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最新消息
大乘起信論講解
精美經典結緣
楊式太極拳養生班
『紅塵自在』文字版將陸續刊出
周六共修
月共修
阿彌陀佛聖像結緣
會友通訊資料更新
佛法教學
佛學課程
>
地藏經講解
>
地藏經講解 P2
地藏經講解 P3
地藏經講解 P4
地藏經講解 P5
地藏經講解 P6
華嚴金師子章講義
六祖壇經研討
專題演講
共修課程
佛法討論區
佛法人間
方廣言
法語天地
健康園地
紅塵自在
>
自在需要智慧
佛陀證悟過程的啟示
佛教的宗教特質
「信佛教」重在理信
智慧的修學(一)
智慧的修學(二)
智慧的修學(三)
智慧的修學(四)
甚麼是「佛」
什麼是菩薩?
介紹觀音菩薩
介紹地藏菩薩(一)
介紹地藏菩薩(二)
介紹地藏菩薩(三)
紅塵自在- 廣播節目
紅塵自在 第 1至第10講
紅塵自在 第11至第20講
紅塵自在 第21至第30講
紅塵自在 第31至第40講
紅塵自在 第41至第50講
紅塵自在 第51至第53講
會友專區
出版
書籍
大方廣學刊
教學光碟
修行光碟
訂購辦法
文物結緣
經典、書籍
圖像、書法
學刊
索取辦法
連絡本會
本會地址
我要成為大方廣會友
我要贊助大方廣
關於本會
學會理念
何為大方廣
創辦人簡介
十二緣起論(二)
◎
楊崑生
十二緣起論為「佛學導論」的一章,以其自成章節,故引錄之。前期藉三世雙重因果之說法,引述十二有支的別相;進而就三世雙重因果說法的困境,闡述二世一重因果的意義。本期繼續以二世一重因果的不究竟,深入探討釋迦牟尼佛證悟實相境界的真實意義。 ─ 編者
(續前期)
前期談十二緣起,涵蓋了兩種說法:第一種是一般的說法,就是把十二因緣劃分成三個階段
─
過去生,現在生和未來生的「三世」。三世裡從過去因到現在果,然後從現在因到未來果,構成了雙重的因果關係,所以叫作「三世兩重因果」。第二種是藏傳佛教的說法,把無明從死亡的剎那來說,也就是指我們在死亡的過程中間,有一段黑暗時期
─
是真正的黑暗,物理上的黑暗
─
這個黑暗時期,即是一種無明。從這樣的無明開始,就進入中陰的階段,所以在這個說法裡,無明、行、識、名色、六入,乃至於觸、受、愛、取,全部表現在中陰身的階段裡,「取」和「有」兩支就相當於入胎和住胎了。剩下的兩支,「生」就是真正的生出來,以至於今生的「老死」。這種說法是從過去生的死亡剎那算起,到這一生的老死,只講一重因果。
這兩種說法都屬於一種較淺觀的層次,仍舊沒有離開時間的架構。
深觀的緣起說法
這深觀的十二緣起,不需要追溯到二世、前世,或者是更前世,它只是把人生痛苦的現象,用十二緣起的方式把它展現出來。也就是說,生命從無常的觀點來看,一切的受都是苦,沒有所謂的「樂受」在其中,當然,這個苦有一個非常特殊的定義,也就是「一切皆苦」的苦,實際上,它真正的意義,並不是一種感受性的苦,而是一種本質性的苦。只有在本質性的苦上,我們才可以瞭解人生的一切都是苦的。在這深觀的緣起說法,主要彰顯的是,我們現在之所以會產生「愛」、「取」這種不應該的執著,其根源即在於有一種「我執」。但是,「我執」的根源又是什麼呢?在佛家的語言來講,「我執」是一種「能所」的分別,也就是一種「主客」的分別。換言之,「我執」是因為「能所」產生對立以後,才有「我」的概念,或者說,因潛在的意識存在,這個「我執」要追究到「能所」才能開始有所瞭解。然而,這個「能所」平常是在一種很曚昧的狀態裡頭,往往會忽略掉這個「能所」,好像有點「忘我」,一下子之間,不太覺得外在的世間,跟我們有什麼差別,可是,在一「觸」之下,會使得「能所」的關係突然醒覺;也就是說,在未觸之前,雖然是一種曚昧的狀態,不太有很明顯的主客意識 (雖然它是潛在的) ,但是透過觸以後,這個主客的意議就醒覺出來了。這個主客的意識一醒覺,就開始產生很自然的「愛」、「取」、「有」和下面這一套:::於是一步一步地,會發現有很多的「我執」在前面,輾轉地緣起了這些苦果。如果這樣子回頭去看,就可以把這個十二緣起,由老死、生、有::到無明,從反方向找出「苦」的中心所在。
老死諦
老死可以看做是對無常與苦的總結,為什麼呢?因為老死所詮釋的就是一個很明顯的無常,而無常又是苦的中心含義,所以老死無非就是講我們當前所受的一切苦的總稱。從另一個角度看,老死並不要等到二十年或三十年後,我們分分秒秒都在老死中。所以佛說人命在呼吸間,不是說我們可以再活個幾十年然後去死,而是說我們分分秒秒地在死。是什這個老死或無常的現象,為什麼會存在呢?它的依據麼?
無常的開始
一切的現像,我們能夠談它的無常,它必定要有一個開始,而這個開始的現像會消失掉,然後我們稱之為無常。由此可見,老死的根據,就是有一個東西會現起,會生出來,因此老死的根據在『生』。也就是說,從老死裡面我們體會到會有無常的苦果,是因為我們曾有一個生命的現起。不僅是這一期輪迴的生命,我們現前當下的生命在剎那剎那地現起中。如果我這個生命在下一個剎那不再現起,對我來講,老死或無常都沒有意義。而正是有剎那剎那的生生,於是有一再一再的無常。
剎那的現起
老死若這樣地反省,它的根據在生。為什麼會有生呢?為什麼我能在時間之流裡,剎那剎那地現起呢?其根據就是先要有一個很現實的存在 ─ 一個「存有」。如果沒有這樣一個現實的存在或至少是一套存在的規範,我也好,外境也好,都無從現起,因為根本什麼都沒有嘛!所以這個成為生的現起,必須要有一個存有的依據,要有一套現起的規範。
存有的最後依據,當然是這整個一般性的存有,但自這一般性的存有中,如何表現出我們個人獨特的生命,這或者是一套獨特的存有,或是一套獨特的現起規範。那是什麼呢?就是前表讀過的五蘊 ─ 色、受、想、行、識。我們存有的基本形式便是一個「五蘊的存有」。而我們前面也說過,這個五蘊的存在,不是一個只有主體性自我的五蘊,這個五蘊是涵蓋著客觀世界的五蘊,是主客在一體的五蘊。在這樣一個「大存在」裡面,心怎麼去想,怎麼去受,怎麼去識,色怎麼定位,都有它的分際和限制在裡面。也就是說,這樣一套東西,有這樣一套運作和現起的規範,我們才有這樣相續現起的生命,才有不斷的生生。
老死:無常與苦
<
生: 無常的開始
<
有: 存在及其現起之規範
<
取: 五取蘊的執著
<
愛: 我執的凸顯
深 <
觀 受: 主客的凸顯
的 <
緣 觸: 主客的覺醒
起 < 六入:配備的齊全
<
名色:能所的對立
<
識: 差別的虛幻
<
行: 差別相的造作
<
無明:苦的根源
五取蘊的執著
然而這五蘊的規範,不是哪一個超越的主宰幫我們訂下來的。從五蘊的內容,可以瞭解到,它是透過我們的「識蘊」裡分別識的架構系統,然後再透過「行蘊」裡面的行的造作,才把五蘊這樣子展佈開來;這個識之所以要這樣分別,或行之所以要這樣造作,其背後就隱藏一個我們的執著。不是誰要我們去造作、去分別,而是我們自己要這樣去造作、去分別,所以我們的五蘊又叫做五取蘊。換句話說,這個五蘊,並不是個客觀的五蘊,它不是個「你理它不理它,它都會這麼存在」的五蘊。不,它是在深層意識的執著下這麼選擇,規定而成就的五蘊。所以,這個五蘊是「取」而來的五蘊,是依照我們執著地取,而成執著的存在。
所以「生」所根據的這種「存有」不是個客觀的存在,而是透過「取」,而形成的五蘊的存在。這個取,是一個錯誤的取;是一種帶著我見 ─ 法我見與人我見 ─ 的取。這種不斷地、錯誤地執取,它的根源一定要有一個動機 ─ 我怎麼會一直去犯這個錯誤?而又有什麼力量,推動著我繼續這樣地去取?這個根源推究起來,必在於一種強烈的欲望,也就是所謂的愛。欲生一方面會矇蔽我們的理性,而同時又能發出很大的作用力。
我執的凸顯
愛是一種希求,一種渴欲。它的本質還是貪。在世俗的看法、都認為欲望或愛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原動力。有愛有恨,甚至敢愛敢恨,似乎唯其如此,人生才有趣味和意義。佛學看愛,這件事誠然沒有這麼高的價值,但也同意,是愛規定了我們的方向,不只是所謂人生的方向,而是整個生命的現起。愛除了表現成對外境粗顯的愛惡外,更深、更強而也更不易感覺的是那種對存有和存有的延續之愛。細看愛的狀態,常是很繃緊的,深切期待的,甚至是強迫的。愛越強烈,則緊張的程度也越高。為什麼會如此呢?因為愛的結構裡必然地要充分肯定一個能愛的自我和所愛的外境。對兩者愈認真,對愛的情緒也愈強烈。所以就這一重意義而言,所謂愛不過就是我執,包括人我執和法我執的高度凸顯。在這種愛的籠罩下所現起的取,當然也就成為一個錯誤的執取。
這樣一種愛的狀態是如何起來的呢?也就是說我執會凸顯或放大,它的基礎和條件在那裡?執著的根據必須要先有主觀和課觀的對立,若無明顯的主觀,執著便無從談起。而凸顯這一主觀意識的便是使意識產生內容的「愛」。
主客的凸顯
如果主客之間,不產生如此尖銳化的「希求」對立,則沒有那麼強烈的「取的行動」出來。而這種「愛」的狀,把這個深層的我,突然地勾起來了。所以它的根源在於「受」,而「受」的含意就是把主客之間的對立,極度地明顯化。
本來我見是潛藏的,現在我見透過刺激凸顯了;本來一個我,很小看不見,忽然間,在這一剎那,這個我變得這麼大,這是什麼原因呢?是「受」的凸顯作用。因為我太苦了,太樂了,這個大苦與大樂,把深藏的我,凸顯成一個很大的我。這個受,為什麼能把我見,這樣子凸顯出來呢?它的依據又在什麼地方呢?這個還要有一個前題,就是主客之間,是受到一個外來刺激,所以在心裡的過程上面,這樣一個刺激,在凸顯我見的前面,要有一個接觸。這種內外的接觸,或主客的接觸,就是我們的六根去攝納外面六境的接觸,亦即是根境之間的接觸。
主客的覺醒
態,我們通常把它形容成一種很緊張的狀態 │ 整個心都繃在那個地方。這樣一個「愛」的狀態,是如何起來的呢?一定先要有一個刺激,一個感受。假如坐在那邊安安靜靜地,外界不給它刺激,不會有很強烈的愛要起來;忽然間給了他一個刺激,主客立即對立,這個刺激就是「受」。要有一個刺激之後,才會產生一個很強烈的渴望出來;而渴望的強烈擴張,在於我們把我見提昇到表面層次來,使得主客之間,產生一個緊繃繃的局面,變成二個截然的對立體,好像敵人相見,分外眼紅。所以其根源,是把我見提昇得很強烈,可是我見是怎麼樣子被提昇得這麼地強烈呢?因為受到一個外界的刺激
六根去接觸六境的「觸」,一般的解釋是「接觸」;而真正做為「受」的依據的「觸」,卻有更深的含義。原來,我們主觀的根與外面的世界 ─ 主觀與客觀 ─ 從佛的證境上來講,是一體的,不可分的;亦即是一個覺悟的狀態,本來就沒有所謂主觀與客觀。這種沒有主觀與客觀的狀態,並不因為我們人的執著而有所改變,換句話說,我們可以去誤解這個世界,但是世界並不因為我們的誤解而產生扭曲,世界還是那個樣子,實相還是實相的樣子。儘管我們覺得有能、有所,有主、有客,有人、有我,世界並不因為我們這樣分裂而分裂。要讓主觀的六根與客觀的外境,真正地現出執著上的分別的時候,就是「觸」的作用 。
這種主客覺醒的「觸」的含義很重要,再試著以具體的「身觸」來解說。我們都有以身體去碰桌子的經驗,如果沒有碰觸的話,當然毫無感覺;但是心不在焉地,或專注在做些別的事情,身體碰到任何一樣東西,可以說是毫無知覺。這裡面的受,就是一個中性的受,甚至於無感覺有這個受,也就是根本不知道有這麼一回事發生。但是一留心受碰的時候,就知道有觸,亦即是說,當一留心,有觸的時候,主客立分,乍然覺醒。這個觸的本身,就是使得在本來沒有主客之分的情況下,忽然之間,讓主客分別的念頭現起。
受所以會表現得那麼強烈,把自我與外界放大,其基礎即在於觸的覺醒;這個觸,產生主客之間一種很明顯的覺醒。忽然間覺得碰到了,如果完全無心的話,手碰上去,也不會覺得手是自己的手,或桌子是外界的桌子;可是開始感覺到有一種感受的時候,實際上已隱涵主客已分,然後才有所感受。所以,這個觸是很微細的,它使得本來沒有主客之分的地方,「碰」地一觸,即刻現起一個主客之分,然後「受」才感受這個東西。透過這個基礎,才有樂受、苦受,才能去更明顯地放大自我,然後才根據這個放大的自我,產生一個強烈地、很緊張的渴望出來。
「觸」在還沒有觸之前,是一種矇昧的狀態,不太分別得出主和客,透過觸,才產生主客的覺醒。但是,為什麼會觸呢?是依據什麼,才有觸的條件呢?無庸諱言,能夠使觸產生一種覺醒作用的前題,一定要有一套基本設施的提供。何謂設施呢?設施就是「既成裝備」,能夠給觸一個機會,產生一個「自我覺醒」,或是「我見覺醒」的設備。有了這麼一個基本設施,觸才可一觸即發,這個基本設施是什麼東西呢?就是我們的內六入和外六入。
配備的齊全
內六入 (眼、耳、鼻、舌、身、意) 與外六入(色、聲、香、味、觸、法) 當初成為基本配備時,並不知何者為因,只知往前面看;反過來說,「觸」能一觸即發,使得這個我覺醒出來,是因為已經有了內六入和外六入的基本配備在那裡,否則無從發起。譬如說,我們已經長好了一個耳朵,長好了一個眼睛,長好了一個身體;而外界又是長好了這麼樣的一個世界,以至於我們有了可以一觸即發的可能性出來。所以觸的基礎,在於有了這麼一個內六入和外六入的基本設施。
雖然我們的設施有內六入和外六入,但是從實相的觀點來看,這內、外並不是相分的,內、外是互相緣起的,是一體的東西。所以,在靜的狀態來講,沒有一觸而發的情況,本來「不觸」也無所謂,但是有了觸之後,它就顯出它特殊的功能,就產生一個我的覺醒。而這個我的覺醒所需要的內、外六入的基本配備,又已經在那裡了,才能夠產生這個作用出來。所以,換句話說,觸就以六入作為它的根據。
六入是一種很粗顯的設施,很明顯地,耳朵、鼻子、眼睛都已經分得很清楚了,毫不含糊了。可是任何粗顯的設施會形成,有它更細的道理在;也就是說,一個粗的東西會形成,一定有它更細的東西在裡面。因為有這個更細的根據在那裡,才會形成內六入和外六入這麼一套設備出來。這個設備是根據什麼而出來的?推想回去,它裡面有一個更深的依據。
這個更深的依據,無非是所謂的「能詮」和「所詮」。何謂「能詮」和「所詮」呢?「能詮」,就是能夠詮釋,「所詮」,就是能夠被我們所詮釋;或者說,所謂的主觀,我們把它叫「能詮」,所謂的客觀,我們把它叫「所詮」。所以這個更深的依據,亦即是主觀和客觀的基本差異。
為什麼我們會覺得我是主,他是客?因為我們有一個作用,好像可以解釋那個外在的境界。在這樣的差異限定之後,才界定了我們的主觀與客觀的界限;如果沒有這一層差異,無所謂主觀與客觀。換句話說,能夠形成這種很粗糙的內六入與外六入,其基本的較細層面意義,在於一個基本的差別,就是主觀和客觀的基本執著或觀念在裡面。
「能詮」另外一種講法,就是能夠表相 │ 可以表外界的相。這個可以表相的內容,也就是「名色」的名;同理,「所詮」就是能夠被表相的境界,也就是「名色」的色。因為能、所互相緣起,「能詮」與「所詮」也因此保持著一種對立又互相緣起的狀態。這樣一種對立差別相,我們叫做「名色」,而如上述,名與「能詮」同義,色與「所詮」同義。
能所的對立
名既然是「能詮」,能夠表相,就是一種精神的作用,也就是一種心的作用。心的作用,因為被看作是一種主觀的作用,所以客觀世界的凸顯,即被看作是沒有心的作用。亦即是說,「能詮」的「名」一在心中作用,「所詮」的「色」 ─ 客觀的、沒有心的作用的境界,即被詮釋。
觸所依賴的六入,其根基即在這個很細微的「名色」所建立的微細對立上。「名色」的微細對立,它的依據又在什麼地方?想去分別「能詮」或「所詮」,必須知道不但我能詮,而且還可以詮「所詮」裡面各種不同的差別相。所以,這一套系統,要能夠建立起來,它更深的基礎在差別相。也就是說,在我們開始有主觀跟客觀的分別前,這個世間已經在分別了 ─ 已經有了這樣、那樣的不同。如果沒有這樣、那樣的不同,怎麼可能從裡面建立一個主觀或客觀呢?如果這個世界是統一的,我們根本無法去分別這一個東西,那麼這個時候,會不會有「能詮」跟「所詮」之別呢?不會有,因為至少要有二個,才可把A叫做「能詮」,B叫做「所詮」;如果一個分別都沒有的話,不可能建立「能詮」跟「所詮」。所以在這個意義之下,主觀與客觀的對立,有一個更深微的基礎,就是這個世間,已經存在了一個差別的現象、概念,這個差別相的形成,就是透過識。亦即是說,「名色」能產生「能所」這樣的對立,它更微細的地方,在於先要有一個區別,因為倘若一個區別都沒有的話,遑論「能所」。「能所」本身是一個區別,所以先要有一個差別作為它的基礎,然後從差別的狀況裡邊,把這個叫作「能」,而把差別外的對象,叫作「所」,這樣子,「能所」才能建立得起來,所以「能所」的基礎,在於產生識別作用的這個差別。
差別的虛幻
「緣識而有」,識就是區別,也就是把它分別出來之意。此處之識,不是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也不是第六識的意識。它有更深細的意義,就是它沒有主客的對立,它只是顯現一種差別,而不去管這個差別裡面,什麼是主,什麼是客。因為它不管這個差別問題,所以它在比「名色」還要更細的一個層次。
這樣的差別,如何去顯現出來?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呢?這裡已經到了非常微細的地方。從佛的境界上講,緣起的觀念「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彼此互為存在的條件,意謂不可分的境界。如果我們互為存在,則不能在我的這一面,把你踢除開來,也不能從你的這一邊,把我踢除開來。所以,互為緣起,表示這是一個不可分的世界;這一片緣起,我們叫做「如的世界」 ─ 如是如是。
在這一片「如的世界」裡面,它一方面緣起,現出差別相,好像可分;一方面透過緣起,又是沒有差別相,不可分。所以,它的這種差別,正是顯現它的無差別;在不可分的意義上,它是一個整體,一個無差別,而它的無差別,正好可以彰顯它的差別相。這是非常深邃的道理,一個如來證悟的世界。但是,在這一種如的狀態裡面,為什麼會產生識的分別呢?因為識的分別裡面是帶著錯誤的,一路過來都是帶著錯誤的,即是說識所產生的分別相,不是一個合理的分別,它是帶著執著,認為這個跟那個是不一樣的,不認為這是一個如的世界,因而破壞了這個如的世界,產生識的分別。
但是,為什麼會在一片「如的世界」裡面,產生這種錯誤的「識的分別」呢?因為這種分別本來在我們這個緣起的世界,並不是不可以顯現分別,但是這個「如的世界」裡,所顯現出來的分別,本質上是不可以分別的分別,如果硬把這個不可分別的分別,當成是可以分別的分別,這就是一個錯誤。這樣的錯誤一形成,就滲出識的世界。所以,能夠使得識產生一個錯誤的執著,它必須要有前面一個錯誤,這個錯誤的行為,就是「行」。
差別相的造作
識會把一個無分別、如的世界,看成是一個可以分別的世界,這個原因的根柢,就在於識做了一件錯誤的事情,叫做「行造作」。本來如的世界裡,是這麼一個平等的世界,忽地差別相現起了,行就現起了,它的根柢裡面,雖然也是無差別的現起,可是如果我們在這個上面,把差別相稍微把握、留住、或注意了,立刻使得這一個被我們特殊注意到的差別相,顯現跟其他的相不太平等的樣子。換句話說,原來這麼平等的、沒有問題的世間,因為我們偶而注意到這一個相,而有了差別。因為太注意這個相,所以這個相,好像變得跟其他東西不平等;或者說,因為太注意這個相了,就慢慢地看出這個相的次第變化,感覺出這個相的次第相續性,這樣的錯誤,就是行的表態。
這樣的解說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識別產生這樣的一個差別,在佛家的觀點來講,始終是一種虛妄的差別與對立,都只是我們在虛幻的世界裡面,主觀上的一種錯覺;這錯覺裡邊,就把它提出來一個「行」,其意義即是造作,也就是說,把一個東西加以認定。譬如說,在現實的世界中,我們知道大跟小是對立的,所以大跟小只有在相對之下才有它的意義。假如我們忽略掉大與小這樣一種相互緣起的關係之時,恍恍惚惚我們就會認為「大」就是一個很真實的大,好像這個「大」不需要「小」來陪襯它,它就可以單獨地存在。當一有這樣一種感覺的時候,這個「大」就被落實了;本來是一個不實在的「大」,忽然間從這裡邊,這個「大」就變得很實在。這樣一種過程,就是一種「行造作」的過程,使得本來沒有意義、空洞的一個「大」,好像恍恍惚惚地,產生了它實質的意義出來。這個實質的意義不是它本有的,而是被我們造作出來的;一旦我們造作出來一個好像比較實在的「大」之後,這個大就開始有了它的生命。因為在我們的觀念裡,一個實在的東西應該存在下去,而且應該連續地,在不同的「剎那」裡存在。所以這個造作之後,就不可避免地,產生一個「時間相」出來。所謂「時間相」,另外一種說法就叫作「遷流」,所以「行」有二個意義:一個叫作「造作」,一個叫作「遷流」。從這個觀點來觀察,實際上造作就是遷流,因為這個遷流原本就造作出來的。
那麼,為什麼要產生這樣的造作呢?如果這個世界,是在一個理性的狀態裡,對大與小不再那麼執著,不再覺得大跟小是截然不同的兩件事情,或覺得大跟小實際上是一件事,只是我們從兩個地方去看它而已,那麼,大的內容裡面,需要小來陪襯。如同走到小人國裡去,覺得人人都很小,那是因為用我們自己的身量和身材跟他們作比較,他們才叫作小;假如我們也化身到小人國裡去,而忘掉我們的過去,這時我們不會覺得小人國的人小,我們會覺得小人國裡,還有我們覺得很大的人在裡面。所以如果在這樣的一種觀照之下的話,我們大小的觀念就不再那麼強烈,開始慢慢地,就消融掉了。然而不幸的是,在一種曚昧的狀態之中,忽然間,我們失掉這種理智的清明,覺得這種東西就是大,大就是很大,大就是好,所以,大就是我要的,小不是我要的。在這樣的處理之下,大與小之間,不知不覺地又作了很大的區分,這樣就開始了「造作」。所以當念頭住於一境(念頭更微細的地方就是住於一境),會凸顯了某一種最深處的一念錯誤,亦即「無明」,使得我們能夠造作,也因為有這樣錯誤的行,其錯誤的識的世界才會顯現出來。
苦的根源
這個形成錯誤的行的無明,不是見思無明,也不是塵沙無明,這樣講的無明是根本無明 │ 最深最細的無明。一片「如的世界」中,嘎然注意到這個「相」,注意再注意,好像顯得它跟其他的相不同,為什麼會突然間注意到這個相的差別呢?就是這個最深層的無明在作祟。
為什麼是根本無明?因為有無明的一動;就是開始有那麼一點從微細到很微細的差別,當注意到它,還沒有仔細地去分別它時,已經是差別了。就這麼一動,無明即現起,差別相立現;也就是說,無明就在那一動的剎那。這一動,並沒有很複雜的念頭,它沒有這個與那個之別,一有差別已經是很粗的無明,即見思無明。現在講的無明,是稍微地注意一下,這一注意造成了錯誤的行;一造成了錯誤的行,即展開了時空。因而可知,在錯誤的行之下,才有幻覺的時空出現;而這個時空,一方面成為我們的幻覺,一方面經由錯誤的行導引,識才有可能產生時間這個東西出來。
無上微妙的深觀緣起
如此從比較深刻的地方來觀察十二緣起的話,這個十二緣起所表現的意義就完全不一樣。這樣子的解釋,不需要三世,從一念的無常之苦,就可以回溯到根本的無明上去;根本無明其實並沒有離我們很遠,所以,不要說根本無明是一個無始無明,雖然我們不懂得什麼叫做無始,可是想像起來卻是很久遠的事情,與近在咫尺的根本無明不太相應。換句話說,在當下的心念之間,不管這一念是愛,還是要取著的心念,或者只是一種感受,在這一念之間,實際上已經俱備了它源頭的無明,因為如果這一念沒有無明的話,這一念的觸、受、愛,就不會造成苦果,它會是一個清淨;但是我們這一念的受、愛、觸並不清淨,因為有執著在裡面,也就是說,這裡面有一個無明的條件存在。在這樣的一種意義下來講,這個深觀的十二緣起,可以是一念之間的十二緣起,不管心念是怎樣一個動法,只要心念一動,就帶著執著,帶著錯覺,那麼這一念之間就含蘊了過去的無明,與未來的生跟老死在裡面。
雖然時間的遷流相,只是我們行的一種造作,使它現出這種遷流的時空出來,但是有時候,在這一分鐘裡,我們從這個受裡,好像因為前面的受,表露出一種愛惡出來,從「時間」上看,就出現了一種因果的關係在裡面。從一念的觀念來講,這一念的受,自相應到這一念的無明,另一念的愛,又自相應到另一念的無明。也就是說,其實這十二緣起本身並沒有時間的次第,在這一剎那,它凸顯出十二緣起的某一支;在下一剎那,又凸顯出十二緣起的另一支。因為這種凸顯,只是它的一種現起,時間的觀念就被消化掉了。這裡最難理解的地方,就是時間是我們在一種無明的狀況之下,給它設立的一種架構。因為這是我們設立的一種架構,好像在這個「迷」的中間,有時間的次第,而這個時間次第實際上也就是一個因果次第。所以,因果的關係,是我們在無明之下所賦予它的一種關係,並不是說有一個「時間」在那個地方,然後我們在時間之流裡,像流水一樣順著流過去;而是整個十二緣起,如果從深觀的角度看,就是一套無明的系統在時間中展現,而變成了我們的生活。所以生活是我們把它放在時間中去展現,並不是它先天俱備了「時間」在裡面。
「時間」與「時間相」的區別不容易理解,但我們可以從電影與影片來想,幫助領會。看電影時,因電影之情節,會覺得有一個時間在流動,可是一卷影片擺在那裡,沒有去放映它的時候,它並沒有時間,沒有人會覺得那個影片有生命。但是如果我們順著這個片子的順序,次第地給它排列出來的時候,忽然感覺到影片裡的東西活起來了,好像有時間了;可是如果不把它放在放映機上演一遍,而是收在箱子裡面的時候,那卷影片上有時間、因果、先後、長度嗎? (只要有時間定有一個長度) 在電影放映的二個小時內,可能電影情節裡的時間是十年、廿年;不管是二個小時還是感覺的十年、廿年,它都有一段時間過去。可是這一段東西當我把它放在一個膠卷盒子裡的時候,從那裡去找個十年?或從那裡去找那二個小時?
不管是深觀或淺觀的十二緣起,要了解,深觀和淺觀並不是兩樣事情。當深觀這個緣起的時候,好像是把一個影片放在這個地方,沒有去放映它,而靜態地、作整體性的結構觀察;淺觀時,就像把這影片放到放映機裡放出來,它就明顯地產生因果次第與時間結構。
從這樣深觀的十二緣起來看,緣起的甚深含義才比較能彰顯。因為緣起的本意,就是「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也就是這個世間,過去與現在,原來是互相在緣起,時間在這裡就被化掉了。時間沒有化掉的話,表現成一種不可逆的因果關係;時間一旦化掉的話,這個緣起的世間不是只有這一剎那間的緣起,而是三世的緣起 ─ 過去、現在與末來一同緣起成這樣的世間。
雖然時間化掉了,就某種意義來講,這裡還隱含有時間「相」。這個「相」的存在,可以讓我們有更高的思考層次,去把時間相破除。如此去推論的話,雖然不敢說登峰造極,但卻提顯了一條很遙遠,可以直通「甚深佛意」的道路。因為這種由苦的根柢,找出苦的根據所在,進而把現實裡能夠產生「我執」的根源,一一有順序地倒推回去而導出的十二緣起觀點,才比較能相應到甚深的緣起理論上去。佛當初證悟的十二緣起,如果談的是內證的境界的話,毫無疑問地,是一個很深的緣起,可直接相應到所有高層的佛學裡面去。所以,雖然十二緣起是原始佛教的重要環結,偏屬於小乘的範圍,但是,深觀的十二緣起不是談小乘的十二緣起,而是談直通大乘的十二緣起;這個深觀緣起的理解很重要,因為諸多宗派的緣起理論均以此為基礎。
深觀十二緣起對緣起學說的重要性
我們知道佛法是講緣起的,無論大、小乘或各宗各派,緣起都成為其最中心的學說部份,而十二緣起與每一個學說均絲絲入扣。
業惑緣起
淺觀的十二緣起立場,有一個名稱叫作「業惑緣起」,日本人叫作「業感緣起」。所謂的業惑緣起,就是認為我們這迷惑、痛苦的生命流轉,基本上就是三件事情在流轉:一開始有了無明的迷惑,由於這個迷惑,使得我們作出一些不如理、不合理的行為,行為的結果就是所謂的業;由於我們的惑製造了很多的業,在現實的生活中發生效果出來,就是一個苦的世界。不管是我們的生命,還是所面對的世界,由於一受苦,立刻想要解這種苦,於是就再去造業;這樣子造的結果,又轉生出更多的疑惑。就像吸毒一樣,想要得到樂一點的感筧,所以去吸這個毒品,毒品吸完了之後,讓生理上的腦神經受到破壞,心理上則入到一種恍惚的境界裡去;這樣一來會繼續發展出更多錯誤的了解和感受,這就形成「惑、業、苦」的流轉。
在淺觀的十二緣起裡,把惑、業、苦展現得十分明白,亦即過去的無明 (惑) 造成過去的行 (業) ,然後造成現在的識、名色、六入跟觸、受 (苦) 。受了苦卻不知道苦,所以繼續地造作,於是有了這個愛、取。這個愛實際上又是一種迷惑,有了這個迷惑又去取,這個取則是一個新的業。然後又產生未來的有、生、老死,又是一種苦果,這就是以淺觀的十二緣起來看「惑業苦」的緣起。
這個「惑業苦」緣起,從淺觀的觀點看,還是從一個現象上來看緣起。但是在這樣的緣起裡,為什麼我是我,你是你?為什麼我作的事情要我來受,而不是你來受呢?在淺觀立場上來講,仍然有三世流轉,那麼為什麼這個東西可以從前世帶到這一世,又帶到下一世呢?這些東西,從現象上看,淺觀的十二緣起無法解釋何以這樣的惑、業會帶到今生,再帶到下一世去;或者說,從上一個剎那,帶到下一個剎那。從這個方向繼續去發展,為了要把這些惑、業能夠流轉的基礎找出來,就成了所謂的「阿賴耶緣起」。
阿賴耶緣起
淺觀的十二緣起只有六識:眼、耳、鼻、舌、身、意,前面五識都是我們的感官,很粗淺,不用則無感覺,譬如我們不用眼睛的時候,眼識就停止了,不用耳朵聽的時候,耳識就停止了。因為前五識都會中斷,顯然就不適合作為攜帶業果的基礎,所以在六識裡,可以考慮擔任這個角色的,唯有第六識。
第六識非常地特殊,也非常地靈敏,它通於我們內在的精神,也能夠透過我們前五識的協助,接觸到外在的境界。但是,這樣一個第六意識,能不能作為基礎呢?還是不能,因為第六意識也會突然停止,譬如有人突然昏過去了,過了兩三個小時,他還不知道已經過了兩三個小時,換句話說,在這段昏厥的時間,第六意識是停止的狀態。可見得,第六意識並不是連續的東西,它在時間之流中,也是會中斷的,所以也不能擔負攜帶業果的責任。在小乘佛學裡,因為只談六識,所以在討論這個問題時,就想辦法創造其它的角色出來,譬如有些人就製造出「我」的觀念,另一些人就製造出一種叫作細意識的,就是說,勉強地在第六意識後面,認可一個很微細的,平常沒有感覺到的東西。這樣的觀念,後來慢慢地發展,就成了大乘裡法相唯識宗的「八識」的觀念。
「八識」就是除了眼、耳、鼻、舌、身、意六識之外,加上第七識,名為「末那」,又加上第八識,叫作「阿賴耶」︵簡稱賴耶︶。雖然分成八識,其實它的重心是在第七、八識上,因為六識中,沒有一個可以作為因果或業果傳遞的主體,必須是在六識之下,還有一個更深刻的識。這個識雖然還是「識」,可是它的分別力非常地微細,前六識沒有辦法感覺到它的存在。這個識不像前六識一樣會間斷,雖然它的作用非常地微細,可是它卻是不間斷的。這裡面當然牽涉了一大套的學問,譬如說所謂的「不間斷」,是「不斷不常」,不是我們想像的永恆,但是它又不會間斷,那它是什麼呢?這就有如流水和瀑布,長水大河好像是一個連續的東西,但是仔細看看,它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個流動的東西,換句話說,這流水的每一點都是新的一點,而新新不已。所以從新新不已的觀點來講,它是無常的,因為它沒有真正的不變過,它永遠在變;但是從相續的觀念來講,可以說它是不斷的,「抽刀斷水水更流」,沒有辦法把水切斷旳。藉此譬喻,可以瞭解七、八識也像這個流水或瀑布一樣,沒有間斷,但也不是恆長。
七、八識概略說起來是一體的,但為了要解釋意識之中的我執,所以建立了第七識。譬如說我們平常有一種我執,感覺有一個我的概念在其中,這個是第六識裡的我執;可是當深度的睡眠或是昏倒,第六識不現形的時候,我執是不是就斷掉了呢?如果我執可以斷一個鐘頭,應該我們就可以解脫了,也許不要斷一個鐘頭,說不定一分鐘,我們就解脫了,就開悟了,但是我們沒有開悟,沒有解脫,這表示我們的第六意識中斷的時候,還有一些微的我執在那裡,持續不間斷地產生一種執著。
第七識跟第六識的我執不一樣,第六識的我執是很粗顯的,但是會間斷;第七識的我執是不明顯的,非常潛在的,有時候我們說,修行了大半輩子,怎麼忽然就發脾氣了?雖然很清楚不應該發這個脾氣,可是這個脾氣發得沒有來由,而且發得很強烈,所以必然有比我們第六識更深細的一種分別或執著在裏面。這就是第七識的功能,它不斷地在那裡執著一個我,執著什麼東西是我呢?它執著的就是阿賴耶,嚴格地講,它執著的是阿賴耶裡的一個見分,但大略地講,就是因為這個阿賴耶在某種意義上有一個不斷的性格,維持了某種恆長性,像我們的流水一樣。
由於有這樣的相續性,阿賴耶識才有這種不斷不常的恆長性在裡面,因此第七識可以把第八識想像成是一個「我」,這是第七識的一個功能。這樣的解釋,的確在世界的發生和現起,以及知識方面的過程,都比小乘的淺觀十二緣起精確,而與深觀的理論相應。若更細一點分析,第七識對阿賴耶見分的執著,本身就是一個十二緣起的現起;雖然已經是如此地細了,在第七與第八識內的見、相二分的剎那,以及在第七識執著第八識見分的剎那,十二緣起的每一支,支支分明。
(寫到這裏,忽爾嚎啕大哭,感歎佛陀所證悟十二緣起的深邃,對佛慈悲示現的恩典,無以回報,真是汗顏報憾,淚流滿龐。是為記。 )
對「賴耶源起」有了這樣「深觀的十二緣起」的理解,其實已經進入「真如緣起」,甚至很直接地相應到華嚴境界的「法界緣起」或「無盡緣起」,乃至於天台的「一念緣起」。這就是為什麼十二緣起應該有深觀的一面,因為深觀的十二緣起直接相應到「法界緣起」跟「一念緣起」,這樣子我們才可以說十二緣起甚深。
修行的緣起觀
不論淺觀或深觀,說十二緣起的目的,都是為了要說明為什麼我們當下的存在要這樣子存在,為什麼我們會這麼苦,以及苦的生命是怎樣子形成的。我們已經理解到這樣的一種存在是苦的存在,我們也看出了苦原來是這樣子緣起而出現的。不管從深觀或淺觀的角度,我們都得到了一個不同但很具體的概念,在深觀上我們了解,在這一套緣起裡,此有故彼有,所以一旦有了一個,其它就全部都有了;在淺觀裡,我們瞭解時間是因果的鎖鏈,在這個鎖鏈之中,如果俱備了前緣,就逃不掉後面的結果,因為它有個限制性在裡面。
生命的流轉
我們的生命,如果從淺觀的立場上講,是被束縛住了,因為不管從二世還是三世來看,過去已經有了「無明」和「行」,這件事已經是個無可更改的事實,我們又不幸入胎生下來了,俱備了這樣一個身體,從這個身體上我們又很自然地產生了「觸」,又得到了受,而對這個受產生了一種執著,從這個受的執著裡,又發生了「愛惡」,因為愛惡的關係,有些是我們喜歡的,有些是我們討厭的,於是就爭取或排斥,所以這時我們又產生了「取」。這個生命,一旦流轉,就會如此無可奈何地,輾轉產生今生的生、老死,或來生的生、老死,這幾乎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觀察這樣一個現象,我們得到了一個結論:生命如果不作任何努力的話,順著這個十二緣起流轉下去,將是一個無盡無止的流轉,而沒有任何的出路,這個現象,我們在佛學裡面就叫作「流轉門」。
解脫的還滅
生命既然是以這樣的因緣與次第在無盡地流轉,那我們有沒有希望可以從這個流轉裡頭解脫出來?這是我們學佛真正的問題所在,其中心的目標,就是希望能透過這個流轉的解析,找到一個解脫的方法。這解脫的關鍵或法門,將使得我們這痛苦流轉的生命可以停止下來,得到一種休息,這條路就叫作「還滅門」。
流轉與還滅
研究生命與解脫,要同時從這兩個角度,一方面看流轉,再方面看還滅;也就是說,瞭解了生命的流轉之後,要從這樣的流轉裡,找出還滅的契機在何處,這就是修行人要把握的中心。
小乘的修行:
從淺觀的觀點來說,因為有時間的先後與三世的因果,緣起雖然也有無明作為它的基礎,但卻是過去生的無明。我們不能像走時光隧道一樣,回到過去生,再去修正過去的「無明」跟「行」,同時也無法變動父母給我們身體的「識」、「名色」與「六入」。再者,因為未來我們無從接觸,未來的生跟老死,那是未來世的事情,也是我們想要把它解脫的事情,所以也不是我們能夠著力的地方。因此如果把十二緣起,連頭帶尾地,丟掉這些無能為力的支,我們還剩下什麼呢?只有「觸」、「受」、「愛」、「取」、「有」。
在這五支裡,雖是我們現在生的,但「有」是「取」的一個結果,因為有了這個取造成了這些事情,它已經留下了一些因子,使得產生未來的苦果,儘管這個苦果一時之間還沒有現起,但是這個根已經種下去了 │ 沒辦法把已經得到的根,再把它重根挖掉。所以這裡面,真正讓我們感到還可以處理的,只剩下「觸」、「受」、「愛」三支,可是在觸的地方時間很短促,因為在一觸之下,我們也已經不能再回頭了,也不能防止繼續地再生觸,所以「觸」這一支也不太能夠著力,如此一來,最後只剩下「受」跟「愛」這兩支。
「愛」與「受」成為我們今生需要著力的地方,但是這個「受」裡所產生的苦、樂感覺,卻是受了我們過去的習氣與因緣而現起,往往也是很不由自主地,所以在這僅剩的兩支裡,第一個我們要把握的,就是愛這一支。當我們有了苦、樂的感受,或如意、不如意的感覺,在要產生慾望的時候,可以稍微留意,再等一下;這裡是十二緣起中,唯一還有時間讓我們再等一下的一支。「等一下」的意思是說,根據十二緣起旳道理,假如現在有了受,但不因這個受而產生慾望去追求,或者去排斥,那麼就不會因為這個受帶來一些更多、更複雜的行為出來。這樣子的話,在往後的緣起上,就不會再有新的結果出來;所以在這個意義下,雖然我們不能夠把緣起斷掉,但是至少我們已經可以控制這個緣起。
這樣子的思維,就產生了小乘修行的哲學,以斷愛慾為主,換句話說,根據十二緣起的反省,只有在受跟愛這個地方可以著力,而比較容易而有時間著力的地方,就是愛這支,因此要用種種的道理和戒律方式,使之了解,不要去順從自己的慾望,要把慾望降到很低,甚至於沒有的程度,這樣子就可以在某種意義下使十二緣起的鍊子切斷。如果我們真的把愛斷乾淨,則不是在斷一種慾望,而是在斷所有的慾望,那麼結果就不一樣了,因為在斷盡所有的慾望之後,任何的取都沒有辦法發生,這時候因緣的鎖鍊就斷掉,這個在小乘佛法裡,就是得到了解脫 │ 一種究竟的解脫。
斷愛慾更好的方法是,更進一步去控制受,使在受的地方得到一種平和的受,在修行的層次上,若到了這麼一個狀態,就是任何的受不會變成一種強烈的感受,這樣子就根本連愛的機會都沒有了,所以更徹底一點。這樣的看法,在小乘裡就是他們「還滅門」的看法 │ 如何斷掉愛慾。
大乘的修行:
從深觀的觀念來講,這個十二緣起「一有一切有」;同樣地,依照深觀緣起的觀點,也可以「一無一切無」。既然老、死跟著「無明」、「行」纏結在一塊兒,如果在這個十二緣起裡,能夠在一念之間把緣起的條件變動,庶幾乎我們可以跟「十二緣起」不緣起,也就是「一滅一切滅」。在這樣的深觀看法裡面,整個十二緣起是在「無明」下面,因為我們了解到,這整個的根,是有一個錯誤的「無明」在這個地方;我們又了解,我們的念念都俱備十二緣起,所以我們念念之間都有無明。所以如果我們能夠在這一念之間把握得好,使這個無明不起,至少我們是一念的解脫,假如我們能夠念念的無明都不現起,那就是念念的解脫。這就是阿彌陀經所說的「一心不亂」與「心不顛倒」的真諦,也是禪宗行者參話頭的用意。
緣起觀的「理」與修行的「事」
不論小乘或大乘,深觀或淺觀,在對緣起的「理」了解以後,我們已經找到一個修行的方向了,照理說,可以開始修行了,但是我們還需要多了解一下。雖然在理路上我們有了一個脈絡,但是「理」跟「事」都要能照顧到,才不會執事廢理,或執理廢事,因為這個世間是一個「理」跟「事」都存在的世界,所以如果只看理這一邊的話,有時候會陷入一個迷惑裡去,所以我們在看過「理」後,要回過頭來看看這個「事」的世界是怎樣的世界。就是說,我們講三世,也講輪迴;但是輪迴並不是每個人都清楚,在學佛上,它跟我們的修行又有很深的關聯和意義。從覺悟的觀點講,本來我們也是應該要多了解一些宇宙裡面種種的現象,因此對「宇宙有情狀況」和「宇宙器界概說」,就不能不下點功夫去研究。能夠如此把握,學佛的道路,才算真正地確定。
首頁
最新消息
大乘起信論講解
精美經典結緣
楊式太極拳養生班
『紅塵自在』文字版將陸續刊出
周六共修
月共修
阿彌陀佛聖像結緣
會友通訊資料更新
佛法教學
佛學課程
>
地藏經講解
>
地藏經講解 P2
地藏經講解 P3
地藏經講解 P4
地藏經講解 P5
地藏經講解 P6
華嚴金師子章講義
六祖壇經研討
專題演講
共修課程
佛法討論區
佛法人間
方廣言
法語天地
健康園地
紅塵自在
>
自在需要智慧
佛陀證悟過程的啟示
佛教的宗教特質
「信佛教」重在理信
智慧的修學(一)
智慧的修學(二)
智慧的修學(三)
智慧的修學(四)
甚麼是「佛」
什麼是菩薩?
介紹觀音菩薩
介紹地藏菩薩(一)
介紹地藏菩薩(二)
介紹地藏菩薩(三)
紅塵自在- 廣播節目
紅塵自在 第 1至第10講
紅塵自在 第11至第20講
紅塵自在 第21至第30講
紅塵自在 第31至第40講
紅塵自在 第41至第50講
紅塵自在 第51至第53講
會友專區
出版
書籍
大方廣學刊
教學光碟
修行光碟
訂購辦法
文物結緣
經典、書籍
圖像、書法
學刊
索取辦法
連絡本會
本會地址
我要成為大方廣會友
我要贊助大方廣
關於本會
學會理念
何為大方廣
創辦人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