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最新消息
大乘起信論講解
精美經典結緣
楊式太極拳養生班
『紅塵自在』文字版將陸續刊出
周六共修
月共修
阿彌陀佛聖像結緣
會友通訊資料更新
佛法教學
佛學課程
>
地藏經講解
>
地藏經講解 P2
地藏經講解 P3
地藏經講解 P4
地藏經講解 P5
地藏經講解 P6
華嚴金師子章講義
六祖壇經研討
專題演講
共修課程
佛法討論區
佛法人間
方廣言
法語天地
健康園地
紅塵自在
>
自在需要智慧
佛陀證悟過程的啟示
佛教的宗教特質
「信佛教」重在理信
智慧的修學(一)
智慧的修學(二)
智慧的修學(三)
智慧的修學(四)
甚麼是「佛」
什麼是菩薩?
介紹觀音菩薩
介紹地藏菩薩(一)
介紹地藏菩薩(二)
介紹地藏菩薩(三)
紅塵自在- 廣播節目
紅塵自在 第 1至第10講
紅塵自在 第11至第20講
紅塵自在 第21至第30講
紅塵自在 第31至第40講
紅塵自在 第41至第50講
紅塵自在 第51至第53講
會友專區
出版
書籍
大方廣學刊
教學光碟
修行光碟
訂購辦法
文物結緣
經典、書籍
圖像、書法
學刊
索取辦法
連絡本會
本會地址
我要成為大方廣會友
我要贊助大方廣
關於本會
學會理念
何為大方廣
創辦人簡介
唯識與淨土(
二
)
◎印海法師
─ 取材自四月二十九日在學會的演講
三量、三境與念佛
「三量」與「三境」都是唯識裏非常重要的觀念,而這些觀念與念佛和淨土修行又有著密切不可分的關係,現在我們先來瞭解「三量」與「三境」的意義。
三量
所謂「量」就是知識的意思,所以「三量」也就是三種不同的心理認知,可分為比量、現量與非量等三種。
比量
:
什麼是「比量」?我們可以用一比喻來瞭解。比方說,我們看到前面冒煙,意識裏就知道失火了。為什麼我們會有這種心理的認知?因為我們會推論,冒煙當然前面有火,不然的話,怎麼會冒煙呢?這個以推論來認知的境界,就是「比量」。那麼,為什麼說念佛會是一種「比量」的境界呢?這是因為我們起初想要念佛的時候,是想到唸一聲阿彌陀佛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雖然我們沒去過西方極樂世界,也沒有看到過阿彌陀佛,但是從佛經裏或從過去祖師大德的開示裏,我們知道有這麼一個清淨莊嚴的地方存在,因此心裏嚮往,然後念念不忘,最後進而有「念念無間」的念佛境界。這種「因為心裏想著有這個存在,而實際上還沒有真正實際體會的經驗」,若用在念佛上,就叫「比量念佛」。
現量
:
能念與所念均「了然分明」即叫「現量」,也就是說,能念的心與所念的阿彌陀佛境界當中,沒有一點兒妄想雜亂,也沒有一點兒錯誤。這個跟比量略有不同,比量裏面因為是一種推論,所以可能會有錯誤,可是現量裏面是直觀的,所以沒有錯誤。這種「現量」的狀態,打坐的人就比較容易知道,因為打坐的時候,若心能夠清靜下來的話,所觀的境界就比較容易現在眼前;雖然說仍是「假想觀」,但由「假想觀」就會得到「真實觀」。譬如以白骨觀來觀無常,開始時觀想有個人病了、死了,然後觀想死了以後皮肉沒有了,只剩下骷髏,這是「假想觀」;可是真正的「真實觀」現起的時候,雖然在某一個程度裏,這仍是「假想觀」,可是到最後眼睛一閉,一付骷髏就現起了。這是一個千真萬確的修行經驗,在台灣有很多修白骨觀的人,都可以證實這一點。
為了加強各位的印象,再給大家講一個有關「假想觀」與「真實觀」的故事:楞伽經裏有一位水月童子以觀水來修行,修行有年,後來成了老禪師。他的「水觀」定境深邃,以至於當他每次一打坐的時候,整個房子都是水,而他更溶化在水裏,成了水裏面的一部份。有一天當老禪師在打坐的時候,一個小沙彌不懂得,把房門一開,看到一屋子裏面都是水。小孩子頑皮,就拿了一個小石頭「啪答」一聲地丟到水裏去,丟了以後就跑了。後來老和尚出定了,老是覺得心裏面有什麼疙瘩,非常地不舒服,心想或許是小和尚搗蛋,於是就問小沙彌:「我在打坐的時候,你在幹什麼?」小沙彌說:「我去找老和尚,找了半天找不到,卻看到滿屋子裏都是水,我覺得好奇怪,哪來那麼多水?於是就找了一個小石頭往裏面一扔。」老和尚一聽,就找到心裏有疙瘩的原因,於是便說:「好,你晚上再到我屋子裏去看,不管看不看到水,只要看到有一顆小石頭,就進去把它撿起來。」小和尚於是晚上再去,果然又見滿屋子都是水,而且正當中一顆小石頭浸在水裏;小和尚記住老和尚的話,就把褲子拉一拉,跑到水裏面把小石頭撿起來。老和尚後來出定,心裏面就沒有疙瘩了。這好像是一個故事,事實上你真正用功到了一個境界以後,你觀什麼,就有什麼東西現在眼前。
這是不是不可思議呢?但這種修行經驗是真實不虛的。再看看西藏喇嘛修火觀,可以修到不穿衣服,在喜瑪拉雅山上面的雪堆裏觀火,不只全身發汗,甚至把旁邊的冰雪都融化了。這是真功夫啊!他們就是以心理影響生理,然後進而以生理影響物理。那麼,為什麼在現量境時,觀什麼就現什麼?因為心力不可思議的,一旦相應,可以改變物理世界。我們沒有修行,聽到這種故事,好像神話一樣;事實上只要你肯修,你也會有這種神通。當然這不是一天、兩天的功夫,不要回去胡修亂鍊,也躲在雪堆裏修,結果感冒了。這幾個故事比方什麼呢?就是說,在現量境的時候了然分明,明明白白,一念佛,佛就在眼前,對你講話,於是極樂世界就在眼前,這也就是「念佛憶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的意義。心力若能長期修鍊,久而久之就有力量,這是佛法裏證量的問題。
非量
:
什麼是「非量」?「非量」就是「不是正確的認知」。譬如說,夜裏跑路看不清楚,以為看到鬼,結果不是鬼,是個樹樁子,這種猜錯了的境界,就叫「非量」;再譬如剛剛在解釋「三自性」的時候所用的比喻,看到繩以為是蛇,這也是「非量」。所以簡單地說,看錯了就是「非量」,但這種「非量」大多是在第六意識的妄想內形成,如果能夠用功到最高的境界,第六意識能夠暫時不執著時,就可以得到「無非量」的境界。在這個時候,就達到了「六識正念,七執暫伏」的境界;這種「七執暫伏」的心裏狀況,就是「無非量」的境界。這裏有關「非量」與「無非量」的討論,牽涉到唯識中第六、第七與第八識的觀念,我們先大致講一點這三種「識」中間的不同。
簡單地說,第六識多半是向外去追求,而第七識則向內的「自我」執著。再仔細來看,第六識就是我們的思維心與分別心,它有想的作用,也就是說可以想到過去、現在、未來,但它卻不是連續不斷地運作,它是有間斷的,因為睡覺的時候,它不想也沒有運作。這個睡覺中斷的現象有點像打坐,但是入定的時候稍微有些不同,雖然有時候入定能降服妄心,但多半是進入一種叫「無心定」或「滅盡定」的境界;這時入定的人沒有第六識心,但是他仍舊有第七與第八識的「心」,也就是說意識的「受想」雖然沒有了,但細微的我執與法執還是存在,所以不是「無漏定」,只是「凡夫定」,就算修了無想定,到了「無想天」,仍舊不是「無漏定」。那是因為還有「我執」與「法執」呀?這是因為第七識是第六識裏面的一個潛在意識,它相當執著「自我」,無始生死以來就與我執、我見、我愛、我慢等等煩惱相應。而這個「我執」相當頑強,因為「我」就是我,「我」是如此地真實,「我」能講話,「我」能思維,「我」是活生生的「自我」;這個活生生的「自我」的依恃,就形成強烈的意志力。但是這個意志力並不是第八阿賴耶識,卻是第七識向內執第八識為「我」。念佛念到一個層次以後,就是磨鍊第七識,打擊虛妄分別心,如果有所績效,那時候就不會覺得有「自我」了,也就沒有「能念」或「所念」了。這時候煩惱慢慢地被降服,也就是把第七識暫時降服了,這時的境界就是「無非量」。
三境
瞭解了第七識執持第八識而成就「我執」的作用後,我們就可以來看看第八識受第七識之執持所發生的境界變化。一般來說,所謂「境」在唯識裏,就是指第八識所變的「相分」,可分為三類:性境、獨影境與帶質境。
性境
:
簡單地說,「性境」即是「實體」之境,其境界是從實體之種子而生,不隨能緣之心或所緣之境產生變化,而以「現量」為量知;所以「性境」是一個真實的境界,一個實在的東西,不是幻象,不是虛幻不實的境界。
獨影境
:
第六識之相,通常都不是從「實體」種子而生之實法,但是卻從「能緣」之「見分」顛倒計度,而發現假相;此假相既無「能生」之種子,亦無「所託」之本質,唯獨起影像,故名「獨影境」。
帶質境
:
剛剛在「無非量」提到,自我的意志力並不是第八阿賴耶識,而是第七識向內執持第八識為「我」而產生的。這個第七識之見分緣第八識之相分,確有「所託」之本質,所以相對於「獨影境」,就稱之為「帶質境」,換句話說,「帶質」就是「託本質」生起的。用一個故事來做個比方:慧遠大師寫封信給羅什法師,問了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念佛就可以見到阿彌陀佛,到極樂世界去?」羅什法師就舉了一個例子,來回答這個「帶質境」的問題。他說有兩個人談戀愛,如一個在台灣,一個在美國。在台灣的男孩子老想著他在美國的女朋友,想去;但去不成,女朋友想來也不能來。結果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女朋友就到他的夢裏來了,於是兩個人談情說愛,卿卿我我,但是台灣的男朋友沒有到美國來,美國的女朋友也沒有回台灣去,倆人卻在夢中大談戀愛,雖然只是作夢,卻又真實得很,這個就叫「帶質境」。這個例子就是說我們作夢的時候,雖然沒有顯現真正的實情,但仍然被認為是真實的,因為夢中作夢不知夢,夢醒了才知是夢。雖說是無體,但是有用也有相。我們人的感情就是這樣的東西,那個人不作夢呢?在家居士中,哪個人沒有男女的感情?我們出家人雖然不談感情這個東西,但非常瞭解居士們感情上的困擾,在這裏只是將大家所知道最普通的常識加以運用,希望藉著最容易瞭解的比喻,來解釋最難懂的道理。
三量、三境與念佛
瞭解了「三量」與「三境」之意義後,現在我們把「三量」與「三境」合併起來,與念佛一起來看,就能瞭解「念佛」之境界的確與唯識有分不開的關係。
第一種念佛的境界叫作「比量緣帶質境念佛」,這是初念佛的境界,也就是「初心念佛,作意提持,能所對待」。像我們現在念佛,要作意提持││「提」就是提起來,「持」就是堅持││也就是要用心,一句佛號、一句佛號地不停地念著,不使妄想進來,不迷迷糊糊的,不打瞌睡,不昏沉,也不掉舉;這個時候還有能念的我與所念的佛,也就是用我們的「比量」去攀緣心裏面阿彌陀佛的影像,或者說是以「帶質境」託執阿彌陀佛的境相而去念佛,這個就叫「比量帶質境」,而這個「能所對待」的念佛境界即是「比量緣帶質境念佛」。
念佛久了,逐漸由「比量」進入「現量」。我們剛剛說「現量」就是「能所了然分明」,而這個「能所了然分明」會因「當下」之證量,使「當下的心念」立即證得智慧,這就叫作「現量智念」。「現量智念」之現起正是「性境」中無「能緣之心」與「所緣之境」的真實境界;因為「性境」是實在的東西,與「現量智念」結合,即為「現量智念性境」。這裏面可以再分為兩個層次:「初現量智念性境佛」與「現量智念性境佛」,兩者均是「現量取性境」。
首先,「初現量智念性境佛」就是說「若久念熟,不作意持,自然一心」,這個境界比「比量緣帶質境佛」自然更進一步了。達到了這個境地,就是無念而念,自然而念,到最後,站而不動,佛自現前,這個叫「性境佛」,也就是說,好像佛就在眼前。真正念佛到家的人,他人在何處,阿彌陀佛就來到何處,也就是說,人在娑婆世界,極樂世界就在眼前。為什麼呢?因為他正智現起了,心就在這個境界上面;雖然這裏不是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也沒有來。但是為什麼呢?他並沒有去極樂世界,為什麼會見到阿彌陀佛?這是因為他白天念阿彌陀佛,晚上作夢,阿彌陀佛就入夢來了,跟他講道理。這似乎不太可能,但你們看印度歷史上有一位祖師大德││無著菩薩,發願寫「瑜珈師地論」。「瑜珈師地論」共一百卷,是一部很有名的佛學巨著,但當時無著菩薩在寫的時候,很多地方寫不下去,於是夜裏他就入定,到兜率天的彌勒內院去見彌勒菩薩,請彌勒菩薩除疑、開示。就這樣,他白天一邊傳法,一邊寫,遇到不懂的地方,晚上就入定到兜率天去見彌勒菩薩。聽完彌勒菩薩講經說法以後,第二天出定了,就繼續跟弟子們講「瑜珈師地論」。如此地周而復始,完成了一百卷的巨著;他人雖然沒有去,但心卻往往返返地去了幾趟兜率天。這說明了一個人的心的作用很大,心的力量很強,若能夠開發運用心力的話,會有一股不可思議的力量。這個雖然是西藏的一個傳說,但說明了「現量智念性境佛」的可能,也就是有可能念佛念到將佛現在眼前。
不只無著菩薩入定時可以看到彌勒菩薩,有很多人也能夠入定見佛,也就是在定中見佛,這都是「現量智念性境佛」的顯現。這是說念佛要「念念空寂,句句歸真」,然後才能「頓悟佛國依正」。當然這個境界不像我們現在的「見佛」,因為我們大都是散亂念佛,而散亂心念佛不容易見到佛,一定要在定中見佛。有人退而求其次,說「觀像念佛」比「散亂念佛」較容易見佛,這雖然不錯,但見到佛來了,一定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且你若向他請法,他還會跟你講法,這才是真真實實的見佛。
「性境佛」的境界是真正存在的,但一定得要「現量智念」。倘若別人很快地就能夠念佛見佛,但你卻老念佛,卻念到現在,也沒有看到阿彌陀佛;這並不是阿彌陀佛不來,而是因為你的心有若一缸髒水,東念西念還是髒東西雜混。想想看,骯髒、煩惱的心怎麼能夠跟清淨的佛相應呢?連「比量」都不能確實把握,如何能有「現量」呢?假如你的心能夠靜下來,然後再去念佛,結果一定不同,因為心澄,視野廣闊,看得遠,觀得正,佛必然立刻顯現了。
念佛倘若能進入這兩種「現量取性境佛」的境界,則能夠「舌(根)識出佛聲,耳(根)識聽佛號」。楞嚴經中有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不加方便自得心開」,就是說念佛一方面靠口唸,但更要用心聽,同時要反問自心,因為如果念佛能夠注意聽的話,就不會打妄想。倘若只是口唸心卻不念,唸到驢年馬月,也見不到阿彌陀佛。為什麼呢?口唸心不念,他是在唱歌,哪會知道念佛真正的意思呢?這好有一比,像我們小時候,老師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背了一大套,卻不知道什麼意思。現在隨著年歲增長,知道了這是人生最高的真理,但是小時候背,卻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如果你念佛,能口唸耳聽,而再能專注一心;也就是舌識、耳識、意根,能打成一片的時候,念念相繼念念佛,絕對可以與佛相應。這種六根都能攝進去的念佛,就是「現量境念性境佛」。
唯識資糧位、四勝力與淨土信願行
唯識宗不只有很深的唯識理論,更要求所有修習者潛心修資糧位。這唯識資糧位有四種漸進的殊勝力量,同時與淨土宗的「信、願、行」有很深切的關係。
唯識資糧位與四勝力
唯識之資糧位基本上是靠著四種殊勝力量聚合而成。
內因力:
「內因力」是一種心內的力量,可以用來檢查看看自己的宿緣裏有沒有具備大乘善根。譬如說,有些人一聽到阿彌陀佛就很高興,有的人聽到阿彌陀佛卻不怎麼高興。為什麼呢?因為他沒有善根。比方說,法印寺那麼大的佛堂,很多人從很遠的地方跑到那兒去聽經;旁邊很多鄰居,尤其是墨西哥人,卻是過門而不入。為什麼呢?他們沒有善根嘛!再譬如說,你們今天來聽經,有很多遠地來的朋友,怎麼曉得要來呢?因為看到「大方廣學會」登廣告說,印海法師要來講經,於是就跑來聽。為什麼呢?因為在看廣告的時候,善根現前了。
信佛沒有善根是不能信的,因為「善根、福德、因緣」,缺一不可,而善根卻是最重要的。什麼道理呢?因為今生你也許沒有福德,但因為你有善根,再艱難困苦你都非去不可;或者今生你雖有福德,但因緣不成熟,所以老是在佛門外打轉,一旦因緣成熟,一下子就進去了。因為有因、有緣就有果了,因緣果報嘛!但是這不是一生一世栽培的,而是多生多世之因緣。我常說洛杉磯有這麼多人口,有幾個信佛的?有幾人真正來聽經的?太少了!因為他沒有這個因緣,也沒有這個福報。有福報的人一聽見佛法,就會覺得有如久旱遇大雨一樣;用這樣的心境來聽佛法,就是善根發現。有很多人念佛念得痛哭流涕,也是因為善根發現了,這種人一聽到佛法,立刻覺得為什麼這樣好的法門,我以前沒有得到呢?現在得到了,立刻珍惜得不得了,想盡力將它發揚!因為這是救命圈,這比你一天賺好幾百萬的福報還大。賺錢有什麼好?那一天嗚呼哀哉,兩腳一伸以後,什麼是你的?可是聽佛法呢?一入耳根便成道種,成佛就是這麼來的。這是「內因力」,也就是「信資糧位」。所以大家能來聽法,就是因為有「內因力」,佛種已種,不要把自己看得太渺小。
善友力:
有因還必須有緣,這是說有了「內因力」,還要有良師善友在旁時刻指點,或至少遇到良師善友勸我們信佛,叫我們學佛法。但是學了以後,光聽不夠,因為瞭解只是知解而已,還要身體力行。怎麼行呢?譬如念阿彌陀佛,拜阿彌陀佛,而且還要每天念阿彌陀佛,每天拜阿彌陀佛,這就是行。念佛比較容易,修唯識觀的人還要去觀,就比較難了,但是不管念佛或觀佛,都是「行資糧位」。
作意力:
因有了,信有了,行也有了,第三還要作意。作意就是「勝解」,也就是殊勝的瞭解,不是普通的瞭解。因為要開悟以前,或要見佛以前,你對這個法門不能馬虎,一點不能有差錯。為什麼有人會有開悟的結果?就是因為他們明白,瞭解愈深刻,信心就愈堅強,如此地修行,行持只會有進,不會有退。反過來說,為什麼有的人修了以後反而會退失呢?這是因為沒有充分地瞭解,沒有肯定它,浮浮泛泛而已。所以真要修行的話,要勝解而精進,要發願一生成就,就是此生一定要見到佛。這個發願就成就了「願資糧位」。
資糧力:
有了「信、行、願」等三個資糧位,就形成第四種激切的資糧力,也就是說,有了前面的「信、願、行」這三種力量擺在一起,當念佛時,三資即集起無間,那麼就可一心念佛,進而降伏我法二執。
唯識資糧位與淨土信願行
通常來說,唯識宗的修學,要三大阿僧祇劫,也就是說,從我們凡夫開始,在沒有開悟以前,要集無量無邊的資糧修止觀,成就十住心
(
編者按:止成就必得輕安,而後成就九住心:內住、續住、回住、近住、伏住、寂住、最寂住、專住與等住
) 。這十住心當中做什麼事?不外乎修福修慧,一直等到修足四善根
(
編者按:暖、頂、忍、世第一
) 才行,也就是說你開悟以前,要具足了條件才能開悟。
可是修淨土宗很容易。怎麼容易呢?因為唯識資糧位與四種殊勝力,與淨土的信願行相應。為什麼呢?因為要修行淨土,一定要宿具大乘善根,而且在這一生中,還要「逢佛聞法,師友勸發」的因緣具足;一旦啟蒙,立即發願「勝解決定,精進起行,一生成辦」。這「善根、福德、因緣」三緣積集,激切無間,於是一心念佛,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為這一生唯一重要之事。
二無我與念佛
有了唯識「資糧力」以後,簡單地說,你就具備了降服我執與法執的條件。但是到了這個程度,僅僅只是具備條件而已,離真正成就「二無我」││第一要沒有我執,第二要沒有法執││仍然還有一段距離。這是成佛作祖的第一步,非常不容易做到的。
二無我
人人都有個「自我」,但是這個「我」從那兒來?剛剛在談第七識執持第八識為「我」時,談到「我」從分別、妄想、執著而來,也就是「我」誤把外在的東西看做是「自己」,然後再以這個「自己」為中心對外境執取、迷惑;這個把「自己」當作中心就是「我執」,而「我所有的」則是「法執」。好比一個蠟燭,這個蠟燭點燃了以後,就有了蠟燭光,在這裏這個蠟燭就是指「我」,這個蠟燭光所照的範圍都是「我所」,這就是「我執」與「法執」。這個「我從那兒來的?」「我」有「俱生我執」與「分別我執」兩種:「俱生我執」是從無生死以來的「我」而來的,是俱生與來的,不是後天的。「分別我執」是後天的,是邪思、聽邪教講的話,而認為有這麼個「我」存在。在佛法裏講「我」是個假的「我」,是相續假、和合假,是時間與空間的暫時存在而已。這時間過去了,人就會死了,這時候,時間與空間就與我無關了,因為你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非走不可的時候到了,也由不得你不走。那麼,空間是什麼?說穿了,不過就是「四大」、「五蘊」嘛,「四大」就是「地、水、火、風」,「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這些都是暫時的條件,依靠著因緣暫時地存在。時間呢?更只是一種現起,因此在時空裏面的這許多存在都是假的,沒有實在的東西。為什麼?有是「假名有」,但是「畢竟空」。「畢竟空」當然不是我們凡夫境界,是以聖人所見宇宙的一切形形色色,只是個形象,只是個事相而不是真理。雖然如此,但是事相並沒有離開真理,這是觀照「緣起性空」所產生的結果,倘若你能了解緣起沒有自性的話,你就開悟了,就沒有我、法二執了。
這個道理非常重要,你若不弄懂,我們就沒有辦法繼續往下講。為什麼呢?因為從佛法最根本的道理來說,一個人的煩惱從那兒來?就是從「我」與「我所」而來。你看心經上講「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這四句話就代表整個心經上的道理,都講完了。觀自在菩薩在這裏可以說不是觀世音菩薩,也可以說是觀世音菩薩。為什麼叫觀自在?因為不必假藉外力,你自己的智慧可以照見五蘊都是假的,「五蘊皆空」,然後才可以「度一切苦厄」,因為倘若你沒有了「我執」了,你的煩惱就沒有了。
這個道理是不是如此簡單呢?我們再反過來看一下,就更容易明白了。一個人為什麼有煩惱?因為「我」總是記得「你對不起我,你辜負了我」,「我」把自己看在每一個人的前面。但是「我」有沒有對不起人家呢?「我」有沒有辜負人家?「我」也有,大家彼此彼此。但是「我」沒有看見「我」自己對不起別人,因為「我」把自己看得太高,以「我」為中心,於是「我」的煩惱就多了。所以金剛經有句話:「無我得成於忍」。「我」為什麼要修忍辱般若波羅密?因為「我」需要「無我」,如果「我」不能「無我」,「我」就不能忍受一切。這是金剛經的名言。總而言之,「我」若要了生死,第一要無煩惱,就要「無我」;欲破煩惱,就一定要修「無我」。
二無我與念佛
我們把人為什麼有煩惱,正反方向都檢查過了以後,現在我們可以來問問,在淨土修行裏,怎麼樣去修「無我」呢?這個道理是一樣的,就是在念佛的時候,把「我」放下來;也就是說,念佛的時候,人家罵你一聲,你就口唸一聲阿彌陀佛,如果你能把「我」當阿彌陀佛,你就把「我」放下,沒有煩惱了。不然的話,你要是不念阿彌陀佛,於是你罵我,我罵你,你打我,我打你;結果罵也罵不盡,打也打不完。為什麼?由於有「我」。煩惱太多的人通常就是因為「我執」太重,因為有我,就有我愛、我癡、我瞋、我慢了,就要跳不出煩惱的漩渦了。佛法裏最直接的一個解決的方法,就是以「無我」來破除煩惱,當然就算破除了,仍然不是很高深的「無我」;也就是說,念佛念到最後,就算能暫時降服後天所起的我、法二執,不過這時候還沒得到一心,因為還沒開悟嘛!所以當我們說你念佛念到能降服煩惱不為外境所欺騙的時候,這時只是「第六識返聞佛聲,五識同歸一境,不緣五塵,第七我執漸伏」,只有等到你向內都是以阿彌陀佛為中心,心裏沒有煩惱,都是清淨的佛念、佛種,這時「八識佛種漸增,佛種生佛現,佛現熏佛種,相續無間,命終果熟,自然見佛往生」。當然這佛種也好,佛念也好,都將做為一種因,將來到極樂世界開花結果;但在此時,你都可以見到阿彌陀佛,將娑婆世界轉為極樂世界。為什麼呢?「花開見佛悟無生」,無生就是沒有生死輪迴;倘若你一心念佛念至「無我」││一種很深邃的「無我」,自然能證悟「無生」,此時悟得不生不滅,自然就得大解脫了。
四緣與念佛
「四緣」是唯識宗的老話,有道是「諸法因緣生」,一切都是因「因緣」而來。但佛法講的「因緣」裏面,「因」與「緣」還各有兩個緣,所以一共是四個緣,就是「親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與「增上緣」。
四緣
親因緣
:
什麼是「親因緣」?這個很好懂,我們現在就直接以念佛來解釋。因是主要條件,緣是附帶條件;我們阿賴耶識裏面,具有淨土的依報與正報,和色種與心種之清淨種子,念佛以後,心裏沒有妄執,沒有煩惱,沒有分別心,就成就了佛的清淨種子,這個就是「本識具淨土依、正色,心淨種,從信種發初念佛心」的道理,而由這個佛清淨的種子,就感應了極樂世界淨土的依報與正報。這個依報與正報為親生自果因緣。這是什麼道理呢?因為佛法講的因緣,並不是講心外因緣,外面的因緣是假的;真正講的因緣是講種子。不過種子代表什麼呢﹖我們只是藉用外在的種子來比喻我們內心的影像,實際上它是一種業報,也就是業種。所以內心的善根、智慧、業種才是真正的因緣。
等無間緣:
因前面之「因緣」初念,引發了第二念佛心,於是念佛的時候,念念不斷,這就是「等無間」,也就是平等沒有隔開的。譬如念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中間沒有煩惱進來叫無間。假如念佛中間突然起了煩惱,你就沒「等無間」,因為中間被打斷了,就不能淨念相續了。
所緣緣:
這就是說「所緣」之境界。這裏的「所緣緣」不大好懂。請各位注意這朵花,我看到,大家也看到,這是境界不錯;假定小孩子他不認識這花,你問他這是什麼,他講不出來,他就沒有「所緣緣」。他心裏從來沒有這個概念嘛,所以他雖然有「所緣」,但沒有「所緣緣」下面的那個「緣」。「所緣」只是境界,下面的那個「緣」還包括你熏習的許多概念、知識、潛能;因為有「所緣緣」下面的那個「緣」,所以當第二念生起的時候,你才知道這是什麼。這個是花,那個是樹,這是紅花,那是白花、黃花,為什麼會有紅花、白花、黃花的認知呢?因為你過去腦海裏有一種特殊的印象,而在這個時候出一種訊息,這個就是「所緣緣」。也就是說,我們看任何一樣東西,並不是從境界就知道的,你必須心裏面對它有一個認知,這個認知雖然過去了,但是仍舊存在腦海裏,所以當你第二次看的時候,你立刻就認知了,這個就是「所緣緣」。再譬如說,這裏講的「所緣緣」、「等無間緣」等等的概念,很多同學都聽過,所以現在一聽就很容易理解;但假如你從來沒聽過的話,一時三刻你會不知道我在講什麼東西。那麼,為什麼你過去聽過佛法,什麼叫「所緣緣」、「等無間緣」,你一聽就懂了呢?因為你的阿賴耶識裏有這個東西,你一聽,腦海裏就浮現了,也就是一個能緣的心與對所緣的境,立即打成一片,不會錯誤,這就是「所緣緣」的作用,這也是唯識宗裏面很強調「唯心所現」的道理
。
增上緣:
「增上緣」比較容易瞭解,簡單地說,就是一切助緣都叫「增上緣」。聽經、看經、善知識的指示、看到佛像、看到花開、聞到花香,只要是能夠幫助我們念佛往生的都是「增上緣」。「增上」是「幫助」的意思,好比一個種子種下去了,要水、土、陽光、人工、肥料、除草等等,只要是能夠幫助它成長的這些緣都是助緣。助緣不是因,但是除了主要的因緣以外,還需要其它能幫助它成長的即叫「增上緣」。「增上緣」有兩種,一種叫「順增上緣」,一種叫「逆增上緣」。假定種子種下去後,雖然種在地下,你不施肥,也沒有水分、陽光,這種種子就枯壞了,這叫「逆增上緣」。我們人也是這樣的,跟好人學好人,就是好的「增上緣」,跟壞人學壞人,就是壞的「增上緣」。
四緣與念佛
「親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與「增上緣」等四緣與念佛的關係可歸納為三類:「親因緣」與「無間緣」是能緣的心,「所緣緣」是所緣的境,而「增上緣」即為佛與我心互成。這裏所說的「佛與我」就是阿彌陀佛與我;「心互成」就是阿彌陀佛幫助我,願力加持我,而我有信心,兩者即互成。假如佛沒有願力加持的話,但憑我們念佛是無法去極樂世界的,因為我們無始劫來所種的惡因,不知有好多!現在這麼容易,念一聲佛就能見到佛,就能開悟?要知道靠我們個人的力量太薄弱了,要靠佛的加被。不但是普通凡夫要靠佛的加被,八地、九地、十地的菩薩要成佛,也還是要靠佛的加持。這是因為靠自己的力量不夠,好像小孩靠父母一樣,小孩沒有父母能活下去嗎?這就是「增上緣」的力量。可是假如父母不照顧小孩,甚至有的把小孩殺掉,這就是彼此不能相互增上了。「增上緣」很要緊的,我們人活在世界上沒有外緣支柱,是很難活下去的。
五果與念佛
唯識裏的「五果」的觀念,在「成唯識論述記」中有詳細的解說,我們在此,只是藉用這個觀念來瞭解念佛的成效如何地與「五果」相互呼應。
五果
在還沒有瞭解念佛之成果之前,我們先約略地來看看唯識中「五果」的定義。
異熟果:
「異熟果」有三種特性:異時而熟、變異而熟、異類而熟。這三種特性主要是因為從因到果,要經歷三種不同的過程。譬如說,我們的人生是一個結果,但這個結果從哪來?當然從過去來的;過去就不會是現在了吧?因為時間不同了,過去造的好因雖然得好的果,但是時間不同,形象也不同,這裏面就隱藏了三個「異熟果」的特性。另外,譬如種菜,不會今天種就今天熟吧?要「異時」,春種秋收;要「變異」,從種子到發芽是要變的,不變的話,種子是種子,怎麼發芽?還有種黃瓜得黃瓜,總不會種黃瓜得西瓜罷?這樣因果就不相應了,所以種類不同,好的是一類,壞的是一類,就是「異類而熟」。這三種特性,「異類」,類是類別;「變異」呢,當然終歸是要變,不變就不會成熟;「異時」,經過時間,自己變化,而且是不同種類的變化。
這個道理看似很好懂,其實「異熟果」不好懂。為什麼?因為異熟果不是善惡同類的,它是「因是善惡,果唯無記」,這是「異熟果」的特別道理,如果這不明白的話,你就不暸解人生的道理。為什麼呢?普通我們講因果,叫「等流因果」,也就是說,若因是善,則果是好報,若因是惡,則果是苦報。可是為什麼又講「異熟果」呢?這是因為當我們造因的時候,雖然有善有惡,但等果報現前的時候,卻是無記性的。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兌現的時候,它的結果不應該是有善有惡。譬如我們投胎作人的時候,身體是無記性,身體不應是好也不應是壞;又譬如投胎作狗,這是因為他造了做狗的惡因,結果他投了狗胎,一投狗胎變成狗,他就兌現了狗的身體。狗的身體和人的身體當然不同,但是這個身體是個無記性的東西,不能說是善或是惡的。所以這個因雖有善惡,果卻是無記,這個才是「異熟果」真正的道理。
等流果:
「等流」就是「同類」之義,也就是果與因同類,善有善果,惡有惡果,亦即種子生現行,現行薰種子以及種子生種子,皆因「親因緣」所生。因為前面和後面連在一起了,所以有相續,而且是等流,平等流類,好的因,好的果,不好的因,不好的果,這與「異熟果」不同。我們講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未報是時辰未到,就是「等流果」。這個道理好懂,前面的「異熟果」不好懂,但是前面那個才是最重要的。
增上果:
「增上果」的「增上」與「增上緣」的「增上」是同義的,我們就不再加解說了。
離繫果:
「離繫」就是永遠離開煩惱的繫縛。我們今天大家痛苦生死輪迴,就是因為煩惱把我們拉住了,緊緊繫縛著如膠似漆地丟不開。
士用果:
「士」即是有情之意,由諸有情藉諸工具所辦成之事業,即為「士用」。那麼,什麼叫「士用果」呢?就是藉「士用」之物來幫助我們而得到成果。
五果與念佛
在這裏講「五果」,是用這個道理來配合,解釋唯識宗與淨土宗的修行之成果。我們現在念佛,是想要到極樂世界,一旦到能去極樂世界的時候,就是果報兌現了;當然這是種善因得善果,一兌現,極樂世界的種種清淨,微妙莊嚴,就是你的果報了。這就是「命終托生蓮邦」的道理,因為我們現在念佛,種下好的因,當然會有到極樂世界兌現的「異熟果」報。好像從台灣帶回來一張一百萬元的支票,到這裏能馬上兌現,為什麼?因為確實是這個東西,沒有錯,所以馬上兌現給你。念佛絕對有這個力量來幫助你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受報,一受報時,「異熟果」就兌現了。因為是「異熟果」,假如你現在不修,無法種下「異時」、「異類」與「變異」之因,以後就來不及了;所以你現在就要修,從此以後多念阿彌陀佛,將「異熟果」的因種下去。
開始念佛之後,即是「若從佛種引生,佛念現行」,如果能夠「念念無間」,因其「果因同類」,則必可成就「等流果」。「增上果」很好懂,到了極樂世界以後,一切清淨、微妙莊嚴,聽聞佛說法,花開、鳥叫、風吹、草動,都使我們六根清淨,沒有煩惱,為什麼?因為這些都是「增上緣」,都會幫助你不會退轉,幫助你開悟。這就是說:「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到了極樂世界,一定開悟,因為那裏的條件太好,太超越了。你如果能夠跳出三界到極樂世界,那麼開悟只是時間問題,雖然沒有成佛,至少已經證了聖果了。因為此時你「既離三界,生死惑障」已經無法繫縛你了,這時你就可「得真善無漏淨果」。
我們世人喜歡講「真、善、美」,科學講真,宗教講善,藝術講美,而佛法裏面用一個字來代表,那就是「淨」。也就是說,清淨裏面就有真,有善,有美;所以我們稱極樂世界為清淨國土,不叫真土,不叫善土,也不叫美土,為什麼叫淨土?因為淨裏面包括真善美啊!到極樂世界,比這個世界花園還美,那多美啊,多藝術,多真、多善;現在科學裏只有真,沒有善,也沒有美,其他的宗教講上帝,代表神、天堂而已,天堂福報享盡了,又到地獄去了。為什麼呢?福報沒有了。到了極樂世界,永遠地清淨,永遠地「真、善、美」。我們學淨土的人要有信心,而且信心要懇切,才能成就「無漏淨果」。什麼是「無漏淨果」?就不是一般普通的果,它沒有煩惱,它是清淨,沒有染污的。沒有煩惱了,就成就了「淨果」;這個「淨果」就叫「離繫果」。
有了上面四種果報,「一生彼國,皆得不退」。不只皆得不退,而且享受一切,但到了極樂世界享受些什麼呢?這不是世俗的享受,而是證得大菩提與大涅槃的證果。那麼,什麼是菩提果?菩提果裏面有正智,沒有煩惱;成就了菩提果,就證得了涅槃果,也就是生死解脫。解脫了生死,成佛自然就不遠了。所以「一生彼國,皆得不退」,就是說會逐漸修行,乃至證果、成佛。
結論
從以上的討論,我們可以看出,其實念佛修行,從初學到成道,就是將唯識裏的「五法」、「三自性」、「阿賴耶識」、「三量與三境」、「資糧位與四勝力」、「二無我」、「四緣」與「五果」等等漸次呈現而來;這裏面唯識與念佛的關係,有的次第循進,有的互為表裏,有的呈顯內外。兩者之間在在處處的印證,都證明了我剛才說的,唯識與淨土並不是兩回事。懂得唯識的道理之後,修淨土的信心才能更加強;若不懂唯識,則淨土的修行,一定也只是泛泛,不能深入。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就在這兒,很簡單地把唯識學中重要的觀念與淨土的修行結合在一起,其中或許有疏漏之處,尚請諸方大德指正。
我現在舉一個佛教界近年來的公案給各位做一個參考,一來可以做為我這次講演的結論,二來可以凸顯淨土修行的兩種不同思想。早年在台灣時,有一位宏揚淨土的大德,李炳南老居士,他度人無數,尤其是對在大學唸書的初機學佛的知識份子,更是照顧有加,多年來培養了很多學佛子弟,非常值得我們尊敬、仰慕與學習。但是為什麼李炳南老居士這麼一位大德,卻與中國近年來的佛學導師印順老和尚有距離呢?這裏面牽涉了兩種不同的淨土思想,非常有意思。
我在台灣時,除了親近過慈航老法師外,就是跟著印順老法師學佛法。印老講淨土是根據印度的祖師,龍樹、無著、世親等大菩薩的淨土思想,而李炳南老居士講的淨土是根據中國的祖師大德講的淨土。不但李炳南老居士如此,就是近代在台灣,乃至我們過去中國祖師們,有好多人講的淨土與印老講的淨土不同,所以這裏面就有了差距。我們中國人講的淨土論,強調不只人死後可以往生極樂世界,連畜牲死後也可以往生極樂世界,這是強調極樂世界的殊勝方便。但是印老講淨土,因為承襲印度的祖師,根據印度經論講道,於是印度的東西就多了一點。這裏面最大的不同就是,他說畜牲往生不可能,因為我們念佛往生極樂世界有三個要素,第一、你要知道有阿彌陀佛,第二、你要知道有極樂世界,第三、你要知道阿彌陀佛有大悲願力,可以接引我們往生西方。這三個要素,缺一不可,也就是說,缺一個,你都沒有了解淨土,你念佛只是唱唱歌而已。為什麼呢?因為你不一定有信,不一定有願,你對阿彌陀佛的悲願,更沒有深刻的信心;如果沒有懇切的信願,當然絕對不會相應,更不可能往生。
印度與中國淨土思想的這個差距一直存在著,到了印老講淨土的時候,就引起一群在印老身旁的學生徒弟,對李炳南老居士之說法起了一點爭執;於是印老用一個故事來解釋畜牲死後不得往生西方的道理。他說有一個人家裏信佛,全家大大小小都念阿彌陀佛;家裏養了一隻鵝,當家人念佛時,鵝跟著在後面,也嘎嘎地叫著。後來鵝死了,因為這念佛的人家是吃素的,便把鵝埋了,做了一個墳墓。這「鵝墳」上面後來長了幾支蓮花,這不得了,鄉人都說這隻鵝升了極樂世界,連墳墓都長蓮花了。這就是中國人講的淨土論,強調不只人死後可以往生極樂世界,連畜牲死後也可以往生極樂世界。但是印老根據這個故事來問一問這些強調淨土殊勝的人,這隻鵝是否真的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太可能罷!這鵝知道阿彌陀佛不?這鵝知道極樂世界不?牠也不會念阿彌陀佛,因為牠不懂人的語言,雖然牠可能是有善根的,有模仿性的,也有可能種下了佛種,但往生是不太可能的。
這個故事一講,好了,不得了,台中有一位我們東北的董正之立法委員,還有我們律航老法師,便說印順導師所說的淨土論是「魔說」。他們這一班人之所以這麼說,就是根據中國祖師講的「淨土」,來強調淨土的殊勝方便,但印老這個故事卻是強調「往生淨土三要素」。他主要是說,為什麼鵝不能生淨土?因為牠不了解阿彌陀佛,不了解極樂世界,所以牠不能生淨土。他說我們中國人強調念佛的殊勝是可以的,但這只是方便,不是究竟。這一來,我們過去念佛的那些人,便說印老是「魔說」,是「邪說」,更說「寧可破戒,不能破見」;於是這麼一來,他們就打起官司來了。可是到最後,李炳南老居士還是很崇敬印老,因為他後來有機緣接近了印老,逐漸了解印老淨土的思想。
今天老話重提,把這個公案講出來,因為我很為印老叫屈,很多人說印老不念佛,而且毀謗淨土;都已經這麼多年了,到現在為止,還是有人講。可是我們看印老的「淨土新論」,淨土的「念佛淺說」,他從來都沒有說過淨土是假的,他只說根據龍樹的思想講到,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力,所以極樂世界是易行道,不是難行道,極樂世界是異方便,特殊的方便,方法容易可以一生成就,他從來沒有說他不相信淨土,不相信阿彌陀佛。我就以這一個故事作個註腳,當作對印老的懷念,同時與大家共勉,希望各位能運用這次演講的唯識觀念,來印證這個公案。我相信有了唯識的基礎後,對淨土的兩種修行思想,當會有更深的瞭解。謝謝各位。
(問):請問師父剛剛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一心念佛,當一心念佛的時候心念要集中在那裏?還是只是感覺「阿彌陀佛」四個字?
(答):「淨念相繼,都攝六根」,是根據「大勢至圓通章」裏的四句話。這是說為什麼我們念佛不能得到一心呢?因為不能淨念相繼,前五識「眼、耳、鼻、舌、身」,比較無所謂,最主要的是第六識。我們有時候口唸心不念,就不能得一心不亂,這個念佛的關鍵,就是叫你把其他一切放下,而提起一念。這一念怎麼提起呢?就是「阿彌陀佛::」不斷地念,等你念得久了,念得純了,久而久之,心裏就沒有妄想,於是就打成一片了;就是念佛先成片斷,再由片斷打成一片,即為淨念相繼。能夠如此,就得到了一心不亂,意思就是前五識不起作用,第六意識完全在一個點上面,或者去念,或者去觀想,久而久之就能夠都攝六根了。
淨念相繼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做到的,因為我們的念多半是凡夫的念,妄想很多。但是不要怕,有人一打坐就有妄念,不打坐沒有妄念,其實打坐才知道自己進步了,平常不知道在妄想。念佛也是一樣,念佛才知道有妄想,於是能夠趕快拉回來。「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要覺悟它,拉回來以後,再擺到一個境界上面,久而久之就能由片段打成一片。首先也許先是五分鐘沒有妄想,然後十分鐘沒有妄想,最後半個小時沒有妄想,你的心就慢慢容易得定了。由定發慧,也就是念、念、念,久而久就生定了,由定而發慧,那個智慧就不是普通的散亂心了。在佛法裏不但念佛法門如此,修任何法門都是這樣的。譬如持咒,持大悲咒也好,什麼咒也好,久而久之修持就有力量了,因為心裏沒有妄想,沒有妄想表示沒有雜亂;沒有雜亂,你的智慧就會現起。好比剛才做的比方,一池水裏有泥沙,若不要動,水一清就看到下面了;也就是說,心淨就沒有紛擾了,念佛也是這樣的。所以古代大德,不但口唸而且還觀想,現在末法時代持名唸佛很多,不起觀想,只是口唸,但心也要能念,口唸,耳聽,在這上面不離開,久而久之就定了,這才是淨念相繼的真正意義。
(問):剛剛法師提到的印順老和尚與李炳南居士之間的公案很有意思。據我了解,印順法師的淨土思想裏面多少偏重難行道,這是因為他對菩薩道精神的一個把握,所以他比較注重難行道,是不是這個樣子?
(答):的確是這樣的。龍樹菩薩有句話,淨土思想是為了怯弱的眾生而發展出來的,因為眾生害怕不能了生死,因此阿彌陀佛為怯弱的眾生,就說了這個易行道。當然這個比方是說念佛法門確實是很容易,很方便,但是我們不要以為去了極樂世界就等於成佛了,沒有這麼簡單,去了以後不過只是不會退轉而已。因為你有了好的環境,好的老師在一起,彼此增上,就不會退轉;但是絕不可以說,在娑婆世界什麼也沒有,到極樂世界去,會有更好的環境去享受,用這種心情就不能到極樂世界去。龍樹菩薩是勸你說,你要發願,發菩提心,菩提心裏最重要的是不但要自渡,還要渡人,以這個為方便,作為一個橋樑,才能夠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然後再親近無量諸佛,而種善根資糧而成佛。這是給你一個方便讓你容易去,去了以後還是要修行的,修了以後,到十方世界去渡眾生,去見佛聞法,到最後你才能成佛。
你剛講的很對,印老的淨土思想是比較偏重於難行道,但是我們中國人學佛法,總是希望愈簡單愈好,複雜與麻煩的都不喜歡;念一句佛多簡單,念一句佛就能去極樂世界,一句阿彌陀佛包括八萬四千法門,多方便。但是要知道,完全強調這易行道的話,其他什麼都不要了,也是有相當的危險,因為有這一句阿彌陀佛,好了,佛法講的什麼都沒有了。他是怕這個。末法時代再過一萬年,什麼大乘經典都沒有了,只有一部阿彌陀經;再過一段時間,只有一句阿彌陀佛。為什麼?因為很多人不去研究其他的佛法了。譬如禪宗在宋、元、明、清幾個朝代裏,為什麼和淨土老鬧彆扭呢?又為什麼禪宗講唯心淨土、自性彌陀呢?就是因為淨土太強調易行道,其他什麼都不要了,因此沒有人講佛法,也沒有人要學,好了,大乘經典當然就沒有了。雖然某一個時代裏,就有某一個時代的佛法的流行,絕對也都能包容,但不要說我這個是對的,其他的都不要了。中國的淨土強調易行道,就是犯了這個毛病,禪宗也是一樣,所以後來的演變裏,禪宗裏面說,唸一句佛號要漱口三天,這就是禪宗對淨土的反抗;當然禪宗講「提話頭」以建立疑情,與淨土的「信願行」背道而馳,雖然這有它的道理存在,但這中間的佛法理論太深了,真正懂的人並不多。
以前很多人講唯識,現在學都沒有人學,就是因為太強調淨土,只有淨土好,其他都不要了。印老的意思是說,一個在家居士學佛法,為了工作、家庭、事業,沒有時間好好學佛,只好一句阿彌陀佛到底,希望能一生成就,這也無可奈何。但是出家人或負有宏揚佛法責任的居士大德,必須對整個佛法有所了解,了解以後,在解門可以多方面,而行門則保持一個。為什麼講唯識與淨土呢?因為唯識與淨土並不是兩回事,懂得唯識的道理以後,對你修淨土的信心更能加強,不要說淨土最好,其他的都不要了;如這樣的話,就是偏到一方面去了。學佛法當然是要對佛法有整個的了解,再選一個自己最有把握的、有信心的、有興趣的一門去深入,但是解方面呢?種種法門,種種言教,都是幫助你去加強一門深入的信心。
印老有一句話,他是根據般若經的話,「此是學時,非是證時」,我們正在學菩薩道的時候,不是證悟的時候,你到極樂世界還是要學的,既然要到極樂世界去學,為什麼現在不好好學一點,到極樂世界更容易一點?印老是強調這個意思。他的觀念就如你所講,是對菩薩道精神的一個把握,認為行菩薩道的人,生生世世不願去極樂世界,願在娑婆世界普渡眾生,就如同很多禪宗祖師說他們願意到彌勒內院去,不願意到極樂世界去;這並不是說因為極樂世界太遠,脫離我們這個欲界了,而是希望將來彌勒當來下生,能夠龍華三會。這對中國的易行道淨土而言,是不同的心境,不同的觀點。
(問):請問法師,淨土宗說「萬修萬人去」是不是言過其實?
(答):「萬修萬人去」是永明禪師講的。這句話是一種方便,他是鼓勵我們,如果你能修的話,雖然去不成阿彌陀佛淨土,但卻因此少造很多惡業;更何況去不成,並不是說你不能去,而是說你的功夫下得不夠,只要你願意修的話,你就可以去。「信、願、行」三者,首先要有信心,也就是說你修這個法門一定先要有信心。有了信心,然後還要發願;因為雖然有信心,相信這個道理,可是如果不想去,還是去不了,當然不想去,自然也就更不肯修行了。這是因為淨土與其他法門不同,你只要相信這個法門,而發了願去修,即使不能上品上生,至少也可在邊地疑城,下品下生。去了以後,那裏比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好得多,成佛的機會就大多了。他是鼓勵我們不要灰心,不要退轉;當然,他是出家一代祖師,不會騙我們的。
首頁
最新消息
大乘起信論講解
精美經典結緣
楊式太極拳養生班
『紅塵自在』文字版將陸續刊出
周六共修
月共修
阿彌陀佛聖像結緣
會友通訊資料更新
佛法教學
佛學課程
>
地藏經講解
>
地藏經講解 P2
地藏經講解 P3
地藏經講解 P4
地藏經講解 P5
地藏經講解 P6
華嚴金師子章講義
六祖壇經研討
專題演講
共修課程
佛法討論區
佛法人間
方廣言
法語天地
健康園地
紅塵自在
>
自在需要智慧
佛陀證悟過程的啟示
佛教的宗教特質
「信佛教」重在理信
智慧的修學(一)
智慧的修學(二)
智慧的修學(三)
智慧的修學(四)
甚麼是「佛」
什麼是菩薩?
介紹觀音菩薩
介紹地藏菩薩(一)
介紹地藏菩薩(二)
介紹地藏菩薩(三)
紅塵自在- 廣播節目
紅塵自在 第 1至第10講
紅塵自在 第11至第20講
紅塵自在 第21至第30講
紅塵自在 第31至第40講
紅塵自在 第41至第50講
紅塵自在 第51至第53講
會友專區
出版
書籍
大方廣學刊
教學光碟
修行光碟
訂購辦法
文物結緣
經典、書籍
圖像、書法
學刊
索取辦法
連絡本會
本會地址
我要成為大方廣會友
我要贊助大方廣
關於本會
學會理念
何為大方廣
創辦人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