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學會
  • 首頁
  • 最新消息
    • 大乘起信論講解
    • 精美經典結緣
    • 楊式太極拳養生班
    • 『紅塵自在』文字版將陸續刊出
    • 周六共修
    • 月共修
    • 阿彌陀佛聖像結緣
    • 會友通訊資料更新
  • 佛法教學
    • 佛學課程 >
      • 地藏經講解 >
        • 地藏經講解 P2
        • 地藏經講解 P3
        • 地藏經講解 P4
        • 地藏經講解 P5
        • 地藏經講解 P6
      • 華嚴金師子章講義
      • 六祖壇經研討
    • 專題演講
    • 共修課程
    • 佛法討論區
  • 佛法人間
    • 方廣言
    • 法語天地
    • 健康園地
    • 紅塵自在 >
      • 自在需要智慧
      • 佛陀證悟過程的啟示
      • 佛教的宗教特質
      • 「信佛教」重在理信
      • 智慧的修學(一)
      • 智慧的修學(二)
      • 智慧的修學(三)
      • 智慧的修學(四)
      • 甚麼是「佛」
      • 什麼是菩薩?
      • 介紹觀音菩薩
      • 介紹地藏菩薩(一)
      • 介紹地藏菩薩(二)
      • 介紹地藏菩薩(三)
  • 紅塵自在- 廣播節目
    • 紅塵自在 P1
    • 紅塵自在 P2
    • 紅塵自在 P3
    • 紅塵自在 P4
    • 紅塵自在 P5
    • 紅塵自在 P6
  • 會友專區
  • 出版
    • 書籍
    • 大方廣學刊
    • 教學光碟
    • 修行光碟
    • 訂購辦法
  • 文物結緣
    • 經典、書籍
    • 圖像、書法
    • 學刊
    • 索取辦法
  • 連絡本會
    • 本會地址
    • 我要成為大方廣會友
    • 我要贊助大方廣
  • 關於本會
    • 學會理念
    • 何為大方廣
    • 創辦人簡介

工作壓力與健康食療(二)
□石宏英醫師

(續前期)

選擇「健康療法」

時下健康治療或保健養身,大行其道,但到底這些療法是在幹什麼呢?為什麼要灌腸?斷食?尿療真有效嗎?腳底按摩真那麼地神奇,可治百病嗎?我們選出這幾種最流行的健康治療法來加以分析,檢查看看,是不是能稍微調整,以應己需。

灌腸法

人有了毒的認識以後,有時也是相當困擾。因為一認識毒,馬上想到清毒,於是就灌腸,或斷食,不然就去吃一些豆子、小麥芽等等,奇奇怪怪的健康食品,以期達到清腸的功能,我們先看看灌腸法真正的作用何在。

人吃東西,由嘴巴到食道,再到胃,然後進入小腸,最後到大腸,然後由肛門排出體外。瞭解了這一段消化過程,我們可以問問自己,灌腸洗的是小腸還是大腸?小腸能灌洗嗎?不可能的。能灌洗的只是大腸內的一些累積物。從盲腸上去的一段,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把它吸出來。所以說,除非是中了毒,非得洗腸不可,否則若是為了健身要洗腸,那麼只能老老實實地,從嘴裏吃一些高纖維的東西,如蔬菜、水果等,讓它產生機械性力量,一步一步地、有次第地帶下去,才合於健康的標準。

雖然,我們認為只有從口進食,才能達到真正清腸的功用,但不要隨隨便便地,使用瀉藥或通便劑,因為這種藥物的功用,是刺激腸壁,使之快速收縮,然後將累積物壓縮出去。使用一兩次,是蠻好用的,但吃多了,將轉為便秘。到最後,沒有瀉藥,根本大不出便。另外較嚴重的是,瀉藥用多了,大腸上面的膜,就慢慢減少,於是慢性腸炎就這樣形成。以後就更糟了,一吃就拉,根本來不及吸收,就排泄出去。到了這時候,以中醫的立場來看,情形非常嚴重,因為這產生了「中氣下陷」的毛病。一有了中氣下陷,腹壓則增高,於是晚上起床小便的次數就增多,然後就開始懷疑是腎虧。因為有這一層的考慮,若只是為了健身要清腸,絕對要從長計議,謹慎小心,不要得不償失。

斷食法

有些修行的人,為了達成較易入定的境界,常藉斷食來清除身體內的穢物。曾幾何時,坊間也大力鼓吹這種方法,來達到清洗腸胃的作用。但是他們不知,以生理現象來說,斷食會傷胃,因為我們的胃,已經習慣了在固定時間接受食物進來。斷食如果不能鍊精化氣,引發內胎息拙火的話,會導致很嚴重的身體殘害,同時不吃並不表示一定能控制胃酸分泌,也有的人反而引起胃出血。因此要注意的是,不是人人都可任意斷食,要依自己的體質來決定。所以一味鼓吹這種方法的人,要負起良心責任,切忌誤導蒼生。譬如說,血醣過低的人,則萬萬不能斷食,因為一斷食,身體受傷很難還原,其後果常不知如何收拾。

若條件俱足,真下決心要斷食,也不可貿然進行,應採漸進方式,逐漸減少飲食分量,視自己的身體反應情況,若不是過於衰弱,則可斷食。最好是採用一種折衷的斷食方法,比較安全,那就是以花生米來維繫生機,一天吃數顆,然後逐漸減少,最好不要完完全全地斷掉,到最後,一天只吃一兩顆。因為花生米難消化,又有高蛋白與高油脂,一天吃一兩顆,胃仍維持運動功能,比較不傷胃。恢復正常時,也要反過來,逐漸加重飲食量,直到正常為止。

斷食期間,要儘量減低體力活動,幾乎要把自己當成病入膏肓的人一般,什麼事也不要做。既然任何事也不能做,所以也只能打坐,因此引發內胎息拙火的機率也增高,這才真正達到斷食修身的目的。一切不能勉強,應小心觀察,不能隨意引用別人的方法,不加判斷,因為能適應別人的方法,不見得能適應自己。至於斷食期間的排泄變化,則是必然的生理現象,不多加評論。

尿療法

尿是人體排泄的廢物,因為從自己的身體排出,想來除了氣味不好外,該是無甚大傷害才是。據說,目前日本有上百萬民眾喝尿以為治病強身之道,在中國人的社會裏,也有人因此或多或少聽到這方面的消息,希望尿療法是養生的最新創見,對身體能夠達到增加免疫作用、促進血液循環、解毒、鎮痛,甚至提高對慢性疾病的治癒能力。對喝尿的方式也有講究,那就是早晨起床後的第一次尿,取第二段來飲,如果尿味太重,實在難嚥,加點果汁稀釋也可以;如果尿味較淡,甚至有甘味,那就值得恭喜,初步功效似乎已在望了。實際上呢?效果並不一致,心裏感覺好些也算是一種治療吧。

尿既是身體腎臟過濾血液後排出來的廢物,當然有些成份對身體是有影響的。對於已經生病的人,尤其是有感染性的,如:膀胱炎、腎臟炎、尿道炎等,或組織敗壞性的,如:肝癌或肝炎等,這類病人的尿是否能喝?答案應該是否定的。

其實喝尿並不是新鮮事,在中藥裏,有味藥名「淡秋石」,係採童男童女的小便提煉而成,其重點即在滋潤腎水、養丹田,有些藥方中也有以童尿為引的記載。這表示喝尿並不一定有害於人體,甚至有導引之功。但是,童尿與成人尿的確有很大的差別;更有甚者,健康人的尿與生病人的尿,也不應該放在同一水平來討論。喝尿前,是否應該先考慮檢查尿液中有沒有細菌感染,或有毒?這個問題,應該讓有興趣尿療的人三思再三思了。

按摩保健

對一般人而言,按摩保健,如:臉部、頸背、腳底按摩等等,原理很簡單,均是利用按壓、摩擦的方法,來增加局部組織的壓力,使之充血,同時增加循環作用,來達到舒解肌肉僵硬、疲勞的作用。但是當組織已有機械性或結構性的問題時,按摩不見得有很大功效,只能治標。臉部與頸背等的按摩,比較容易瞭解,因為其功用無非在舒解肌肉的緊縮。當然,職業性的中醫推拿,配以合理的按摩、針灸,效果自然有所不同,但是往往也只能達到一定程度的效果而已。至於腳底按摩,就很難說得清楚,因為除了我們可以肯定的舒解足部肌肉的功能外,對他們所講的能達到直接治百病的作用,實在不甚清楚。但是,我們可以來瞭解一下腳底按摩的原理,進而判斷腳底按摩是否有治百病之功能。

清朝的曾國藩曾有「養生之道,不外飯後三千步」之說,近代人事業繁忙,改以光腳踩石頭三百步。兩者的原理,均以自己本身,一百多磅的全身重量,壓在腳部,來刺激腳神經。因為腰主控下肢神經,腳神經一受刺激,腰即受刺激。腰一旦活化充血,通過副交感神經的傳導,即能刺激腸胃神經,增加蠕動作用而幫助消化。同樣地,若以手指來按壓腳底,而期望其施加壓力可產生與踩石頭相同的效果,如果以一個一百多磅體重的人而言,則手指必須非常用力,才有可能達到同樣的效果。這個道理很容易明白,但是有事倍功半的浪費。

其次,另一種腳底按摩的說法,是因為尿酸鈣結晶沉澱腳底產生局部痛處,而這些痛處又代表人體內臟反射的相對縮影區,因此必須直接對患處用力作功,使結晶溶解排出患區,達到治病功能。但是據一般的了解,尿酸鈣結晶對人體是很具刺激性的,痛風的病人在尿酸鈣結晶沉積的痛處,往往是不碰都痛,能不能再接受大壓力的擠壓,實在值得考慮。因此尿酸鈣結晶說法的合理性,就產生一些令人不容易了解的地方。更有些人提出,經過腳底用力按摩後,小便會轉黃,因此在治療前要多喝水,依此暗示其具解毒功效,甚至有治腎的作用。到目前為止,這種說法仍然需要更多的直接證據來支持。總而言之,腳底按摩至少有舒解腳部肌肉,幫助血液循環,進而減輕心臟壓力的作用,這是不容置疑的。

有些醫學家認為腳部是人體的第二個心臟,因為由心臟壓縮產生血液的壓力,即是以到達腳部為最大的壓力功能。更有甚者,中醫自古即觀察到腳部的活力象徵全身的活力,因此提出「精從腳底生」的理論。我們觀察到,出生嬰兒的腳不停地運動,全身活力從下到上不停增加;而遲暮之老人雙腳冰冷不動,全身活力從上到下越來越少。這個顯明的對比,明白地表示適當的腳底按摩對人體的重要性。

只是古人之道,簡單又有效地達到腳底按摩的功效。現代的人,弄得相當複雜,又不見得能奏功,弄得不當,甚至於有後遺症。我們再來細看脊椎的骨骼結構,加深對脊椎神經的認識,來闡述此後遺症的發生。以踩碎石為例,其刺激腰神經的功效雖大,但刺激部位若不對,後遺症也很大。最容易瞭解的,如敲膝蓋會有反射作用,其主導即為脊椎,或更精細一點說,即反射到脊椎的第十四骨椎,即腰椎的第二骨椎。如脊椎圖顯示,腰椎可分為
L1 到 L5 骨椎,以及 S1 與 S2 兩尾骨。但是在肚臍點上下的 L1 到 L3 ,才是我們所謂的腰,這一部份影響的神經,專主大腿的運作。 L4, L5, S1 及 S2
屬腰弤區所分佈,其中弤骨的骨質非常脆弱,不能受力。若過度刺激到這一段的脊椎,則不但無效,而且容易受傷發炎,加速骨刺的增長。

有了這個認識,踩石頭的時候,就要注意。大腿宜保持九十度,產生反射導引的作用,以刺激脊椎的第十四椎,以及兩旁的肌肉。若碎步亂走,踩的能力不夠,則力量傳達不到「腰部」,反倒影響下面的坐骨神經。若通達不了腰神經,踩石頭是沒用的,反而增加骨刺的發展,不可不慎。

健康的飲食時間

人很無可奈何,花了很多時間與金錢,去選擇健康食品與健康療法,傷神又不見得獲益,卻不知最好的方法,其實不必花錢,也不必傷腦筋。這種有效又簡單的方法,就是控制飲食的數量與時間。

無可奈何的作息時間

我們在美國的飲食習慣,通常都是早上趕著上班、上課,或不吃、或隨隨便便吃一些,中午一個三明治或一碗麵,晚上則全家或三朋四友聚集,大吃一頓。這個結果是,白天養分補給不足,晚上卻塞到脹肚去睡覺。早上不吃,一上班馬上就緊張起來,若一兩杯咖啡下肚,更是火上加油。表面上看來,神態高昂,精神旺盛,其實是寅吃卯糧,正在大力透支身體潛能而不自知。因為精神一緊張,在背後的脊柱處馬上就產生應力收縮,胃自然跟著就起痙攣狀。胃收縮的結果,蠕動能力則大幅度降低,這時再吃,身體吸收的能力就大打折扣了。

晚上呢?正好相反。雖然身體睡著了,不動了,這個胃卻必需不斷地蠕動,來消化塞在胃裡滿滿的食物。不只如此,不要忽略了,胃的運作是需要動力的,而這個胃肌肉蠕動的動力,就是來自心臟。所以心臟也要徹夜不停地做工,以壓縮大量的血液到胃裡去。這樣睡覺,晚上怎麼不惡夢連連呢?所以人人都知道,最好能改變生活步調來接納歐洲人的飲食方式,就是正好整個顛倒,早上吃得多,中午吃得好,晚上吃得少,或乾脆不吃。但是捫心自問,這是容易的嗎?不能完全改掉也是無可奈何的事,但是多少人能夠節制呢?晚上照理說,少吃些,也不會影響作息。但我們只知道天天晚上加重胃的工作,然後四處求醫,或治失眠症,或尋求所謂健康食品。真是本末倒置,其實是再簡單不過了,就是在儘可能的情況下,晚上稍微節制一點。

簡單的對治方法

生活在這個環境裡,要改變作息是很困難的。在無法改變的情況下,我們只能儘力作最妥善的對應之策。第一、早晨多吃蔬菜、麥片、水果等水溶性的食物。這類東西,不論吸收好不好,均可隨順而下,不會阻塞,於消化有幫助。否則上班一緊張,肌肉即收縮,壓縮脊柱,進而壓迫胃,若有不易消化之物在胃裡,容易產生胃痙攣。第二、若胃不舒服,可站起伸懶腰,左右交叉向後仰,拉長背上的肌肉,藉以拉長脊椎,舒解緊張的部位,胃也可因而改善。很多美國的整骨脊醫師 (chiropracter)
認為,脊椎歪是脊椎本身的毛病,其實不然。我們每一個人的脊椎,或多或少,都是東歪西扭的,這是因為脊椎兩旁的肌肉,一邊較鬆,一邊較緊,不一定是脊椎歪了。所以看這類骨科醫師要小心,不要瞎忙一場,或越搞越糟。有時用華陀的夾脊法,壓擠脊椎兩旁的肌肉,使之充血放鬆,脊椎可以得到矯正,進而胃也可得到舒解。第三、節制飲食,切忌暴飲暴食,晚上能少吃,則少吃。胃不好的人,晚上吃太多,心臟可能會受很大的影響,惡夢連連的情形可以從這兒來改善,進而第二天精神也因睡眠改善而改進,精神較不易緊張。

現代人常有的病症

任何病痛,對修行都是一個障礙。除了多念佛、拜懺外,對病症的起因,若有多一層的瞭解,則更有幫助。

糖尿病

如果有糖尿病傾向的人,切忌多吃。一多吃,不必等到入睡,後腦玉枕穴的地方就開始流汗。這汗在睡中流多的話,後腦就長出一大堆癤子,就是我們俗稱的臭頭爛耳。不瞭解狀況的話,看到那麼多的癤子,又要疑神疑鬼,萬萬想不到與飲食有關。幾年前因緣湊巧,接觸了一些西藏密宗法師的糖尿病例。一開始研究這些毛病時,簡直不知道如何下手。因為我們發覺法師們除了糖尿病外,還有一個共同的問題,那就是他們往往都有相當程度的胃病。從病理研究方面來說,這是一個有趣的關連。於是我們從他們的生活飲食下手,去研究西藏人的飲食方式。漸漸地,瞭解了西藏人在高山峻嶺中,生活條件艱苦,又缺乏足夠的電力及設備,不得不大量儲存非常難以消化的風乾肉類與肉製品。這個生活飲食習慣,逐漸引發了胃病與糖尿病。有了這個發現後,我們改變醫治糖尿病的方法,不但著重在糖的醫療,同時要求他們改變飲食方式。結果很快的,比較年輕的師父,效果立顯。其它的糖尿病患者,除了叮囑吃藥以外,更要改變他們的飲食習慣,大多數都有明顯的效果。

這些病例與治療經驗,顯示一個很重要的結論,那就是複雜如糖尿病的困擾,居然可由這麼簡單的飲食控制上,得到成效。其理何在?因為我們對胃瞭解太少,胃的複雜超過我們瞭解的程度。以豬為例,任何大豬小豬的胃壁
(即所謂的豬肚)
都有三層肌肉,是一個很強韌的東西,所以才會煮不爛;豬肝與豬胰子正好相反,是遇火溫即反應的東西,因為它們均屬腺體。一個強韌的東西與兩個脆弱又敏感的東西聯結在一起工作,於是就產生一些有趣的現象。我們發現很多人的胃壁,在還沒有發展到潰瘍層次的時候,就因為胰液或膽汁逆流,導致消化腺的毛病,糖尿病就是一個很奇怪的特徵。如果胃不好,又有了糖尿病,卻把治療的重心只擺到糖尿病,或膽結石,或其它腸子的問題,而沒有在胃上面下工夫,實在是一件很遺憾的事情。

上火與寒熱

中醫常說,痰是生寒之源。脾、胃是消化系統很重要的一環,胃不好的人,一定上痰。狹義的說,痰是肺泡對於不乾淨的血液,一種排除的方式,因此痰一多,肺也受到傷害。這種病態卻有一種表徵,就是覺得上火。真正的原因,本是因為消化能力差了,也就是胃寒的症狀,但我們卻以為是上火的現象,為了壓服重熱氣,就趕緊去吃一些寒涼的東西,想把火去掉。結果越弄越糟,最後糊裡糊塗地,胃寒轉為胃炎,消化條件更壞,上火現象更明顯,如果再用寒涼食物,情況將因此更壞。

現在我們就以上的理論,來做一有趣的觀察。譬如說,吃了海鮮等腥味的東西,第二天會發覺痰特別多,尤其是消化不好的人,更是如此。瞭解了消化功能後,就知道是有道理的。因為像海鮮這一類易腐爛的食物,死掉三十分鐘內,其本身的酵素,已把自己分解,產生一種屬於氨性的惡臭。我們吃這一類的東西,如果不能立刻消化掉,它就跑到腸子,或其它的地方去,或自己分解,或被腸內的細菌發酵。這個被吸收的東西,其實不是營養,而是毒。胃不好的人,消化能力差,很快速地,由「體外」轉至「體內」,由其它器官吸收。結果這些高蛋白的所謂補品,反而成了毒藥。很多的皮膚病,也就是因此而生。臨床上,我們見到很多疼愛兒女的父母親,拼命地給小孩進補,等到發現得了皮膚病,以為不過如風疹塊的魚蝦過敏而已,殊不知孩子的胃不好,導致慢性食物中毒,絕對不是如此單純。

尿酸毒與草酸毒

剛剛在談按摩保健的時候,大約提了一下尿酸鈣的形成與對患者的困擾,現在我們再來看看,如何地以控制食物的方法,來對治這種棘手的病症。

一、尿酸毒:
很多修行人身體會痛,痛在何處,卻難以捉摸,一下子在腳姆指,一下子又在關節,跑來跑去,不知在何處,只知會痛,而且發炎。臨床診治的結果,才發覺有尿酸,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為什麼呢?因為尿酸或草酸的鈣結晶屬漂零代謝 (Purine Metabolism) ,有稜有角所以碰到就痛,然後發炎,形同骨刺,不同於其它石頭的形成,為碳酸或磷酸的結晶體,為片狀、或圓形、或砂狀的,所以刺激到時較不痛。有這毛病的人,吃東西非常麻煩。因為任何含有高尿酸的東西,都要節制,素食如蘆筍、菠菜、豆子、香菇等,都要禁止。患此病者,吃葷的就更麻煩,最好改為素食,因為動物性的尿酸毒更多,諸如:所有內臟、沙丁魚、merck 、濃的牛肉汁與羊肉汁、雞精、啤酒酵母 (Brewer's Yeast) 、與蝦、蠔與蟹等殼類海產等,一律不能沾,因為一吃,情況就惡化。雞、鴨、豬肉、魚類等,較不嚴重。但應注意,無鱗之魚類,如鰻魚等,滑溜刁鑽,一入肚,很容易地,就刺激尿酸患部。

二、
草酸毒:
驗血時,有時找不到尿酸,以為無事,但是還是痛,結果是草酸毒仍在。如此一來,除了含高尿酸的東西不能吃以外,含高草酸的,如:蘆筍、菠菜、茶、咖啡、巧克力、無花果、所有莓類、橘子、蕃茄、鳳梨等素類食物,最好也不要碰。

尿酸或草酸患者很可憐,因為他們需要終生依賴藥物來減輕痛苦,同時對飲食有種種限制,否則病況會越來越壞。另外,不能因為痛,以為是關節炎或風濕病,就貼膏藥,因為尿酸或草酸患部,不止痛,還會發炎。膏藥一貼,不通氣而聚熱,火上添油,情況更惡化。此種病痛,來得很快,發紅發熱,不應與其它的病痛混為一談。

頸椎退化

肩頸酸痛是現代人的通病,尤其是經常使用電腦的工程師或會計人員,一開始可能只是類似肌肉或血管等軟組織的問題,久而久之則轉為頸椎退化的毛病。要測知自己是否有頸椎退化,只需將頸部正三圈、逆三圈地轉一轉,若會產生頭暈狀態,則頸椎必然逐漸退化。其原因不難理解,乃是頸椎退化造成肌肉、血管等軟組織緊張,平時就存在一定程度的壓力,當頸子左右轉時,頸動脈椎隨著旋轉。旋轉時,壓縮部位血量較小,放鬆部位血量則相對變大。血量的不同,導致壓力增大,造成不平衡,刺激腦神經,而導致頭暈。工作壓力大到某個程度,又無對治之法,頸椎退化必然形成。

頸椎退化,脖子受壓,弧度變小,不可能以針灸治癒,因針灸治標,效果不大,只能為輔。應以枕頭調適為主,增長脖子的弧度,拉開脖子。枕頭要硬,撐住脖子,日久效果自顯。但一旦治癒,不能回復睡軟枕頭,應持續以硬枕頭,支撐脖子,尤其是年長之人,應終生奉行。如果去吊脖子,也要小心,因為吊脖子雖有拉脖子功效,但一不小心拉歪了,極易拉傷,問題反而更多。枕頭則較安全,又花費不大,有時甚至以毛巾墊高即可。雖然硬枕頭睡得不舒服,但卻可治頸椎退化症。另外,有這種毛病的人,不能騎摩托車,因為在車子起速或驟停,其後震力對脖子的壓縮,過於厲害。嚴重一點的,若傷到頸椎後,又長久不治療,到最後,會導致手拿不住類似手工具或報紙等輕微的東西,這有病例證明,絕不是危言聳聽。

腰椎退化

腰酸背痛或坐骨神經炎,也是讓現代人惶恐的另一個通病。究竟是先有腰酸,才有背痛;還是先有背痛,才有腰酸呢?答案非常有趣。通常而言,一般上班的人以感覺來判斷,會發現在上班時,先有背痛、肩酸、頸硬等不舒服的狀況,等到快要下班或下班後,才發現腰也不舒服。事實上,背痛和腰酸是同時發生的,只是腰椎是全身脊椎最強大者,也是最能受力的地方,才不那麼容易被察覺。臨床上,除非背痛已嚴重到發炎、拉傷或其他原因,最直接的對治方法是放鬆腰部肌肉,這樣的方法,比對放鬆背患處肌肉來得更直接,當然效果也更持久。

造成腰椎退化的主要原因是,人類的生產勞動方式,由於社會的變遷而改變。譬如說,在農業社會中,人類以強大的臀肌和腰肌來發揮最大體力勞動效能;改變為工業社會後,人類多以站或坐著不動的方式謀生,這種以上肢運動為主的工作方式,使身體失去整體運動的機會。這種無可奈何的改變,促使腰部運動減少,進而導致環繞腰部及腰弤的肌肉力量越來越弱,於是逐漸無法承受身體的重量。這就是很多人在上班或讀書時,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感到上背僵硬或頸部不舒服的主要原因;換句話說,這也就是腰部不能支持身體保持平衡作用,所產生的應變結果。

綜上所述,要減少腰酸背痛,最好的方法還是效法老祖宗傳下的不二法門,那就是加強腰部肌肉以及臀部肌肉的訓練,將基礎打好,自然減少患痛的機會,如:動態的太極拳、馬步、站樁,及靜態的打坐,都是加緊這部份的氣血循環,做為功法的基礎。

睡眠的不良習慣

除了上面所提的,針對頸椎退化患者,要以較硬的枕頭,去調適頸椎的受力弧度外,一般的人睡覺還有幾個要注意的地方。睡覺最好要用枕頭,習慣了較高、硬的枕頭後,不要貪圖舒服,就換柔軟的枕頭,或乾脆不用枕頭,這後遺症是很嚴重的。睡覺要安份一點,以正臥為宜,除非頸子發炎或防後腦過重、壓縮頸椎,否則不應趴著睡,以免心肺受壓過甚。若有人有腰椎退化現象,實在無法正臥,可以試著抬起膝蓋或彎曲著腿,讓腰放鬆,看看是否能正臥。側睡不由自己,不能防範,不與討論。另外,最重要的是,我們睡覺,沒有不作夢的,或多或少,或長或短;或喃喃自語,一醒即忘,或清晰不忘,連夜上場;或糊裡糊塗,越睡越疲,或睡中修行,精進不斷。根據生理研究,正常人每一個半小時睡眠即做一個夢,因此睡九小時,不多不少,剛好做六個夢。做夢是必然的,只是能否記住,如此不同而已。不管什麼種類的夢,要注意的是,要吃得乾淨,儘量睡前放鬆,想法讓進到腦子裏的是氨基酸 (即蛋白質的基本成分)
,而不是醣。所以若能控制飲食,尤其晚餐,則能達到這個效果,使睡眠改善。若有人對蛋白質過敏,可喝黑豆漿,有去火,防止過敏的功能。

工作壓力的正確認識

瞭解了體質、胃的寒熱性、食物的寒熱性、以及它們對身體的關連後,我們現在回頭看看工作壓力。大家都有一個錯覺,認為工作壓力是導致身體不適的主要原因。卻沒有人想到,可能是因為身體的不健康,導致工作引發壓力。因為我們的經驗顯示,任何的壓力,不論與工作有關與否,十之八九與飲食有關,而飲食最重要的,則在胃的保養。

很多人不太注重胃的問題,以為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就如同人生五欲,財、色、名、食、睡,也不過就是這麼一回事,沒有什麼大不得。殊不知最簡單的事,往往就是最困難的。仔細想想,飲食真是那麼容易控制的嗎?其實當自己發覺消化能力不好,重點不應擺在胃寒或胃熱上,只要把握住,能夠消化的食物,就多吃,不能消化的,就控制住,不要嘴饞。其實就是如此單純而已,不要增加胃的負擔,就能解決胃的問題。說來容易,我們卻因不當的生活習慣,糊裡糊塗地天天折磨著胃。

體質是一個基體的整合現象,嚴格來說,跟我們要吃的種類沒有太大的關係。如果不瞭解這一個層面,則會隨時隨地增加自己的壓力,也就是由生理上的壓迫,引發心理的壓迫,最後就疑神疑鬼地,以為有什麼東西上身了。到處求神問卦,或找道士、乩童,驅鬼逐魔。結果弄來弄去,都不是個樣子,其實只要改善我們的胃,一切迎刃而解,何必捨本逐末呢?另外,以心理來說,佛教的修行
(如:打坐、念佛、誦經、持咒等等)
,正是以心理建設生理,以去除煩惱與緊張,是破除工作壓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 首頁
  • 最新消息
    • 大乘起信論講解
    • 精美經典結緣
    • 楊式太極拳養生班
    • 『紅塵自在』文字版將陸續刊出
    • 周六共修
    • 月共修
    • 阿彌陀佛聖像結緣
    • 會友通訊資料更新
  • 佛法教學
    • 佛學課程 >
      • 地藏經講解 >
        • 地藏經講解 P2
        • 地藏經講解 P3
        • 地藏經講解 P4
        • 地藏經講解 P5
        • 地藏經講解 P6
      • 華嚴金師子章講義
      • 六祖壇經研討
    • 專題演講
    • 共修課程
    • 佛法討論區
  • 佛法人間
    • 方廣言
    • 法語天地
    • 健康園地
    • 紅塵自在 >
      • 自在需要智慧
      • 佛陀證悟過程的啟示
      • 佛教的宗教特質
      • 「信佛教」重在理信
      • 智慧的修學(一)
      • 智慧的修學(二)
      • 智慧的修學(三)
      • 智慧的修學(四)
      • 甚麼是「佛」
      • 什麼是菩薩?
      • 介紹觀音菩薩
      • 介紹地藏菩薩(一)
      • 介紹地藏菩薩(二)
      • 介紹地藏菩薩(三)
  • 紅塵自在- 廣播節目
    • 紅塵自在 P1
    • 紅塵自在 P2
    • 紅塵自在 P3
    • 紅塵自在 P4
    • 紅塵自在 P5
    • 紅塵自在 P6
  • 會友專區
  • 出版
    • 書籍
    • 大方廣學刊
    • 教學光碟
    • 修行光碟
    • 訂購辦法
  • 文物結緣
    • 經典、書籍
    • 圖像、書法
    • 學刊
    • 索取辦法
  • 連絡本會
    • 本會地址
    • 我要成為大方廣會友
    • 我要贊助大方廣
  • 關於本會
    • 學會理念
    • 何為大方廣
    • 創辦人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