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學會
  • 首頁
  • 最新消息
    • 大乘起信論講解
    • 精美經典結緣
    • 楊式太極拳養生班
    • 『紅塵自在』文字版將陸續刊出
    • 周六共修
    • 月共修
    • 阿彌陀佛聖像結緣
    • 會友通訊資料更新
  • 佛法教學
    • 佛學課程 >
      • 地藏經講解 >
        • 地藏經講解 P2
        • 地藏經講解 P3
        • 地藏經講解 P4
        • 地藏經講解 P5
        • 地藏經講解 P6
      • 華嚴金師子章講義
      • 六祖壇經研討
    • 專題演講
    • 共修課程
    • 佛法討論區
  • 佛法人間
    • 方廣言
    • 法語天地
    • 健康園地
    • 紅塵自在 >
      • 自在需要智慧
      • 佛陀證悟過程的啟示
      • 佛教的宗教特質
      • 「信佛教」重在理信
      • 智慧的修學(一)
      • 智慧的修學(二)
      • 智慧的修學(三)
      • 智慧的修學(四)
      • 甚麼是「佛」
      • 什麼是菩薩?
      • 介紹觀音菩薩
      • 介紹地藏菩薩(一)
      • 介紹地藏菩薩(二)
      • 介紹地藏菩薩(三)
  • 紅塵自在- 廣播節目
    • 紅塵自在 P1
    • 紅塵自在 P2
    • 紅塵自在 P3
    • 紅塵自在 P4
    • 紅塵自在 P5
    • 紅塵自在 P6
  • 會友專區
  • 出版
    • 書籍
    • 大方廣學刊
    • 教學光碟
    • 修行光碟
    • 訂購辦法
  • 文物結緣
    • 經典、書籍
    • 圖像、書法
    • 學刊
    • 索取辦法
  • 連絡本會
    • 本會地址
    • 我要成為大方廣會友
    • 我要贊助大方廣
  • 關於本會
    • 學會理念
    • 何為大方廣
    • 創辦人簡介

墓園裏

◎ 林彬懋

這一天,我在屋內靜坐,忽然心血來潮,想到墓園祭拜父親;我心下訝異這股衝動,卻又慚愧自己許久未曾去掃墓,於是心無著力地取了香燭與水果,隨著身子的拖曳,一路蹀踱,走往幾里外的墓園。

我走著。筆直的馬路靜悄悄地,看不到一部車;街道兩旁綠意盎然的葛藤攀附著牆頭,現出一棱棱的生氣與一束束的糾纏。圍牆內,一棟棟華麗的屋宅冒著,有的紅瓦白檐,有的灰瓦藍柱,各自躲在一片片靜謐的樹叢裏,受著冷冽空氣恣意地撩撥,卻又凝結了似地搖也不搖一下。走道上蝸牛磐據,又畏縮,又懶散,慢悠悠地全爬在一塊兒,互相緊緊地擠靠著;遠遠望去,好似一粒粒的碎石子,無奈地點綴在冰冷的泥地。十字路口的紅綠燈好像壞了,一直閃個不停;我好奇地跑到路當中,朝前後的方向望了一望,竟見七、八個街口的燈號全不聽使喚,此起彼滅地閃爍,一直閃到墓園的街口。墓園門外涼亭邊的兩隻鷺鷥在紅光隱晦裏勾著頭不再噴水,乾涸地對望無語;而紅綠燈對角的牛頭標誌烤肉店雖然沉寂著不再炊煙,但看版上的一對牛眼卻是睜目怒視。我躑躅而至,無心地四處看著,好像這一切都很陌生,卻又有著一種莫名的熟悉,清清晰晰地向著我的面容飄忽迎來。

墓園裏闃無一人,四下靜幽幽地;我吃驚地朝墓園大門裏邊伸了頭進去,只感覺一望無際的墓地竟似有著異樣的景色。喲,原來壓著墓園的天色竟是一染寶藍,幾片浮雲黑黝黝地鑲嵌著,好像要下雨似地將天空襯脫出一股攝人心神的力量。四周幽暗地離譜。剪得短短的平坦草地無止盡地朝遠方漫無遮掩地綿延而去,中間拱起幾處小丘,小丘上聳立著矮松,或成圓錐狀,或作藻覃樣,棵棵有若綠海中的島嶼。乍看之下,島嶼一動不動,黑烏烏地像是跟著亙古長存的石堆;定睛細看,卻見一窩窩的墨綠隨著風吹上下浮沉,幽逸地吞噬著平坦的憂鬱。

我走到父親跟前,舖上塑膠布安坐下來,順著眼前的草地向四周望去,只見幾叢紅花湧起,一簇疊著一簇,擁成圓形從父親躺著的地方向外伸展開去;猛然望著,好似綠色大海裏狂捲起紅色的暴雨,一波壓過一波,從四周向我襲擊。遠處繚繚繞繞地幾絲煙霧,輕描淡寫地在濕漉的草地畫上幾幅不知名的圖形,竟自擴散幽轉。

我安置好香燭;一股涼氣兀自在背後昇起,直上我的頸後。原來父親的近鄰,一位九十多歲的墨西哥老婦擁了過來,從自己身上的花堆裏撿了一隻天堂鳥,插在父親的胸前,衝著我咧開了嘴,露出森森白牙。「好久沒來了?」

我眼簾低垂。「嗯。工作忙::」

她回眸凝視。「總是以工作為藉口!」

我低著臉。「沒辦法,才換新工作::」

她不以為然。「你忙,因為你需要掩飾自己的懦弱;你換工作,因為你無法肯定自己的角色。」

「我懦弱?我無法肯定自己的角色?」我交互著雙手擺在胸前,不解地問道。

「不錯,而且不只這樣,你從不瞭解自己的感情,因為你總是很想接近生命,卻又在心裏有了莫名的懼怕││無由來的懼怕。」

我囁嚅著。「或許是吧。唉!我活至今日,都逃不過別人替自己設定的角色;偶爾我撒野耍賴,也不過是希望藉著角色的替換,來改變別人心中對我的設定或自己形象的累積。」

「沒有用的。大多時候,你只是重覆著自己的角色,不厭其煩地重覆著;也因為重覆,所以乏味,更因為乏味,所以艱難,以至於你的生活乃至生命全盤走樣。」她瞅著我,眼中一股碧寒好似看到我的內心深處。

「嗯!但這並不是我所冀求的。唉!婆婆,難為喲!雖然我不冀求,但是我需要對立,需要衝突,也需要佔有,否則我無法使自己現起於周遭,或無法使自己有別於他人。這麼多年來,每當我檢視我自己,我總覺得這是因為我的軀骸站立在對立的事物裏,因而無奈地有了生命,然後順理成章地有了生活,於是在殘章片羽的生活裏,我知道了自己的生存。」我斂首低眉。「這個好似是一個簡單的推衍邏輯,但我不清楚我為什麼還會活著。真的,婆婆,其實我根本就不想生存下來,因為生活在這空幻的人生與虛無的年代,我的生命根本就沒有真實地存在過。」

「無病呻吟!你死又死不了,卻只活在別人的眼光與言語裏。」隨著老婦激切的關懷,我凝重地望著幾個十多歲的孩童在附近輕悠悠地翻滾;他們臉上綻放著喜悅的光彩,赤著腳,全身沒有體重似地隨著亮麗的服飾飛揚,裸露出肚皮與臍眼,頑皮地拂過我的眼皮,溜溜滑滑地快速移動。

老婦拍著手起身加入他們的陣容,撩著裙腳,瞇著眼,童心大起地幾個翻騰,惹得頑童四下鼓譟,幾聲呼叫,又是同聲讚賞。空氣一時漾溢著歡笑與嘈雜。她對著我叫著:「別老氣橫秋地皺眉了,來玩呀!」

「不了::」我浸淫在無端的哀愁裏。

「庸人自擾!」老婦在大家的笑聲裏譏諷著,獨自拋下我而去。嗚呼。在連續快速變換的場景裏,我所看到的卻是辦公室裏四處閃動的臉龐,個個有若閃爍在雷射光芒裏的虛假││焦急、徬徨││面向遠方,眼向高處,嘴角卻垂涎著貪婪的猩白,連連串串,淌入片片有若泥沼的頑痴。

老婦又飄忽在前。「想人世間的大道理啊?」我不理她,繼續沉浸在獨自的思維裏。原來不知怎地,父親過世後的這一串日子裏,我無由來地感到生命有些荒謬,似乎沒有起點也沒有終結,沒有飄泊卻也沒有歸宿,只有一段段有若生活中嚴實的叮嚀。我忽然記起,在自我放逐的年歲裏,在沒有工作壓力與世俗牽絆的鬆弛中,我卻無奈地發覺逍遙的生活仍不可避免地落入既有的窠臼。這多麼不可思議,美好的日子原來也會變味;這個現象一經我發覺,我立刻顯出不耐與憂傷。但這多難呀。我的生命有如一個死胡同││我既走不出生活,卻又強逼著自己活出生活的羈絆。

想著,想著,忽然間我覺得自己不在身體裏,卻是高高地浮游在平坦的草地上。浮游呀,我浮在空中,遠遠地注視著世間一切,好像平靜卻又漠不關心。老婦與頑童們都嘰嘰喳喳地圍繞著我,我很快地發覺我也能跟隨著他們飛舞。這多奇妙,生命好似不是來自體內,因為我看見我的身體清清楚楚地與父親在一起,平平安安地併排著。老婦在頑童環繞的歡呼下越舞越快,四周逐漸被捲入一片光圈裏,但是光圈內,卻是漫瑩著一片未蠕動的安逸。

我靜坐在安逸裏,外面的光圈輕忽地起了一層保護膜,好像任何的刺激或移動都引發不起我的生機。我呼吸著。我生存著。我好像非常習慣光圈內這種靜怡的生存狀態,因為這種生存其實像煞了我孤獨的自擁。我忽然若有所悟。大家都說人在痛苦掙扎中才能超凡脫俗,在麻木昏眩中就只會沉淪墮落;我只覺得一切都不應該這麼複雜,一切都不應該這麼造作。真是如此啊!別人如何過日子我不知道,但是當我成熟到能獨自走入生活的時候,愛與恨毫不猶疑地迎接了我,從此生活就自自然然地開展出來了。這豈是我所能接受或拒絕的?既然如此,又何必期盼生命走出愛與恨的世俗生活呢?

光圈想久留,卻無法持續。在光圈慢慢地消失的當兒,父親倏忽坐立了起來。他的臉顯得黯淡,默然地望著我,眼睛好像有著亮晶晶的淚光,弄得我十分不自在。老婦與頑童一瞬間一起消失無影,遠處的短松崗上卻在此時「咕咕,咕咕」地響起了斑鳩的悲鳴,叫聲淒淒,總是響一下,停一下,隨著風聲,一下高一下低地傳了過來;叫聲連綿密密地像把利箭劃破寶藍色的天空,射入黑茫茫的蒼穹,卻又像承受不住無盡無止的壓力,陣陣顫慄,聲聲飄忽,然後無力地墜入墓園,墜入綠茵,墜入說不出的沉寂與世代的冤情裏。「你的生活不太好罷?」父親輕幽幽的聲音忽然在隱隱的鳥鳴中黏黏地發了出來。

我的喉頭咕嚕咕嚕地響了一陣,裝出無所謂的樣子。父親又說:「不要太頑固,不要堅持過一種特定的生活。」

「我哪有?我連真正的生活怎麼過都不曉得,怎能固執?怎能有特定的選擇?」我努力地甩甩頭,想甩掉老婦剛剛帶給我的憂傷。

「活著就活著罷。不要過份在乎別人的眼光或言語。」

「嗯。」我望著父親穿著以前的居家衣裳。「你生活還好嗎?」

「沒什麼好或不好,這只是另一個世界的時空。」父親透明的身軀透露著一團團淡藍色的光霧。

我有些迷惑這個時空交集,於是便問:「另一個世界?那麼你的世界是在我的裏面還是外面?」

「什麼裏面外面?你的我的?」父親面露些許不耐煩。「你怎麼還是這般蠢頭蠢腦?」

「不是啦!」我在陰風裏汗氣騰騰。「我只是想明瞭,我是應該走入你的世界還是走出我的世界?」

他賞玩著老婦插在他胸前的天堂鳥,不經意地說:「你的世界沒有我的身體,更沒有我的心意;我的世界雖然看不透你的身體,卻摸透了你的心意。」

我聽得一頭霧水。「我不懂。」

「不懂?」他面露疲態地問:「什麼才是真正的『存在』呢?我們的身軀陰陽兩隔,但是我們的心意是在你的時空內還是時空外?抑或是在沒有時空的領域?」

「啊?我不知道。」我望著父親活生生的面貌,對自己存在的時空沒有絲毫懷疑。

「你瞧。時空是會變的,但還好時空的改變並不意味著自己對時空的覺受也跟著改變;否則自己在自己的時空裏起了交集,可也相當混淆。」他詭譎地一笑,露出一嘴我從未曾見過的白牙。「雖然我們的身軀不能超越時空,但在束縛之中我們的心靈卻又孕育著一股渴望自由的心意。」他兩眼忽然透露出溫暖的柔光。「就活著罷,不要去追尋了。」

我愕然,許久說不出話來。「不,爸爸,我非常困惑,我不知道該怎麼生活。你教教我罷。」

他雙眼進而露出慈光。「兒啊!我也幫不上你啊!說說看罷,你是怎麼過日子的。」

「爸爸,我不知怎麼搞的;我通常只設定一個方向,預想一個形式,然後讓生命奔放,讓生活本身去創造震撼,或讓震撼或有或無地浸蝕著生機,壓服著脈動。」

他點著頭。「那很好。生活若能有意義,固然有它的喜悅;生活若拖著,卻也不能改變你曾經在星移斗轉裏存在的事實。」

「是啊!」我興奮地發現父親贊同我的作法。「但是我總是以悲苦的態度來向世界宣告快樂的過程,他們都說這是觀念問題,我卻說這是選擇生活品味的問題。」

「嗯。生命真正的實踐者是那些能認知生命悲苦本質的覺悟者,而不是那些永遠以勝利姿態來宣告失敗經過的附庸者。」父親露出欣慰的神情。

「是了,是了。爸爸,我真高興你能明白我在說什麼。他們都聽不明白,我常費盡唇舌跟他們解釋附庸者並不知道自己在附庸。是不?附庸者通常不思考,因為他們不懂得思維;他們只會盲目追尋,享用生命或身體所附以的本能,或者高舉著世俗所附以的名謂,四處去追尋。」

「唉。他們是不自知,但是世間的人多愚蠢啊!他們追尋到了,或追尋不到,都弄不清楚為何他們是如此汲汲矻矻地追尋,像綠頭蒼蠅繞著屎堆,嗡嗡地叫著。」

「是的,爸爸。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周遭的人都屬於這一類型,所以弄得我都不知道自己不屬於他們的一份子。但是真難呀,我被他們包圍著,無法肯定自己;或者說我很不得已又錯誤地肯定了自己。但這多無奈,因為沒有了別人,獨立存在就成為荒謬的思維。」

「思維?」父親瞅著我。「你連時空內外都弄不清楚,卻有把握談自己的思維?」

我愣愣地望著他,不明所以;他接著說:「你以為你解決了周遭的人以後就沒事了,但卻不知你跳不出時空;因為當思維被套進時空,事物就被扭曲。於是乎,生活變成只是一場遊戲。」

我聽了,不禁哀哀啜泣。父親嘆了一口氣,低低啞啞地說道:「我們都在時空的侷限中生活,因此時空限制了我們的心境與情感;時空一變,我們的思維與意志也就跟著改變。」父親收回飛擲的目光。「你該有四十五歲了罷?」他緩緩地躺了回去。「沒想到這麼快,你都已經四十五歲了;更沒想到我的離去並沒能帶給你一些警惕。」他的身軀上漂浮著藍色光霧,越凝越濃。「我四十五歲前,也和你一樣,汲汲矻矻地追尋,吃力地爬著梯子;四十五歲後,我卻只是盼望著秩序││衷心地盼望能心平氣和地走在平坦的路上。」他將手放置在胸前。「但是有了秩序,卻又發現往前衝刺的力量仍是巨大無比,一下子無法適應按部就班的步履;有好長一段時間,生命旅程好像被大家拋棄了似地太過整齊。」他的眼光中散發著淒楚的暖流。「兒啊,聽仔細了。」他說著:

記憶只是勞役

盼望更是鞭擊

左右搖擺的生活恍然無可傍依

前後對抗的生命瘁然枯萎凋厲

剎那間,生存的唯一目的竟只是││

等待適當的時機去埋葬自己的生機

父親說完,身形漸趨淡化。我的視線在矇矓中又復清晰。我緩緩地擦乾了眼淚,收拾妥當,四處迴顧,作最後的巡禮,然後往墓園大門走去。出口處兩扇鐵門緊閉,我一推,不料竟然紋風不動;我一時不知自己剛才是如何進來的,卻又清晰地記得墓園裏的矮松崗上確實有斑鳩的連綿啁啾聲。我一愣,抬起頭來望著枝枒四散的松樹,無意識地「咕咕,咕咕」地叫了起來;此時,卻只見懸掛在佛堂裏父親的遺像正目不轉睛地盯著我,嘴角現出無盡的悲憫:::
  • 首頁
  • 最新消息
    • 大乘起信論講解
    • 精美經典結緣
    • 楊式太極拳養生班
    • 『紅塵自在』文字版將陸續刊出
    • 周六共修
    • 月共修
    • 阿彌陀佛聖像結緣
    • 會友通訊資料更新
  • 佛法教學
    • 佛學課程 >
      • 地藏經講解 >
        • 地藏經講解 P2
        • 地藏經講解 P3
        • 地藏經講解 P4
        • 地藏經講解 P5
        • 地藏經講解 P6
      • 華嚴金師子章講義
      • 六祖壇經研討
    • 專題演講
    • 共修課程
    • 佛法討論區
  • 佛法人間
    • 方廣言
    • 法語天地
    • 健康園地
    • 紅塵自在 >
      • 自在需要智慧
      • 佛陀證悟過程的啟示
      • 佛教的宗教特質
      • 「信佛教」重在理信
      • 智慧的修學(一)
      • 智慧的修學(二)
      • 智慧的修學(三)
      • 智慧的修學(四)
      • 甚麼是「佛」
      • 什麼是菩薩?
      • 介紹觀音菩薩
      • 介紹地藏菩薩(一)
      • 介紹地藏菩薩(二)
      • 介紹地藏菩薩(三)
  • 紅塵自在- 廣播節目
    • 紅塵自在 P1
    • 紅塵自在 P2
    • 紅塵自在 P3
    • 紅塵自在 P4
    • 紅塵自在 P5
    • 紅塵自在 P6
  • 會友專區
  • 出版
    • 書籍
    • 大方廣學刊
    • 教學光碟
    • 修行光碟
    • 訂購辦法
  • 文物結緣
    • 經典、書籍
    • 圖像、書法
    • 學刊
    • 索取辦法
  • 連絡本會
    • 本會地址
    • 我要成為大方廣會友
    • 我要贊助大方廣
  • 關於本會
    • 學會理念
    • 何為大方廣
    • 創辦人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