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最新消息
大乘起信論講解
精美經典結緣
楊式太極拳養生班
『紅塵自在』文字版將陸續刊出
周六共修
月共修
阿彌陀佛聖像結緣
會友通訊資料更新
佛法教學
佛學課程
>
地藏經講解
>
地藏經講解 P2
地藏經講解 P3
地藏經講解 P4
地藏經講解 P5
地藏經講解 P6
華嚴金師子章講義
六祖壇經研討
專題演講
共修課程
佛法討論區
佛法人間
方廣言
法語天地
健康園地
紅塵自在
>
自在需要智慧
佛陀證悟過程的啟示
佛教的宗教特質
「信佛教」重在理信
智慧的修學(一)
智慧的修學(二)
智慧的修學(三)
智慧的修學(四)
甚麼是「佛」
什麼是菩薩?
介紹觀音菩薩
介紹地藏菩薩(一)
介紹地藏菩薩(二)
介紹地藏菩薩(三)
紅塵自在- 廣播節目
紅塵自在 P1
紅塵自在 P2
紅塵自在 P3
紅塵自在 P4
紅塵自在 P5
紅塵自在 P6
會友專區
出版
書籍
大方廣學刊
教學光碟
修行光碟
訂購辦法
文物結緣
經典、書籍
圖像、書法
學刊
索取辦法
連絡本會
本會地址
我要成為大方廣會友
我要贊助大方廣
關於本會
學會理念
何為大方廣
創辦人簡介
回首來時路
□ 張玉燕
記得第一次上「佛學十四講」時,楊崑生老師從第一表「先明佛義」開始,光是「佛」這個字,就洋洋洒洒地說了兩個小時,而且尚有欲罷不能之勢 — 一個「佛」字,就有這麼深的內涵,令我們目瞪口呆。這一堂課,好似老師給了我們一把開啟佛學的鑰匙;我被這新世界的繽紛燦爛,卻又寧靜祥和的氣氛深深地吸引,這與我所熟悉的外面的世界是多麼地不同,真是太有趣了。從此一頭栽入,不能自已地,行、住、坐、臥,腦袋裏轉的幾乎全是佛學。每每在課堂上,理直氣壯地提出些自以為不得了的問題,但是不管提出的問題是什麼,不管態度如何,楊老師都用他那清晰穩實的聲音,不急不徐,心平氣和地給我一個圓滿的答案。老師真是示現了大菩薩的悲心,只要有人請轉法輪,他必是無有疲厭地教導。
如今回首來時路,一路行來,皆是直行大道,老師帶引我們信、解、行,每有新的領悟,都緊緊扣合以前所學,常常聽到別人談起學佛之路是如何迂迴曲折時,就暗自慶幸自己學佛因緣這麼殊勝。能夠尋得一位好老師,把數十年的修行經驗,有系統、有方法地,毫不保留地交下來,使得一個對佛學純然矇矓的初學人,能夠穩健地在佛學的路上成長。四年來,雖然散亂多於修行,懈怠多於精進,但是學佛 — 這個此生最大的目標 — 卻未曾動搖過。
首頁
最新消息
大乘起信論講解
精美經典結緣
楊式太極拳養生班
『紅塵自在』文字版將陸續刊出
周六共修
月共修
阿彌陀佛聖像結緣
會友通訊資料更新
佛法教學
佛學課程
>
地藏經講解
>
地藏經講解 P2
地藏經講解 P3
地藏經講解 P4
地藏經講解 P5
地藏經講解 P6
華嚴金師子章講義
六祖壇經研討
專題演講
共修課程
佛法討論區
佛法人間
方廣言
法語天地
健康園地
紅塵自在
>
自在需要智慧
佛陀證悟過程的啟示
佛教的宗教特質
「信佛教」重在理信
智慧的修學(一)
智慧的修學(二)
智慧的修學(三)
智慧的修學(四)
甚麼是「佛」
什麼是菩薩?
介紹觀音菩薩
介紹地藏菩薩(一)
介紹地藏菩薩(二)
介紹地藏菩薩(三)
紅塵自在- 廣播節目
紅塵自在 P1
紅塵自在 P2
紅塵自在 P3
紅塵自在 P4
紅塵自在 P5
紅塵自在 P6
會友專區
出版
書籍
大方廣學刊
教學光碟
修行光碟
訂購辦法
文物結緣
經典、書籍
圖像、書法
學刊
索取辦法
連絡本會
本會地址
我要成為大方廣會友
我要贊助大方廣
關於本會
學會理念
何為大方廣
創辦人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