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學會
  • 首頁
  • 最新消息
    • 大乘起信論講解
    • 精美經典結緣
    • 楊式太極拳養生班
    • 『紅塵自在』文字版將陸續刊出
    • 周六共修
    • 月共修
    • 阿彌陀佛聖像結緣
    • 會友通訊資料更新
  • 佛法教學
    • 佛學課程 >
      • 地藏經講解 >
        • 地藏經講解 P2
        • 地藏經講解 P3
        • 地藏經講解 P4
        • 地藏經講解 P5
        • 地藏經講解 P6
      • 華嚴金師子章講義
      • 六祖壇經研討
    • 專題演講
    • 共修課程
    • 佛法討論區
  • 佛法人間
    • 方廣言
    • 法語天地
    • 健康園地
    • 紅塵自在 >
      • 自在需要智慧
      • 佛陀證悟過程的啟示
      • 佛教的宗教特質
      • 「信佛教」重在理信
      • 智慧的修學(一)
      • 智慧的修學(二)
      • 智慧的修學(三)
      • 智慧的修學(四)
      • 甚麼是「佛」
      • 什麼是菩薩?
      • 介紹觀音菩薩
      • 介紹地藏菩薩(一)
      • 介紹地藏菩薩(二)
      • 介紹地藏菩薩(三)
  • 紅塵自在- 廣播節目
    • 紅塵自在 P1
    • 紅塵自在 P2
    • 紅塵自在 P3
    • 紅塵自在 P4
    • 紅塵自在 P5
    • 紅塵自在 P6
  • 會友專區
  • 出版
    • 書籍
    • 大方廣學刊
    • 教學光碟
    • 修行光碟
    • 訂購辦法
  • 文物結緣
    • 經典、書籍
    • 圖像、書法
    • 學刊
    • 索取辦法
  • 連絡本會
    • 本會地址
    • 我要成為大方廣會友
    • 我要贊助大方廣
  • 關於本會
    • 學會理念
    • 何為大方廣
    • 創辦人簡介

美好的仗

□何祖芸

記得那一天,是硬著頭皮答應楊老師,上台報告﹁維摩詰經﹂弟子品的讀書心得,可是心中確是七上八下,一點主兒都沒有,腦中一片空白。

當天下班回到家,一反常態,不是奔向廚房,而是轉個彎直奔書房。趕緊翻開經書,瞧瞧弟子品到底是在說些什麼?到底有多長?一看,真是不妙!此品的內容是佛陀座下十大弟子與維摩詰居士的十篇精彩故事,是此經中最長的一品。掐指一算,前後總共只有三個星期的時間可以準備,平均算來,每兩個晚上就必須準備好一篇故事。算來算去,時間就是不夠用,真不知該如何是好!

沒有時間擔憂,只好鼓起勇氣往前走。一面趕緊收集各種註釋本的參考資料;一面徵詢同學們的意願,是否有同學願意發揮同窗之誼,拔刀相助,分擔一部份的講解。總算皇天不負苦心人,石晉華同學願意報告弟子品後半段五位弟子的故事,重擔減半,剎時真是輕鬆不少。

楊老師上課時是採用鳩摩羅什法師的譯本(在此要謝謝陳慧娟居士,遠從台灣空運一百本經本與本會結緣),且同時參照玄奘法師的譯本。這是楊老師在教學上的一大特色。不同譯本的互相參照,不但可以各取其所長,更重要的是對於經文有些不順暢之處,可以有所依據,互為對照而看出其端倪,不會隨意以經解經,甚至自作主張隨意定論,此乃學佛之大忌。由此可看出楊老師對佛經的詮釋,是持以非常審慎、嚴謹的態度。除了這兩本譯本外,另外又參考了四本註釋本,心想只要把這些書籍消化了,應可應付了。

聽者與說者之間是不可道里計的,如果對經文的義理不能夠相當了解,那自然是無法自圓其說的,所以看書的態度與以往截然不同,戰戰兢兢,不能囫圇吞棗,草率了事。抱著不輕易放過任何一個字的態度時,的確使我有點恐慌,且感觸頗深。恐慌的是,大部分的註釋本幫助有限,無法助我對經文義理做更深入的了解;感傷的是,這些註釋本,不論其內容如何,大多是膾炙人口榜上有名的暢銷書;反觀楊老師對經文的詮釋,其精闢獨特的見解,卻只能受惠於上課的少數同學而已。何時才能將楊老師上課的講演,述諸於文字而結集成書,如同上市股票一樣受人注目,那可真是學佛者的福氣。

如何作科判,是整個準備過程中最費時、費心的。雖然楊老師在課堂上給予提綱契領的講解:首先要把經文整個看過一遍,其次則是仔細研究經文意義,不輕易放過任何一個字,然後始作科判。但終究是生平頭一遭,縱然絞盡腦汁,也不知如何下筆。經過一番努力的思維,好不容易完稿了,但是怎麼讀怎麼不滿意,每看一次就修改一次,直到上台報告的當天,一大早,還跑到學會,坐在電腦前繼續努力。但時光如瀑流一般飛逝,轉眼就到近午時分,不得不擱筆。

醜媳婦總是要見公婆的,上台報告的日子終於來臨了。說不緊張是騙人的,更何況有楊老師坐在下面當聽眾,還會提出問題。來個深呼吸,內心念著六字大明咒,可以消除緊張氣息,這是平常用來教導孩子們的法寶,說起來輕鬆,現在可輪到自己身上,親身驗證一下,瞧瞧是否有效。事實上,當注意力專注到報告內容時,臨場的緊張感也自然消失於無形中。當時怎麼說的,說了些什麼?細節上已記不得了,但印象深刻的是,神通第一的目楗連在里巷為居士說法時,維摩詰居士徵難並開示,「說法者當如法說」這一段故事。說法者當如法說,這個「法」字,維摩詰居士用了二十三個不同的句子來述說。雖然在這個法字上用上了相當的心力;不同的註釋本看了又看,翻了又翻,真是嘔心瀝血。但是終究還是無法了解其甚深涵意,腦子有如打亂的毛線球,處處打結。所以當天在台上報告時,只見自己說來說去,老是在原地打轉,就是無法破繭而出,且幾乎快說不下去,想來好笑。

經過了這一番的歷練,事後再聽楊老師對法字的詮釋時,有種茅塞頓開,豁然貫通的快感,有如沐浴在皎潔的月光中,清涼無比。套用楊老師說的一句話,上台報告心得的同學,是最佔便宜的。

美好的仗已打過,那晚一夜好眠。
  • 首頁
  • 最新消息
    • 大乘起信論講解
    • 精美經典結緣
    • 楊式太極拳養生班
    • 『紅塵自在』文字版將陸續刊出
    • 周六共修
    • 月共修
    • 阿彌陀佛聖像結緣
    • 會友通訊資料更新
  • 佛法教學
    • 佛學課程 >
      • 地藏經講解 >
        • 地藏經講解 P2
        • 地藏經講解 P3
        • 地藏經講解 P4
        • 地藏經講解 P5
        • 地藏經講解 P6
      • 華嚴金師子章講義
      • 六祖壇經研討
    • 專題演講
    • 共修課程
    • 佛法討論區
  • 佛法人間
    • 方廣言
    • 法語天地
    • 健康園地
    • 紅塵自在 >
      • 自在需要智慧
      • 佛陀證悟過程的啟示
      • 佛教的宗教特質
      • 「信佛教」重在理信
      • 智慧的修學(一)
      • 智慧的修學(二)
      • 智慧的修學(三)
      • 智慧的修學(四)
      • 甚麼是「佛」
      • 什麼是菩薩?
      • 介紹觀音菩薩
      • 介紹地藏菩薩(一)
      • 介紹地藏菩薩(二)
      • 介紹地藏菩薩(三)
  • 紅塵自在- 廣播節目
    • 紅塵自在 P1
    • 紅塵自在 P2
    • 紅塵自在 P3
    • 紅塵自在 P4
    • 紅塵自在 P5
    • 紅塵自在 P6
  • 會友專區
  • 出版
    • 書籍
    • 大方廣學刊
    • 教學光碟
    • 修行光碟
    • 訂購辦法
  • 文物結緣
    • 經典、書籍
    • 圖像、書法
    • 學刊
    • 索取辦法
  • 連絡本會
    • 本會地址
    • 我要成為大方廣會友
    • 我要贊助大方廣
  • 關於本會
    • 學會理念
    • 何為大方廣
    • 創辦人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