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學會
  • 首頁
  • 最新消息
    • 盂蘭盆地藏法會通知
    • 六祖壇經研討班
    • 精美經典結緣
    • 楊式太極拳養生班
    • 『紅塵自在』文字版將陸續刊出
    • 周六共修
    • 月共修
    • 阿彌陀佛聖像結緣
    • 會友通訊資料更新
  • 佛法教學
    • 佛學課程 >
      • 地藏經講解 >
        • 地藏經講解 P2
        • 地藏經講解 P3
        • 地藏經講解 P4
        • 地藏經講解 P5
        • 地藏經講解 P6
      • 華嚴金師子章講義
      • 六祖壇經研討
    • 專題演講
    • 共修課程
    • 佛法討論區
  • 佛法人間
    • 方廣言
    • 法語天地
    • 健康園地
    • 紅塵自在 >
      • 自在需要智慧
      • 佛陀證悟過程的啟示
      • 佛教的宗教特質
      • 「信佛教」重在理信
      • 智慧的修學(一)
      • 智慧的修學(二)
      • 智慧的修學(三)
      • 智慧的修學(四)
      • 甚麼是「佛」
      • 什麼是菩薩?
      • 介紹觀音菩薩
      • 介紹地藏菩薩(一)
      • 介紹地藏菩薩(二)
      • 介紹地藏菩薩(三)
  • 紅塵自在- 廣播節目
    • 紅塵自在 P1
    • 紅塵自在 P2
    • 紅塵自在 P3
    • 紅塵自在 P4
    • 紅塵自在 P5
    • 紅塵自在 P6
  • 會友專區
  • 出版
    • 書籍
    • 大方廣學刊
    • 教學光碟
    • 修行光碟
    • 訂購辦法
  • 文物結緣
    • 經典、書籍
    • 圖像、書法
    • 學刊
    • 索取辦法
  • 連絡本會
    • 本會地址
    • 我要成為大方廣會友
    • 我要贊助大方廣
  • 關於本會
    • 學會理念
    • 何為大方廣
    • 創辦人簡介

圓覺

□ 楊文淑

人要會說話、善於說話和寫文章一樣,都有一個起碼的要求 -- 練習。話說回來,要會不說話,安於意念靜淨,也一樣需要練習。我是個鈍人,總是在兩者之間的半吊子。

過去最不自在的莫過於和不熟的人單獨並坐,總為了想下一個話題而緊張地搔頭弄耳、如坐針氈。上班之後,尤其是身在美國的社會環境,「辦公室文化」非常重視每天與每個同事見第一面的「開場白」。一個好的「開場白」要貼切,主題必須與對方息息相關,讓對方感覺到你對他的關注,不能都是「今天天氣::」之類的話
--
不管男女老少一併適用。於是我每看到一個人,就開始一場激戰,全身的血液立刻集中到大腦,把這個人從頭到腳過濾一遍,把他的昨日今時比較一番,所有的「分別我相」到這時發揮到極限。

好的「開場白」須要經年累月的訓練,我個人對順利結業的人也十分佩服,但是我還是忍不住想說,這實在是高級的「廢話」訓練。

這樣上班時每天練習,時日久後,竟畫虎不成反類犬。「廢話」故然依舊說得不好,卻常常不禁技癢地會隨時應用一下。初學佛本應謹守身口意,然未行一尺便退一丈,非但無法調伏心性,放逸任為益勝過往。雖說修行無所行,處處無罣,應任運而行,隨緣度日,然而還是不免歎息自己惡業太重,佛緣甚薄。

釋迦牟尼佛證悟後,讓我們知道眾生本具如來智慧。智慧既是本來具有,何必緣木求魚?只須直見本心,便可證悟,是再容易不過了。然而佛也說末法中億萬人修道,難見一個人得道。最簡單的事情往往也是最困難的,尤其鈍人如我,屢悔屢犯,豈能不在在警醒自己?否則枉得聞佛法之善緣,枉逢良師之善知識,枉得人身之果報!

圓覺經有云:「善男子,一切眾生皆證圓覺,逢善知識,依彼所作因地法行,爾時修習,便有頓漸,若遇如來無上菩提正修行路,根無大小,皆成佛果。」是以依止佛言,誠心冀望自己安步當車,老實修行,願一切見聞有情,齊發菩提心願,同入如來圓覺大海!
  • 首頁
  • 最新消息
    • 盂蘭盆地藏法會通知
    • 六祖壇經研討班
    • 精美經典結緣
    • 楊式太極拳養生班
    • 『紅塵自在』文字版將陸續刊出
    • 周六共修
    • 月共修
    • 阿彌陀佛聖像結緣
    • 會友通訊資料更新
  • 佛法教學
    • 佛學課程 >
      • 地藏經講解 >
        • 地藏經講解 P2
        • 地藏經講解 P3
        • 地藏經講解 P4
        • 地藏經講解 P5
        • 地藏經講解 P6
      • 華嚴金師子章講義
      • 六祖壇經研討
    • 專題演講
    • 共修課程
    • 佛法討論區
  • 佛法人間
    • 方廣言
    • 法語天地
    • 健康園地
    • 紅塵自在 >
      • 自在需要智慧
      • 佛陀證悟過程的啟示
      • 佛教的宗教特質
      • 「信佛教」重在理信
      • 智慧的修學(一)
      • 智慧的修學(二)
      • 智慧的修學(三)
      • 智慧的修學(四)
      • 甚麼是「佛」
      • 什麼是菩薩?
      • 介紹觀音菩薩
      • 介紹地藏菩薩(一)
      • 介紹地藏菩薩(二)
      • 介紹地藏菩薩(三)
  • 紅塵自在- 廣播節目
    • 紅塵自在 P1
    • 紅塵自在 P2
    • 紅塵自在 P3
    • 紅塵自在 P4
    • 紅塵自在 P5
    • 紅塵自在 P6
  • 會友專區
  • 出版
    • 書籍
    • 大方廣學刊
    • 教學光碟
    • 修行光碟
    • 訂購辦法
  • 文物結緣
    • 經典、書籍
    • 圖像、書法
    • 學刊
    • 索取辦法
  • 連絡本會
    • 本會地址
    • 我要成為大方廣會友
    • 我要贊助大方廣
  • 關於本會
    • 學會理念
    • 何為大方廣
    • 創辦人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