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學會
  • 首頁
  • 最新消息
    • 大乘起信論講解
    • 精美經典結緣
    • 楊式太極拳養生班
    • 『紅塵自在』文字版將陸續刊出
    • 周六共修
    • 月共修
    • 阿彌陀佛聖像結緣
    • 會友通訊資料更新
  • 佛法教學
    • 佛學課程 >
      • 地藏經講解 >
        • 地藏經講解 P2
        • 地藏經講解 P3
        • 地藏經講解 P4
        • 地藏經講解 P5
        • 地藏經講解 P6
      • 華嚴金師子章講義
      • 六祖壇經研討
    • 專題演講
    • 共修課程
    • 佛法討論區
  • 佛法人間
    • 方廣言
    • 法語天地
    • 健康園地
    • 紅塵自在 >
      • 自在需要智慧
      • 佛陀證悟過程的啟示
      • 佛教的宗教特質
      • 「信佛教」重在理信
      • 智慧的修學(一)
      • 智慧的修學(二)
      • 智慧的修學(三)
      • 智慧的修學(四)
      • 甚麼是「佛」
      • 什麼是菩薩?
      • 介紹觀音菩薩
      • 介紹地藏菩薩(一)
      • 介紹地藏菩薩(二)
      • 介紹地藏菩薩(三)
  • 紅塵自在- 廣播節目
    • 紅塵自在 P1
    • 紅塵自在 P2
    • 紅塵自在 P3
    • 紅塵自在 P4
    • 紅塵自在 P5
    • 紅塵自在 P6
  • 會友專區
  • 出版
    • 書籍
    • 大方廣學刊
    • 教學光碟
    • 修行光碟
    • 訂購辦法
  • 文物結緣
    • 經典、書籍
    • 圖像、書法
    • 學刊
    • 索取辦法
  • 連絡本會
    • 本會地址
    • 我要成為大方廣會友
    • 我要贊助大方廣
  • 關於本會
    • 學會理念
    • 何為大方廣
    • 創辦人簡介

喜悅自在,永不悲傷沮喪的心

□ 江群玉

遠在一九七九年,來自台北的婆婆想找個寺廟,可以上上香、拜拜佛;丈夫俊廷於是帶著我們及兒子柏翰,找到了哈希仙達山崗的一塊土地上,一個由老舊馬廄改裝的佛堂。其時,每週日僅有大約二十幾位信徒,由慈莊法師帶領;這片辛苦維持的淨土,也就是最早期的西來寺。由那時起,我們與佛菩薩結下了不解之緣。後來,由於信徒急速的增加,我們在白塔寺認識了許多知心的朋友。俊廷在這個佛土裏,表現出勇猛、精進,一心向佛,徜徉在諸佛菩薩的加持中,與佛友的彼此關懷裏,如魚得水。但是,無常卻在一九八八年夏天,奪走了這位年輕人可貴的生命,他無幸得見莊嚴西來寺的落成,而卻成為他的永久歸宿。

流乾了眼淚,我總是暗暗地泣著,人前人後,我卻是多麼勇敢、堅強。我告訴自己,絕不被這惡劣的環境打敗;我告訴孩子們,要活得比昨天更好,爸爸永遠活在我們心中,與我們同在,我們要以作俊廷的妻、子女為榮,過積極、有建設性的日子,接受考驗,作為孩子們奠定未來成功的基礎。

一九九○年起,參加楊崑生老師的讀書會,排除萬難,每週六下午撥出三個小時,從最基本的佛學十四講表學起。直至一九九三年大方廣學會的創立,既是學員,又是義工。終日樂此不疲,成為心靈上最好的寄託。由於老師、師母的諄諄教誨與照顧,學員彼此之間的關懷,都成為最知己,最要好的朋友。人生的旅途上互切互磋,互信互賴,覺得自己作了一項最偉大、最美好、最有意義的事業。

常常自許是個善良的女子,但比起諸佛菩薩的教導,我差得太遠、太多,必須從日常的行住坐臥裏,以至於每個起心動念,要求自己儘量遠離貪瞋癡,修福修慧,感謝有幸得人身,應從正信、正知、正行三方面著力,提昇自己的品質,追求究竟喜樂的人生。

六年來,我慶幸自己活得還愉快,努力去克服一些煩惱,去影響身邊的子女、親朋、好友,讓周遭的環境較坦然,在學佛的環境中,逐漸修改自己不良的種種行為。

自我的約束,試著安排自己,活得比較單純,從清淨自意著手,時時記得發菩提心、菩提願,在解行方面用功,求佛道上有所進步。但仍有許多令人不滿意之處,仍待修正,有時發現自己並不是那麼好說話與商量的一個人,我執、我慢輪流上陣,事後常常深深懊惱與不安。希望如有別人指正,我能衷心地接受與感謝。

在俊廷棄世後,還能夠平安地,日復一日,仍歸功於周遭親朋、好友、子女的愛心,諸位佛友的關懷,諸山長老大德的教誨,諸佛菩薩的加持外,最主要的是我自己深深悟出了我應該必須擁有一顆「喜悅自在,永不悲傷沮喪的心」,還有婆婆在經濟上的支持,才能輕易地成就了這一切。今年年初,我有一個願望,希望我能夠自力更生,減輕婆婆的辛苦負擔,使一切更圓滿、更茁壯!
  • 首頁
  • 最新消息
    • 大乘起信論講解
    • 精美經典結緣
    • 楊式太極拳養生班
    • 『紅塵自在』文字版將陸續刊出
    • 周六共修
    • 月共修
    • 阿彌陀佛聖像結緣
    • 會友通訊資料更新
  • 佛法教學
    • 佛學課程 >
      • 地藏經講解 >
        • 地藏經講解 P2
        • 地藏經講解 P3
        • 地藏經講解 P4
        • 地藏經講解 P5
        • 地藏經講解 P6
      • 華嚴金師子章講義
      • 六祖壇經研討
    • 專題演講
    • 共修課程
    • 佛法討論區
  • 佛法人間
    • 方廣言
    • 法語天地
    • 健康園地
    • 紅塵自在 >
      • 自在需要智慧
      • 佛陀證悟過程的啟示
      • 佛教的宗教特質
      • 「信佛教」重在理信
      • 智慧的修學(一)
      • 智慧的修學(二)
      • 智慧的修學(三)
      • 智慧的修學(四)
      • 甚麼是「佛」
      • 什麼是菩薩?
      • 介紹觀音菩薩
      • 介紹地藏菩薩(一)
      • 介紹地藏菩薩(二)
      • 介紹地藏菩薩(三)
  • 紅塵自在- 廣播節目
    • 紅塵自在 P1
    • 紅塵自在 P2
    • 紅塵自在 P3
    • 紅塵自在 P4
    • 紅塵自在 P5
    • 紅塵自在 P6
  • 會友專區
  • 出版
    • 書籍
    • 大方廣學刊
    • 教學光碟
    • 修行光碟
    • 訂購辦法
  • 文物結緣
    • 經典、書籍
    • 圖像、書法
    • 學刊
    • 索取辦法
  • 連絡本會
    • 本會地址
    • 我要成為大方廣會友
    • 我要贊助大方廣
  • 關於本會
    • 學會理念
    • 何為大方廣
    • 創辦人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