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學會
  • 首頁
  • 最新消息
    • 盂蘭盆地藏法會通知
    • 六祖壇經研討班
    • 精美經典結緣
    • 楊式太極拳養生班
    • 『紅塵自在』文字版將陸續刊出
    • 周六共修
    • 月共修
    • 阿彌陀佛聖像結緣
    • 會友通訊資料更新
  • 佛法教學
    • 佛學課程 >
      • 地藏經講解 >
        • 地藏經講解 P2
        • 地藏經講解 P3
        • 地藏經講解 P4
        • 地藏經講解 P5
        • 地藏經講解 P6
      • 華嚴金師子章講義
      • 六祖壇經研討
    • 專題演講
    • 共修課程
    • 佛法討論區
  • 佛法人間
    • 方廣言
    • 法語天地
    • 健康園地
    • 紅塵自在 >
      • 自在需要智慧
      • 佛陀證悟過程的啟示
      • 佛教的宗教特質
      • 「信佛教」重在理信
      • 智慧的修學(一)
      • 智慧的修學(二)
      • 智慧的修學(三)
      • 智慧的修學(四)
      • 甚麼是「佛」
      • 什麼是菩薩?
      • 介紹觀音菩薩
      • 介紹地藏菩薩(一)
      • 介紹地藏菩薩(二)
      • 介紹地藏菩薩(三)
  • 紅塵自在- 廣播節目
    • 紅塵自在 P1
    • 紅塵自在 P2
    • 紅塵自在 P3
    • 紅塵自在 P4
    • 紅塵自在 P5
    • 紅塵自在 P6
  • 會友專區
  • 出版
    • 書籍
    • 大方廣學刊
    • 教學光碟
    • 修行光碟
    • 訂購辦法
  • 文物結緣
    • 經典、書籍
    • 圖像、書法
    • 學刊
    • 索取辦法
  • 連絡本會
    • 本會地址
    • 我要成為大方廣會友
    • 我要贊助大方廣
  • 關於本會
    • 學會理念
    • 何為大方廣
    • 創辦人簡介

認識腫瘤

● 閻雲

    各位好,感謝大家的邀請,這是我的榮幸。差不多一年前,在一個書報攤上看到大方廣學刊,讀了之後非常喜歡,也對楊居士的文章內容感到非常親切,後來在一家速食店再度看到學刊,內容剛好是接著第二期談到的生死輪迴與轉世問題,非常感動。所以許醫師問我有沒有機會過來,我就此非常榮幸地接受各位的邀請。

    今天我們把重點放在「腫瘤醫學與其背景」上,更重要的是,讓我們學佛人了解到在我們這個團體裏,其實離腫瘤是相當遙遠的,因為我們正好符合腫瘤預防的潮流。各位知道,我們每天打開書報雜誌,一下子說吃某些東西對身體有害,會產生癌症,一下子又說那些東西對預防癌症有好處。前一陣子,我的一個病人告訴我說: 「抽煙有害,會產生癌症,但為什麼有的報章說抽煙會降低乳癌的可能性呢?」我聽了覺得很納悶。那一篇文章是來自JAMA雜誌,我看了一下全文,意思是說抽煙並沒有增加乳癌的比例,但是到記者手上就變成會減低了。這種誤導,由於不經意或知識方面的不充足,往往會使人群無所適從,這無所適從中很容易的就會產生兩極化的反應,有些人會認為既然無所適從就只好根本不管它,不去了解它,也什麼都不去做;另一種人就變成非常緊張,每次見到這東西就記下來,在他心裏非常複雜,然後到最後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產生莫名的恐懼。但事實上道理在中間,兩邊都不著,一邊過度的放任自己也是不對的,因為他忽略到很多應做未做的事情; 而另一邊太過緊張了,把這問題抓得緊緊的,到最後也是無濟於事。其實這很簡單,真正的道理就在中間,什麼叫做中間的道理呢?最重要的就是我們要了解腫瘤怎樣產生的,我們是不是一個有危險、容易產生腫瘤的人,這就是我們該注意的。然後是足夠的知識,知識本身可以延長、加大我們的勇氣,去面對很多事情。

    今天我們的重點就來談談,到底知道了多少關於腫瘤的觀念。簡單地來講,直到目前腫瘤產生有兩個原因,一個是遺傳,一個是環境,這是最大的兩個因素。舉例而言,如果我們在一個假設的實驗裏,把兩組人分開來關五年,一組讓他們抽煙、喝酒、吃香喝辣;另一組則清心寡慾過著簡單的生活。五年之後,我們可以發現,抽煙、喝酒這一組有百分之四十的人得到了食道癌、肺癌、胃癌等等,這些跟抽煙、喝酒很有關係的腫瘤;另一組放出來後,有百分之四的人得到腫瘤。這裏很明顯像抽煙、喝酒是致癌的環境因素,但是這百分之四得到腫瘤的倒霉鬼,又是怎麼一回事呢?他們清心寡慾還得腫瘤?這怎麼解釋呢?是遺傳因素。這裏有環境因素、遺傳因素,有良好的遺傳但有很壞的環境,還不一定會致癌,但有不好的遺傳加上很壞的環境,那保證你一定會致癌。如果照這樣說的話,你必須要曉得什麼是我們的遺傳,很可惜我們不能選擇我們的遺傳,因為我們不能選擇我們的父母。

    遺傳既不能選擇,也不容易改變,但卻有必要知道,這個人是否帶有不良的遺傳因子而加以防範。首先我們從遺傳的角度來看,很多的實證告訴我們遺傳確實有關係。好比說根據美國官方的統計,九位女士裏就有一位,在其一生中會得到乳癌。也就是說,在座的女性,將有10%左右,在這一生裏會得到乳癌,這是非常可怕的。大家都會想,會不會是我呢?假如有人的母親得過乳癌,而且是在四十歲左右得的,那你是屬於高危險群。如果一般是九個人中就有一個病人的話,你就要乘以三,你的比例是三分之一。也就是,如果你家裡有三個姊妹,基本上有一位一生中會得乳癌,這個遺傳非常明顯。

    大腸癌是另外一個遺傳非常明顯的例子。比如說父母中有一位得過大腸癌,他本身在比例上會比一般人高出1.5倍的可能性。假如自己也在四十歲以後長出大腸息肉-(癌前期)的話,那他的比例就更高了。這些都是已經知道,在遺傳上,有很多人天生比別人更容易得到乳癌或大腸癌的實際例子。可是有些人不曉得自己的遺傳背景,和父母也沒有太多密切聯繫,比如說不知道自己的誕生環境等等,就無法得知先天的致癌機率了。這時就要用到現代科技來幫忙,從許多人身上的基因密碼,來尋找那些人會得到癌症。

    過去幾年裏,我們找到「BRCA1」和「BRCA2」兩種跟人類乳癌有關係的基因,一旦被診斷「BRCA」基因有突變,就屬于15%高危險群。但是太早知道自己有致癌可能的壓力相當大,即使知道是15%高危險群,我們又能怎麼辦呢?所以我們作醫生的,要非常謹慎考慮那些人該去作這個測定,如果測定出來能有幫助倒也罷了,如果沒有幫助反而引起焦慮,那豈不是開玩笑。這不但是醫療上的問題,還有人道上的與保險上的問題。你一旦知道有這種基因突變,會有得乳癌的危險,將來就業、婚姻、懷孕等等問題,要如何處理呢?在科技還有待再發展,以及立法不盡完善的考慮下,這方面還是要有所保留。
環境和遺傳是並立的兩大因素。遺傳因素方面,我們有許多證據,但實際所知不多,尚在摸索中,而且法令不夠完備,各方面配合也都不夠高。環境因素則是這幾年來腫瘤學最重視的部分,重新從治療學逐漸轉移到對環境的關心。

    腫瘤病例逐漸上升,曾經是第一高死亡率,現在是居心血管系統病之後的第二殺手。在這第二高死亡率的殺手裏,我們可以看到逐年增加的新病例,且病人年紀層愈來愈低。從前癌症是六十歲以上人的事,現在多是四、五十歲人的憂慮了。大家都注意到癌症的增加是跟環境有關係的。各位回想一下,從前作小姐時,回到家裏,媽媽在燒菜。現在作媽媽了,孩子回家餓了,你打開罐頭給他,而罐頭裏有添加物。同樣的,現在住的房子要更大一點,要再綠化一點,因而使用好多好多的殺蟲劑、化學肥料、防腐劑,各式各樣的東西使得生活舒適美化、輕鬆簡單。洗碗的清潔劑越來越好洗,使你忘了戴手套,噴的東西也越來越好用,這世界上充滿越來越多化學物質,都被我們吃進去、吸進去,影響到身體以後,就開始打擊細胞所帶著的遺傳訊號,從此基因突變而終於致癌。所以當我們環境越來越好,生活越來越舒適時,我們得癌症的機會就越來越高。這點在美國是很明顯的。
另外一個有趣的例子,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中國給世界衛生署的報告中指出,國內小孩的血癌比例非常迅速地提升。這究竟是科技帶來毒物,毒害了中國的下一代?還是改革開放後,國內醫院比例增加了,醫生比例也增加了,診斷儀器也變好了,從前當成感冒的病人,現在知道是得了血癌,於是就醫,得到正確診斷,導致統計數字完整,反而應該要感謝科技概念的幫助?無可厚非的,當新科技發達以後,這類情形的確逐漸增加。

    腫瘤病症隨著經濟蓬勃而增加,其原因除了前面所說的化學添加物外,就是飲食的影響了。美國東西兩岸是全國最富裕的地區,生活最好,癌症也最高。最早的想法認為是這兩個地方發電量最高,可能是電磁場造成的,這是二十年前流行的一種觀念。但是觀察發電廠附近住家,並沒有較多癌症病患。核電廠本身是有問題的,因為核電廠有特別的電力來源,而一般電力就沒什麼關係。接著又尋找各種不同原因,包括是否喝太多咖啡等,可是都沒有答案。

    科學家於是導向另一種想法,如果兩岸病例都高,為什麼中部地區偏低?觀察之後,發現美國中部有一個專門種黃豆的地區,此地婦女患乳癌的比例的確比東部低很多。這裏的婦女一早起來就開著車收割黃豆,非常勤勞。因此第一個想法就是,他們的肌肉比較結實,立刻聯想到是否乳癌與與乳房厚度有關,但仍舊得不到答案。接著想到種豆得豆吃豆,他們吃很多黃豆,那麼是不是黃豆比較好呢?實驗老鼠結果發現,只吃黃豆的那組老鼠,乳癌比例下降很多。這個研究告訴我們,黃豆裏有一些東西明顯的會幫助預防癌症。現在知道各種豆類,綠豆、紅豆、大豆等,都有一種特別成分可以防癌。

    根據統計數字,我們知道日本人生活在本島上時,患乳癌的比例非常低,他們本來就是一個低乳癌的國家,但搬到夏威夷後,比例開始增加,而在洛杉磯的日本人呢?乳癌患者幾乎跟白人一樣多了。我們因此知道,在遺傳上不容易發生乳癌的種族,也會隨著環境的改變而誘發。我們因此注意到,環境變遷對他們飲食習慣的改變;日本人在本島吃得清淡,到夏威夷時開始隨意,到洛杉磯後基本上就是吃漢堡了,所以說飲食改變是重要的一環。從前豆類是主要食品,現代生活裏,豆類成為飲食中的次要。於是,食物變成重要的環結,很多研究焦點開始投入了,全世界的科學家都在注意食物裏的什麼東西會降低癌症的發生。

    十幾年前,大家注意到華爾街炒作股票的人,得肺癌的非常多,死亡率高,死得也很快,因此科學家特別針對這個族群作了研究。首先,發現他們煙抽得很多,抽煙本來是容易得癌,但是這群人的患病率,為什麼會比其他抽煙的人高呢?接著發現,他們因為壓力大,咖啡喝得很多。那麼咖啡會不會致癌?這個研究做了快十年了,一直也沒有答案,顯然咖啡也不見得會致癌。科學家又發現,日本股票交易員抽煙抽得比美國人還凶,可是肺癌比例卻很低,他們不喝咖啡喝綠茶,不喝可樂喝烏龍茶,這一來,重點就挪到綠茶來了。

    於是就做了一個著名的動物實驗。選了兩組小老鼠,在國家衛生署領導下,蓋個特別的房子逼使這些老鼠吸煙,一組老鼠喝綠茶,另一組不喝。很久之後,得到明顯結論,吸煙但也喝綠茶的那組老鼠,肺癌比較少,證明了綠茶內是有些東西可以防止肺癌的產生,減低抽煙引起肺癌的可能性。那麼紅茶呢?英國專賣紅茶市場有兩百年的海上霸權,因此英國就做了紅茶的研究。實驗結果,紅茶對防癌效用較差。美國也重覆這個實驗,結果也是一樣。這個研究引導我們思考,在綠茶烘焙成紅茶的過程裏,似乎失掉的一些東西和肺癌的預防有關。如此,就把研究範圍又縮小了。茶是水溶性的,比較容易作分析,因此我們開始分析各種不同的物質作實驗,非常無聊而且很花時間。最後,我們知道了,有幾種化學結構會幫助我們抑制肺癌的發生。

    抽煙的時候,會釋出三千多種化學物質,用氣相分析這三千多種物質中,有二十多種會致癌。致癌原因是,這些物質會產生自由基打擊肺泡上皮細胞,被打破的細胞如果不修補或因為破損太多而無法修補,或修補發生錯誤等等,就會造成遺傳序列的改變,進一步產生突變而發生腫瘤。綠茶裏面的化學物質能幫助結合自由基修補,使修補迅速而且精確,讓修補工作儘快完成。就是這種物質使綠茶能降低癌症的發生,顯示綠茶的重要性。

    科學家開始瞭解,我們生活中最大因素是環境,而環境裏最能影響到每一個人的是食物。黃豆之類屬於主食,其它副食及添加物如茶葉等,這類可以使我們預防癌症的東西,都有幾個特性,其中之一是,它們大部分都是植物。動物類的補品如燕窩、麝香等,在這方面大概都沒有什麼效用。所以我們學佛吃素就遠離了這些問題,這是很有道理的,現在大家在飲食方面都逐漸往植物的方向去考慮了。另一個特性是,這些東西都只能預防而不能治療癌症。但是我們也都知道,上醫醫病之未發,也就是說,最好的醫生是預防疾病之發生,下等的醫生是等病人生病了才來醫病,這是不得已的事。這些食物本身的功效在於未病。中國老祖宗說食補,是很有道理的。食物可以補充我們的修補能力,修補我們的遺傳以抑制癌症的成長,有預防的功效但不能用來治療。

    要很多的因素才能產生問題,同樣的,要長時間的累積才能得到幫助。像我的病人,得了肺癌,今天才開始要吃素,那簡直就沒必要了。好比抽煙抽到病了才開始戒煙,我說拜託你繼續抽,抽到覺得沒有味道,我就知道你的時間要到了。因為癮君子的煙是不能隨便去掉的,他會受不了。讓他繼續抽,病不會加重,等他抽到不要抽時,就是時候已經到了。所以說,這些東西都是屬於生活的品質,也是人的習性。疾病是壞習性的累積,健康是好習性的成果。

    此外,我們中國人說大蒜最好,事實確是如此,研究確實就是這樣證明的。兩組公老鼠都注入腫瘤細胞,讓他們生長腫瘤,其中一組,不論是不是山東老鼠,統統給吃大蒜。結果吃大蒜的這組和不吃的那組相比較,沒有什麼差別,表示大蒜本身根本不能控制癌症。但是,若先服大蒜後再打入腫瘤細胞,然後作比較,結果先前吃了大蒜的老鼠,腫瘤長得比未先服大蒜的老鼠慢。因此,前一個實驗告訴我們,大蒜不能治療癌症。第二個實驗指出,大蒜可以延緩癌症。其效果較不如黃豆和茶葉,但它有延緩的功效。這個實驗讓我們知道,食物當中,確實可以減緩、幫助我們抑制這種病。

    最近這兩年,癌症學家也都已經知道環境因素的重點,不在電磁場會不會致癌,微波爐是不是危險,最重要的還是在餐桌上的飲食部分。因此這兩年來,黃豆不斷地在繼續研究中,綠茶地位也不斷在提升,生意人也動腦筋來大發利市。但是科學家還在繼續問著問題,更小的,更專的,更簡化的問題,繼續作著實驗。最近法國又有了新發現,在法國出產葡萄酒的地區,很多老人都死於痛風,因為酒喝多了,但是他們得癌症的比例都比較低,這一定是因為葡萄有好處了。法國人當然希望葡萄有好處,為了可以促銷葡萄產品,他們開始注意這個現象。當代居民的生活習慣和其它地方並沒什麼不一樣,但他們的癌病例的的確確比整個法國低了點。

    於是老鼠又上場了。但是喝了很多葡萄酒的老鼠跟不喝酒的比,一點差別也沒有,看來經費似乎是白丟了。只好再去研究,這個酒到底是怎麼製作的。原來葡萄大量採收後,由大姑娘去踩,放入大桶裏去釀,這時葡萄肉、葡萄皮和葡萄子統統都在裏面。之後要經過過濾,過濾時必須犧牲掉很多東西,過濾得越乾淨,酒的品質就越好,因為子和皮會帶點苦澀,而且過濾過程中,暴露在光線和溫度下的時間長短會影響發酵的品質,所以這個步驟非常講究。關鍵就在這裏,廉價葡萄酒所含渣滓多,裏面的果皮和子比較多,喝了這種酒的老鼠,防治也比較有效,喝越高級酒的越沒效。答案告訴我們,功效不在葡萄酒,而是在葡萄皮和子。

    現在我們醫院跟加州葡萄酒廠作研究,想找出葡萄皮和子有什麼特殊物可以抑制癌症。如果這麼簡單的東西就可以預防並降低癌症,我想大家也不會介意吃葡萄皮了,想想看比起化學治療,這差別有多大。何況葡萄還是植物呢。我們開始注意葡萄皮、子已有兩年時間了,我告訴我的病人後,有人就把自己家的葡萄包了小包賣給別的病人,人的虛妄真是超乎想像。

    從以上的種種例證各位可以知道,自科學專業的角度而言,在控制環境的因素上,目前絕大多數還是在控制人們的飲食。今天在座很多都是素食者,素食本身因為紅肉減少,如果再增加大量的蔬菜、五榖、雜糧和豆類,自然而然產生保護作用。雖然現在我們還不能確認,哪一個東西扮演什麼角色,但確確實實知道,植物當中所含的東西,很多很多對癌症的預防和抑制有明顯功效。但是不要勉強每一個人吃素,因為勉強會造成心裏不痛快而引起焦慮,焦慮占了6% 致癌率。隨著自己去作,不要勉強。

    所以各位自己就可以控制自己的生活,而降低得癌的可能性。佛經說“藥在汝身”就是這個道理,藥就在你自己身上,不須要到其他地方採藥。自己可以控制環境,生活得簡單,減少應酬,減少抽煙喝酒等等,就已經減低很多可能性,再加上簡單的飲食,則腫瘤的機會更是大幅下降。

    從1990到1998八年裏的統計數字,關於癌症有56.8%存活率,假如我們可以控制環境的話,就能大幅提高到86.5%,但絕不可能到百分之百存活,差的那一點點就在遺傳背景上。有很多人確實有高度的疫症地理性特徵。譬如天氣乾燥有時會流鼻血,那沒有關係,但是如果兩個星期以上還流,就當然有問題了。尤其有一種人流鼻血就要很小心,那就是廣東人。廣東地區鼻咽癌太多了,是整個世界幅度第二高,最高的是非洲國家森巴威。那是基因的關係,廣東人就算不吃紅燒肉或蠔油,也還是容易得的。他們搬到新加坡也得,搬到台灣也得,因為是基因的緣故。如果你是廣東人,你流鼻血,你家人也流鼻血,就要注意,不是開玩笑的,應該要去看醫生,因為恐怕你是基因有問題,而且你更應該要控制你的環境。

    河南臨縣是全世界最高食道癌發生區,這被認為很可能是食物的關係。因為有一次世界衛生署去過當地調查食道癌高發的原因,調查過程中,在路上撿到一隻死雞,拿去解剖發現雞也有食道癌,那顯然就是跟食物有關了。河南地方吃得很鹹,食物大部分是用醃的,生活相當辛苦。但是河南人搬到外地生活,改變飲食,比率也還是比別人高,因此不可否認,他們是有個基因問題,再加上食物的誘導,所以造成了世界第一,這也是他們的遺傳。

    我們台灣地區,在路上走過去的女性,每一百個就有十六個是B型肝炎(乙肝)帶原者,她是慢性乙型肝炎,她的媽媽傳給她的。媽媽傳給兒子也傳給女兒,女兒很多都變成帶原者,會繼續傳給她的孩子,兒子則長到四十歲後開始肝硬化,然後就變成肝癌。這都是和乙型肝炎有關,是病毒導致癌症的重要實例。在台灣如果發現有黃疸,胃口不好,右上腹會疼痛,這一定要去看醫生,因為你也許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乙肝帶原者,所以一定要去看醫生測量,記住,我們是來自一個高發區。

    因為是來自高發區,你們在美國生小孩時,小孩被視為高危險,許多地方都會先替你測試,如果測了沒有的話,就要打乙肝疫苗,產生抗體。因為這些孩子將來可能會隨父母回去台灣探望親屬,有機會進入疫區,這是高危險群。所以我們必須在環境控制之外,更進一步瞭解我們帶有什麼樣的遺傳問題,遺傳可能產生怎樣的腫瘤,這都是非常重要的個人資料。從這些資料中,先行瞭解並探索癥狀,才能正確掌握可能發生的問題,早知道便能早預防控制。

    腫瘤最常見的癥狀就是體重突然減輕。一般的標準是,三個月內減少10%,例如你現在是一百三十磅,一下掉了十三磅,就要非常小心,有可能是癌症的最初表徵。不要以為是正在減肥的結果,減肥只會令你更健壯,而且體重是逐漸降低的。體重突然減少是病態情形,如果是減肥,也是一種病態減肥。其他症狀包括胃口改變,不是刻意的改變,有時拉肚子是非常早期的大腸癌症狀。如果上大號看到鮮血,可能是大便太硬磨破了黏膜,或是痔瘡等等,這種情形不應該超過兩個星期。一般而言,超過兩個星期都不是簡單的現象,即使不是癌症,也是修護功能有問題。假如兩個星期內不好,就必須要去看醫生,因為如果是癌症,這已經不是早期表徵,而是晚期了。早期的現象還是體重下降;還有疲倦、微微發燒,這些都不是太準確的,大家公認最準確的,還是體重迅速減輕10%。

    如果不幸真的有了腫瘤,該怎麼辦?那只能趕快看醫生,我們現在談的是治療不是預防了。如今打開報紙,常常看到很多癌症治療的訊息,尤其這幾年特別熱絡,因為現在科學家有多一點突破。早年只有三個方法,手術切除、化學治療、放射治療三種。很多人不要手術,恐怕手術越開越壞。當然,有些腫瘤確實不能隨便開刀的,但這個決定還是要先與醫生商量。事前如果做好周詳準備工作,當可減少許多不必要的疑問。各位在選擇醫生時也要注意,多請教一個意見是好的,但要適可而止,太多意見會令人無所適從,反而無法作決定。

    一般而言,手術還是腫瘤的最重要治療方法。能夠切除的都是比較早期的,不能切除的都是比較晚期了,這是定律。有人一發現腫瘤立刻就要開刀,一天都等不得,這是不合理的。腫瘤就是細胞,成長是需要時間的,時間隨著細胞的不同而相異,最標準的是,一公分左右大約要一個月時間。當你看到一個銅板大小的肺癌腫瘤時,已經是好一陣子了,一點點大時,連X光都看不到,不要怪半年前X光怎麼都沒照出來,因為它不一定看得出來。所以說,不要急著馬上開刀,要瞭解以後再作決定。多瞭解腫瘤一點,就比較容易接受,容易應變。
得到的訊息常常都是相當困擾的,外科醫生大多主張開刀,放射線醫生贊成放射治療。但是好的醫生都知道,我們本身能力有所限制,治療又像是全方位戰爭,放射、化學治療和手術就好比海陸空三軍。做癌症治療時,絕不是一個人就可以完美做到的,有時須要先放射或化療,有時先手術,這些是重要的決定。我們每個醫生都應該謙虛地讓病人知道,現在我將要做什麼或該誰來做什麼。好醫生一定會告訴你一些知識,好讓你有個空間來作治療的決定。好醫生的特色就是,他們都能瞭解並接受病人的決定。得到腫瘤後,切記不要太驚慌,一定要趕快瞭解真正問題,尋求適當的醫生進行治療。

    當今有更多的新技術,能幫助我們增加基因治療的機會。目前基因治療分成兩個途徑,有些基因須要彌補進去,有些基因是過度的表達,須要抑制,那抑制下來的又有很多種。這些都屬於基因工程治療,在這方面,全美國數個基因治療的研究都沒有成功,但都在努力改進中。

    以上種種,就是從環境到遺傳的角度來認識腫瘤。
  • 首頁
  • 最新消息
    • 盂蘭盆地藏法會通知
    • 六祖壇經研討班
    • 精美經典結緣
    • 楊式太極拳養生班
    • 『紅塵自在』文字版將陸續刊出
    • 周六共修
    • 月共修
    • 阿彌陀佛聖像結緣
    • 會友通訊資料更新
  • 佛法教學
    • 佛學課程 >
      • 地藏經講解 >
        • 地藏經講解 P2
        • 地藏經講解 P3
        • 地藏經講解 P4
        • 地藏經講解 P5
        • 地藏經講解 P6
      • 華嚴金師子章講義
      • 六祖壇經研討
    • 專題演講
    • 共修課程
    • 佛法討論區
  • 佛法人間
    • 方廣言
    • 法語天地
    • 健康園地
    • 紅塵自在 >
      • 自在需要智慧
      • 佛陀證悟過程的啟示
      • 佛教的宗教特質
      • 「信佛教」重在理信
      • 智慧的修學(一)
      • 智慧的修學(二)
      • 智慧的修學(三)
      • 智慧的修學(四)
      • 甚麼是「佛」
      • 什麼是菩薩?
      • 介紹觀音菩薩
      • 介紹地藏菩薩(一)
      • 介紹地藏菩薩(二)
      • 介紹地藏菩薩(三)
  • 紅塵自在- 廣播節目
    • 紅塵自在 P1
    • 紅塵自在 P2
    • 紅塵自在 P3
    • 紅塵自在 P4
    • 紅塵自在 P5
    • 紅塵自在 P6
  • 會友專區
  • 出版
    • 書籍
    • 大方廣學刊
    • 教學光碟
    • 修行光碟
    • 訂購辦法
  • 文物結緣
    • 經典、書籍
    • 圖像、書法
    • 學刊
    • 索取辦法
  • 連絡本會
    • 本會地址
    • 我要成為大方廣會友
    • 我要贊助大方廣
  • 關於本會
    • 學會理念
    • 何為大方廣
    • 創辦人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