎不該有無謂的重複。
第三個問題牽涉到緣起的深義。在原始佛教中,對這十二支並沒有整體而明確的解釋,所以引起了後人許多的困擾。我們已討論過一些緣起性空的基本理論,但佛學所談的緣起,還有更深的內涵。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的「緣起」,可以用束蘆相依的譬喻來看。有如三個蘆葦可以互相依靠,互相撐持,而豎立起來。這三個裡邊,隨便倒下一個,其它兩個也要倒下來。在豎立的當下,一一蘆葦互為依緣,沒有所謂主從,也無所謂因果。用這樣的關係來詮譯,就是說這個緣起世間,所有的存在,都是相依為命的。
如果將緣起從這個較深刻的觀念來講的話,那麼已經超越了因果的層次。這樣如蘆葦相依的緣起世界,應是一個平等的世界。然而因果是不平等的,因為這裡邊隱含著時間的次第,因在前,果在後,果不能倒為因的原因,就是說其關係是不可逆,不可以顛倒過來的。但是三世兩重因果的說法,基本上是順著因果的次第,換句話說,它沒有離開時間的序列,而是在時間之流裡面談緣起。然而時間乃至空間,又何嘗不是這人生一大緣起裡的現象?我們又如何能把時間放在一旁,當作一個客觀的坐標,而希望由此能透澈這甚深緣起的真相呢?
從以上的三個問題顯示,用三世兩重因果來看十二緣起,固然說明了一些輪迴的道理,但與佛所要宣示的甚深緣起,並不相應。因此,我們希望能再從幾個不同的角度,來看看其它可能的解釋。
藏傳佛教的二世一重因果說
藏傳佛教,一般稱為密宗或密教,這兩者其實並不相當,因為密教只是藏傳佛教裡的部份而已。因為這種稱呼,因此也造成過許多不必要的誤解。十二緣起在藏傳佛教裡是「兩世一重因果」說,這比三世兩重因果似乎好一點。因為未來如果只是重複過去的話,那麼只要展現一重因果就夠了。這裡所謂的兩世,其實是指死亡後的中陰階段和入胎受生後的今世來說,其重心卻是放在中陰的過程上。這種說法能夠成立,主要是由於藏傳佛教對死亡的體悟及了解,比我們中原佛教所傳,要深入而且詳細很多。
死亡初期
這個說法是從我們前世死亡開始看起。當要死亡的時候,因地、水、火、風等四大分離,人會墮入一種無意識狀態,實際上是種黑暗狀態,這狀態就直接相應到所謂的無明。這個無明狀態如何現起,有一套生理方式的解釋。這個解釋非常複雜,大略地講,密教認為有一個中脈,是我們身心的基礎,是一切生命現象的主軸。中脈透過一些細脈和所謂的氣,聯繫起整個身心,而成一有機的生命。細脈自中脈上幅射而出,叫做輪。位於胸部中央的,即為心輪。當死亡時,氣收縮入中脈,相對地,各種感覺和意識也開始萎縮,直到集於心輪,即入於無意識的黑暗中,而成無明。
在黑暗期過了之後,意識又開始覺醒。這種意識開始覺醒,心開始活動的狀態,就解釋為第二支「行」的狀態。這個心從微微的甦醒,到進一步開始分別的作用,比較出「這個」和「那個」,就進入到「識」的階段。
中陰身
識繼續活動,自我的感覺又醒過來了,這樣子人又回來了。主客之間對立的狀況,也就回來了,也就是說,其他的人或外境的概念又現起了。這種人、我現起的階段就叫做「名色」。有了「名色」,所謂的中陰身就可以開始現起。由於中陰身不是像我們這種實體的一個色法,是一種意生身 ─ 由意念上變現出來的身體。所以他透過「名色」上的分位,體認到「既然我要存在,就要有個身體存在」,而依照過去的因緣,就可以現起一種身體。通常,這種現起的身體,會跟他前一世非常地近似,或跟他死亡的時候非常地近似。有了這麼一個身體之後,就如同我們活著的人一樣,他也有外境,也可以感覺,所以這個叫做六入。
進入六入階段,不論那些外境是他的意相現起,或不是意相現起,針對著他的六入跟他的外境,他也會產生一種觸;有了這個觸,中陰身也會有他的受;有了受,他一樣會有愛;有了愛,他也一樣有取。這裡所謂的取,與前面的解釋不一樣了,是特指中陰身「取」向投胎的階段。中陰身順著他的業力的牽引,會慢慢演變出他將來要生的那一道的現象出來。跟著就越來越靠近,由於業力的關係,產生種種的受,然後根據這個受,就產生對那個境界的執取。如果是生而為人,有一種說法,就是會看到未來的父母,然後對未來的父母產生一種愛著。產生一種愛著之後,也就像我們胎生的說法一樣,他就入胎。第九支的取,就是投向入胎的階段。
入胎為身
到了入胎之後,即進入「有」,就是我們在胎內的發育過程。這個「有」,即相當三世兩重因果裡的識、名色、六入等三支,描述胎兒的發育狀況。
這就是因為中陰身的「取」,而得來的一個「有」,一個新的生命。胎兒成熟,呱呱墜地,當然就是「生」。這樣出生的,即是我們現世的這個生命。這一個生命其實從一開始就已經又投入無常的老死過程,老死然後再重複過去的這些迴轉。這就是二世一重因果的說法。簡而言之,就是把十二緣起的十二支,從前世死亡的那個剎那開始算起,透過中陰身的狀態,而後入胎形成了我們這一期的生命。
二世一重因果說的問題
這種十二緣起的說法,把十二支中的九支,都放在中陰身階段,這一生只有三支,有、生、老死。這種說法有好處,就是比三世的說法,免去了一些重複。再者,對我們從死到生這一最神秘的旅程,有比較多的描述。但也有它的缺點。如果回到三世兩重因果,把愛、取、有當成這一世的因緣的話,我們比較容易便知道這一世什麼做錯了。原來過去的無明跟行,在這一世又再重複,而這個重複的狀況,是透過愛、取、有來完成的。所以,從這個地方,不但讓我們瞭解了苦果是這樣的現起,同時又點出解脫這個苦果的契機。它的重點,就是說我們不能夠再重複過去的錯誤。過去的因緣已成過去,無法追悔,能夠把握的只有現在的因緣,也就是愛、取,才有希望避免未來的苦果。
所謂的未來,不一定是來生,我們下一剎那都是我們的未來。只有在這一剎那努力,不要去「取」,就不會有「有」。怎麼能不去取呢?因為愛的執著,很容易愛得過頭,不取也不行,所以要想不取是很難的。譬如喜歡喝酒的人,要想不喝酒,是很困難的,因為他已經愛之深了。因此要更進一步,要不愛。只能從不愛下手,才能避免等到愛深了,而不能自拔。
如何能夠不愛?則必須在受與愛之間,做一個智慧的觀察。顯然,若把苦、樂的受,先化平淡,這樣子愛就不升起;愛不升起,就不會有後面的取,也就不會有。這樣子,就可以引導我們避免未來的苦果。所以,後來的人,包括大乘佛學,都採用了三世兩重的說法,可能就是因為有這麼一個好處,讓一般人很容易地、就能把握住解苦的一個下手方便。
當然,兩世一重因果的解說,似不能迴應到前面談過有關緣起的深義,仍然是藉時間、因果的架構來舖陳。我們將再進一步,嚐試把這十二緣起放在一世來看,乃至化掉其時間性,轉「因果的次第」為「關係的環結」,或者更能彰顯緣起的深義。
(下期續完)
首頁
最新消息
大乘起信論講解
精美經典結緣
楊式太極拳養生班
『紅塵自在』文字版將陸續刊出
周六共修
月共修
阿彌陀佛聖像結緣
會友通訊資料更新
佛法教學
佛學課程
>
地藏經講解
>
地藏經講解 P2
地藏經講解 P3
地藏經講解 P4
地藏經講解 P5
地藏經講解 P6
華嚴金師子章講義
六祖壇經研討
專題演講
共修課程
佛法討論區
佛法人間
方廣言
法語天地
健康園地
紅塵自在
>
自在需要智慧
佛陀證悟過程的啟示
佛教的宗教特質
「信佛教」重在理信
智慧的修學(一)
智慧的修學(二)
智慧的修學(三)
智慧的修學(四)
甚麼是「佛」
什麼是菩薩?
介紹觀音菩薩
介紹地藏菩薩(一)
介紹地藏菩薩(二)
介紹地藏菩薩(三)
紅塵自在- 廣播節目
紅塵自在 第 1至第10講
紅塵自在 第11至第20講
紅塵自在 第21至第30講
紅塵自在 第31至第40講
紅塵自在 第41至第50講
紅塵自在 第51至第53講
會友專區
出版
書籍
大方廣學刊
教學光碟
修行光碟
訂購辦法
文物結緣
經典、書籍
圖像、書法
學刊
索取辦法
連絡本會
本會地址
我要成為大方廣會友
我要贊助大方廣
關於本會
學會理念
何為大方廣
創辦人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