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最新消息
大乘起信論講解
精美經典結緣
楊式太極拳養生班
『紅塵自在』文字版將陸續刊出
周六共修
月共修
阿彌陀佛聖像結緣
會友通訊資料更新
佛法教學
佛學課程
>
地藏經講解
>
地藏經講解 P2
地藏經講解 P3
地藏經講解 P4
地藏經講解 P5
地藏經講解 P6
華嚴金師子章講義
六祖壇經研討
專題演講
共修課程
佛法討論區
佛法人間
方廣言
法語天地
健康園地
紅塵自在
>
自在需要智慧
佛陀證悟過程的啟示
佛教的宗教特質
「信佛教」重在理信
智慧的修學(一)
智慧的修學(二)
智慧的修學(三)
智慧的修學(四)
甚麼是「佛」
什麼是菩薩?
介紹觀音菩薩
介紹地藏菩薩(一)
介紹地藏菩薩(二)
介紹地藏菩薩(三)
紅塵自在- 廣播節目
紅塵自在 P1
紅塵自在 P2
紅塵自在 P3
紅塵自在 P4
紅塵自在 P5
紅塵自在 P6
會友專區
出版
書籍
大方廣學刊
教學光碟
修行光碟
訂購辦法
文物結緣
經典、書籍
圖像、書法
學刊
索取辦法
連絡本會
本會地址
我要成為大方廣會友
我要贊助大方廣
關於本會
學會理念
何為大方廣
創辦人簡介
大方致遠
●
楊崑生
在許多同修共同的努力和支援之下,學會的整修工程即將告一段落。新會所方正的格局以及寬敞的大廳,的確營造了某種大方的氣象,這對我們大方廣的同修而言是蠻窩心的,接著應該就是怎麼去增加他的廣度了。
但是這樣的大方只是形象的符號。形象的長久薰染的確也可以引領出我們精神上的企望,潛移默化我們的心胸,然而作為一個大方廣的行者,更需要積極從心理上來相應,來承接這符號的動能,以催化我們的修行。心理層面的的要求就是對大方廣的意義能有深入和適當的把握。
過去雖然我們也談過很多次什麼是大方廣的精神,但這個題目總不嫌重複。在啟用這個大方的新會所之前,我們不妨再作提綱。大固然可以廣大的空間和容量來徵象,但再大的空間總有比他更大的。佛法的大應該要從沒有界限來領會,來契入。譬如這間大廳一旦加上了許多隔間就頓失其大。所以心理上對種種的界限,如人我、如種族、如宗教、如智愚、如美醜、如不同的觀點,都要淡化,甚至理解到,差異只是相互凸顯的一種表白,譬如沒有壞的好是空洞而不可思議的,好壞之間不但沒有界限,應該還是水乳交融才對。失界的心才能應物隨緣,因而成其大。
方是得理之正、得法之宜。理正則立身可正;知道權宜,行事纔有變通與方便。修學之道要在能虛其心、誠其意。虛心可得寧靜,誠意可掌握善緣。我們現階段的學佛重在得到佛理之正,但對世間法的因果道理也不能心存輕忽。所以除了上課以外還能兼做義工,就是一個雙修法門。
在大和方的基礎上,如果發起菩提心來,這個菩提心會相當堅固。隨著菩提心對究竟真實的嚮往,才能引領我們不斷向前,不斷修學,佛法的廣是從這裏開展出來的。所以大方廣學會將來事業的廣度就要看所有與會同修們菩提心的強度。若有不足,就要在大與方上更加著力。
能方則可以無憂菩提道上的艱難,大心無界則可以不在意覺路的迢遙。
首頁
最新消息
大乘起信論講解
精美經典結緣
楊式太極拳養生班
『紅塵自在』文字版將陸續刊出
周六共修
月共修
阿彌陀佛聖像結緣
會友通訊資料更新
佛法教學
佛學課程
>
地藏經講解
>
地藏經講解 P2
地藏經講解 P3
地藏經講解 P4
地藏經講解 P5
地藏經講解 P6
華嚴金師子章講義
六祖壇經研討
專題演講
共修課程
佛法討論區
佛法人間
方廣言
法語天地
健康園地
紅塵自在
>
自在需要智慧
佛陀證悟過程的啟示
佛教的宗教特質
「信佛教」重在理信
智慧的修學(一)
智慧的修學(二)
智慧的修學(三)
智慧的修學(四)
甚麼是「佛」
什麼是菩薩?
介紹觀音菩薩
介紹地藏菩薩(一)
介紹地藏菩薩(二)
介紹地藏菩薩(三)
紅塵自在- 廣播節目
紅塵自在 P1
紅塵自在 P2
紅塵自在 P3
紅塵自在 P4
紅塵自在 P5
紅塵自在 P6
會友專區
出版
書籍
大方廣學刊
教學光碟
修行光碟
訂購辦法
文物結緣
經典、書籍
圖像、書法
學刊
索取辦法
連絡本會
本會地址
我要成為大方廣會友
我要贊助大方廣
關於本會
學會理念
何為大方廣
創辦人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