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最新消息
大乘起信論講解
精美經典結緣
楊式太極拳養生班
『紅塵自在』文字版將陸續刊出
周六共修
月共修
阿彌陀佛聖像結緣
會友通訊資料更新
佛法教學
佛學課程
>
地藏經講解
>
地藏經講解 P2
地藏經講解 P3
地藏經講解 P4
地藏經講解 P5
地藏經講解 P6
華嚴金師子章講義
六祖壇經研討
專題演講
共修課程
佛法討論區
佛法人間
方廣言
法語天地
健康園地
紅塵自在
>
自在需要智慧
佛陀證悟過程的啟示
佛教的宗教特質
「信佛教」重在理信
智慧的修學(一)
智慧的修學(二)
智慧的修學(三)
智慧的修學(四)
甚麼是「佛」
什麼是菩薩?
介紹觀音菩薩
介紹地藏菩薩(一)
介紹地藏菩薩(二)
介紹地藏菩薩(三)
紅塵自在- 廣播節目
紅塵自在 第 1至第10講
紅塵自在 第11至第20講
紅塵自在 第21至第30講
紅塵自在 第31至第40講
紅塵自在 第41至第50講
紅塵自在 第51至第53講
會友專區
出版
書籍
大方廣學刊
教學光碟
修行光碟
訂購辦法
文物結緣
經典、書籍
圖像、書法
學刊
索取辦法
連絡本會
本會地址
我要成為大方廣會友
我要贊助大方廣
關於本會
學會理念
何為大方廣
創辦人簡介
金剛經講解
之一
●楊崑生
金剛經的註解多不勝數,然而由於全經脈絡掌握不易,逐章逐句作註者不論,向來對全經有科判者,所出科判常常大相逕庭。楊居士重新斟酌全經,再立科判以期對全經旨趣有一更圓滿之說明。 ─ 編者
前言─概說般若
在「佛學導論」課程之後,我們選擇談金剛經,是希望在般若學方面更深入一步,也可以算是對般若學的一個導論。為了方便大家容易進入狀況,我從以下幾個角度來複習一下導論裡所談過有關般若的內容。
什麼是般若
般若是梵語的「智慧」,然而這是一種特殊的智慧,一種甚深的智慧,一種大異常情的智慧,所以翻譯上不給一個特別一點的名稱,就不容易顯現它的特質。古人在斟酌譯詞的時候就選擇了音譯而譯為「般若」,以免混濫。
為什麼說般若是一種甚深的智慧呢?世間可以叫做智慧的東西,都表現出對某種世間的情、事、物能有一種透晰、入微的觀照,而這樣觀照來的結果常常會更接近於真實。般若智慧的要求,則不僅是要彰顯出局部世間的真實,而是野心勃勃地要還原出一切事物的真實;它甚至也不滿足於相對意義的真實,所以不得不進一步觀照「真實」究竟是什麼意義?換句話說,它包容了世間的智慧,但還要深入智慧的底層,探討人類智慧的本質和智慧的極限。
從這個觀點而言,則般若智慧的「甚深」,還不只是平列的比較,它實際上是深了一個層次的智慧。要成就或圓滿這種智慧,逼使我們不能自限於人類的思惟和蓋知方式,因為要能觀照人類全體的智慧,我們勢必得置身於一個更高的平面上,這不僅意味著思惟上對超越性的要求,也必然要落實在人格的提昇上。換句話說,般若的智慧裡還必然有一套要訓練的方法,能讓我們的身心具癮擐a產生一種超越的提昇,如此,則般若甚深的旨趣,才有實現的可能。根據這個特色,我們可以進一步說,般若還是一種「超越的智慧」。
這樣說了半天,主要是就般若和一般智慧間的差別來談,如果正面看般若的內容,則可以說它是一個強調「空觀」的智慧。以前我們在導論裡談過,「空觀」是所謂的「不共法門」,也就是使得佛學成為佛學的主要特色,是佛學跟所有其它的宗教也好、學術也好,所不共有的一個特點,別人都沒有這套東西,才叫做不共法門。
大家知道,「空」當然不是空無的意思,而是一個特殊的術語,如果要用一句話來簡略說明,可以這麼說,空是指出一切的存有─具體的或抽象的─都只是一種相對的存有。佛學裡用來描述這種相對的存有所用的觀念,是所謂的「緣起」。一切的存有只是因緣合和的現起,當下並沒有絕對客觀的自體或本質,所感覺的世界如是,能感覺的自我亦是。萬象雖紛然,萬象之下都只是個虛架子,萬象也只不過如光影的流轉。這是般若智慧對世間所謂的「真實」所剖析出來的面貌。用佛學的術語來說,就是「緣起而性空」─這才是萬物當下究竟的真實。學習般若的智慧,就是要從各種角度來觀照出「緣起」,於是將五官所感覺到的實體,或觀念中沉澱的實體,一一化約掉,讓空性的真實,現出它本來的樣子,讓究竟的真實,和我們的生命,無間地融為一體。
般若的種類
為了讓般若的涵義更清楚一點,我們可以把整體的般若學劃分成三個部份。
第一個叫「道理般若」,或是叫「文字般若」。這個部份是般若的引言,也就是藉各種人類的文字和觀念,以我們能理解的方式,來剝析出這套智慧的涵意和價值,以及點出這套智慧的特殊運作方式。簡單地說,即是般若學的理論部份。
第二個叫「觀行般若」,就是實踐的部份。懂了般若的基本理趣,只是稍知趨入的門徑,並不表示我們已經具備了這種智慧。般若是要深究真實,而這種究竟的真實,不可能只是思惟中的一個觀念,而是必須要落實在現前的事事物物上,必須是普遍的。這就是說,必須通過實踐,才可能真正契入這種智慧。前面說過,般若是一種超越的智慧,只有通過實踐才有超越的可能。
第三個叫「實相般若」,這是實踐的歸趣。「實相」這個詞,常易引起誤解。其實它所指的,就是前面一再提過的「究竟的真實」。如果依字面看,不妨定義作「諸相之真實本然」較不易誤會。若解釋成「真實的相狀或樣子」則會讓人聯想到,究竟的真實是有一個確定的形態,或一個相。可是,依般若的原理,只要有一個相,這個相也必定是緣起的,緣起而性空,那麼這個相也還是虛的,這一來「實相」馬上變成「虛相」,所以當然是錯誤的。
實相如果是究竟的真實,那麼實相就是般若智慧所要發掘,所要彰顯,或說所要契入的。當我們的觀行般若實踐到圓滿的境界,實相在成熟的般若下完整地浮現─也就是智慧的脈動已完整地吻合了實相的流行,而渾然的真實如是地彰顯,亦即是最深般若的發揮。智慧與實相在這裡已無法分別,藉用佛學的術語來說,就是「理智冥合」或「理智一如」的境界。所以實相般若的意思是「實相即般若」,也是最圓滿無瑕的智慧。
般若學的重要
整個佛學所談的解脫,都是以智慧為法門,而究竟的解脫必然迪n相應最圓滿的智慧。從前面對般若的概說,也很明顯地看出,獲得這種智慧的途徑,不是經由知識的無限累積,也不是奮勉苦行,而是要經由佛門裡號稱「不共」的般若學。所以有一句話「般若為諸佛母」,不由般若,無以成佛。
佛學的理論雖然廣博,但不論是談分析的法相哲學,或談各種緣起系統的架構,乃至實修上的種種細節,其實骨子裡都是流著般若的血液。在導論裡,談菩薩道的六度,也是以般若度為心要、為眼目,所以有一句話說,沒有般若則五度如盲。總括來說,般若是整個佛學的心髓,是解行的最高指南針,沒有般若,就沒有佛學。
學般若的困難
般若雖然這麼重要,但實在太深了,理上不容易抓得穩當,實踐上也不容易把握住。雖然在導論裡學習過,現在我們又複習了一下,但是若不再加上三五年的沈潛用功A開口很難不錯。
基本的原因已如前述,般若本質上是一種超越的智慧,「超越」在論理或思維的方式上來說,就是不能只停留在一個靜態平面的邏輯系統裡,或任何一種封閉、固定的邏輯系統裡。但是我們又不可避免地要用「普通話」來思考,來演繹般若,「普通話」又當然宿命地帶著「普通世間裡的邏輯」,於是在閱狗諨Y經論的時候,表面看來,書上是使用和普通話相同的語言,其實往往是不同邏輯層面的語言,可以說是另一套語言。這種語意上的混淆轉折,落在我們世間的邏輯裡,便成為重重的矛盾。這種情形在般若經裡隨處皆是,譬如本經裡的「若見諸相非相」,或「所謂世界者,即非世界,是名世界」,都是典型的例子。若從「普通話」的立場來理解,簡直都不成體統,有人甚至斥為荒唐、胡說。這是我們學習道理般若的困難所在。若不深刻了解到般若的語言是一種活的語言,就無可避免地要誤解它。
般若實踐的心要 ─ 不住
般若的超越性,充分地啟示了它的動態特質,也只有動,才能提昇層次。然而在實修上,往往是先要採取一個固定的方法或目標才能運作,如誦經、如觀想;但是如果稍一忽略,這種固定事情往往又會形成了般若動態發展的一個絆腳石。所以在實修中要想把持住般若,或說貫注般若的智慧,一個方便的方法即是充分掌握一切「不住」的精神。不住是不停住。譬如,諸位或許`聽到一種說法,說般若就是談空,空就是不執著,只要在事事上不執著就是修行般若了。這話要是真懂般若的人來說,並不算錯,但若是初嚐空味的人也跟著說,就不能算正確。為什麼呢?不執著就是「捨」,捨雖是一種否定的動作,但卻是一樁肯定的事情,所以如果一昧地談不執著,是不是還是執著了這個「捨」呢?也就是仍有住著,
靜態而平面的邏輯系統,讓我們的心靈從一切的「是」與「非」、一切的「固定」或「絕對」中解放出來。正看反看,執著要捨,不執著也要捨,捨之又捨的不住,才能漸入佳境。就像爬樓梯一樣,不能站在任何一個梯階上不動,一有所住就不能更上層樓。
更上層樓之後卻又有另一種危機。當我們終於喘了一口氣,終於有了突珮,終於有了成就,是不是可以品嚐一下成就的滋味呢?不行,因為成就是相對於過去的境界而言的,過去的境界既然是空幻的,這個所得的成就也只能是緣起而空幻的,如果陶醉在所得的成就中,我們又停住了,也就是捨棄了一個低級的錯誤,而又留滯於一個高級的錯誤。於是才上高樓,馬上又是到該警醒的時候,要再度體蓋「所得」與「能得」均屬空幻,只有從「實無所得」中才能重新解放,而繼續跨步向前。
「心經」裡曾談過「無所得」。要把這個句子時時放在眉心上,隨時給自己一個棒喝。不管這個「所得」是多麼殊勝,多麼不平凡,多麼深微,像某種神通、某種開悟。換句話說,這個「無所得」是徹頭徹尾的無所得,不是在對某種價值的一種輕視,不是表現個人修養上的一種謙沖,是踏踏實實地「無有可得」。
學佛的出發點都是有所求的,至少是求智慧、求成佛。只要我們對所求的目標有了預設的想像,儘管這只是一個未來的憧憬,好像與當前無關,但只要在我們心頭落實了,則仍然是一種「住著」。因為有所求,就是有所可得的意思,「有所可得」,並不比前面談的「有所得」高明,多少依舊是一道心靈的禁制,依舊會干擾我們當下般若智慧的開發。
經事業裡,一個很偉大的成就就是把幾乎全套的般若經翻了出來,叫做「大般若經」。這一套大般若經總共有六百卷,等於是整個般若經的總集。它當然不是佛一次講的,據說是經過了十六次的聚會,才講出了這六百卷,而這十六個聚會的所在,共有四個不同的地方,其中一個地方還在天上。金剛般若也是大般若經的一部分,是十六會裡面的第九會。
在一般的傳說上,如果把佛的講法分成若干的時段的話,據說他為般若的講述花了二十二年的時間,所以有所謂「二十二年般若談」。佛一生傳法的事業有四十九年,二十二年在四十九年裡又佔了快一半的時間,所以這些地方都在在顯示,般若是佛學裡非常主要而特殊的東西。
我們上次選讀「心經」,心經的好處是非常短,很快就可以唸完;而且心經非常扼要,作為一個「總持」來講的話,心經非常好,所以加果大家在每天做功課的時候加[唸一下心經,效果會很好,時間不會花很多,也就是每天都可以做得到。
六百卷大般若經雖然都是在講般若,但每一個不同的經卷在處理般若這個題目的時候,總有它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手法,也就是各有特色。金剛經的特色我們後面就會談到。它雖然也是大般若經裡的一分,但是在經典的流傳上,好像跟我們中國人因緣很深,大概除了「心經」和「彌陀經」以外,金剛經是流傳最廣的。身為中國人,很少有沒聽過金剛經的。不過流傳廣是一回事,這本經不容易唸懂也是事實,唸的人多,真懂的人恐怕不多。但就是不懂,唸了也有好處。有一種相傳的說法是,金剛經是可以避邪,你看「金剛」兩個字好硬啊!對不對?所以要是邪魔外道來了,只要金剛一出現,那些邪魔就嚇得四散了。這樣說來好像是笑話,其實不然,因為從理論上看,般若的確可以有某種意義上的避邪功遄A不但有,而且效果也很好,這個道理以後可以再談。
這個經不算太長,唸起來也還能忍受,可是它含攝般若各方面的義理蠻周全的,所以即使只談這一部經,也可以具體而微的把整個般若的精神把握住。一本流傳這麼廣的經,我們這些號稱學佛的人要說完全不懂,也不太好意思,所以這個經,好歹總是要唸的。
本經的翻譯
歷史上這本經在中國有六種不同的翻譯,我們現在看的本子,是「鳩摩羅什」大師譯的。也是最早的譯本。鳩摩羅什這個譯本的文字比較優美、比較流利,比較順中國人的口語,所以可能因此受到大家的喜愛,而也就流傳最廣,到處有人印送結緣,其它的本子就只能到藏經裡面去找了。比較起來,玄奘大師的譯本,水準也很好,但梵文的味道就非常濃厚,語句也比較繁複,讀起來當然會拗口些,以讀誦的角度來講,就不方便,所以反而不見流通。這固然牽涉到譯者的風格,但有時候所根據的原經並非同一版本也有相當的關係。另一位菩提留支法師的譯本,則文句上很多地方接近鳩摩羅什的譯本,應當是參考他的譯本來譯作的。六種譯本中以達摩笈多法師的譯本最不堪讀,因為他過份直譯,連梵文的文法也照搬過來,不改其文字的次序,很多句子因此不知所云,遑論讀誦。但這種本子也有個特殊價值,就是把原經的面貌結構很忠實地保留下來。所以當我們對其他譯本的文字有所懷疑的時候,這個譯本倒是很好的參考資料,幾乎就像看到梵文原本一樣。
但不管面對什麼譯本,我們應有個心理準備,就是或多或少會有瑕疵。一方面是兩種文字的轉譯本身就有內在難以克服的困難;其次還要看譯者的佛學水準,和對文字掌握運用的能力;再加上譯者所根據的原本也會有不同,每個原本經過長時的傳抄,難免脫落或筆誤,種種的可能性都會造成譯作上的瑕疵。我們在「導論」裡曾談過,有些經典的翻譯是先由一位「胡僧」,也就是從西域來的外國和尚,把梵文意思講解出來,然後由漢人紀錄,再潤飾而成文。在這樣過程中,如果這位中文的書寫者佛學修養不夠,不能完全理解胡僧的解說,或者胡僧的語言表達不理想,再再都會影響譯作的品質。
有些老一輩解經的人,由於對經典的尊重,蓋為經是佛講的,所以一字都不可輕動。這麼一來,如果是古人翻錯了,我們也得照解不誤,於是實在不好解說的時候,就想盡辦法,用自己的佛學修養,套上各種佛學知識,繞著彎子硬把它扭成了好像有點道理。這種情形在很多古註解裡常常出現,而我總覺得不太自然,太造作。我個人的態度是寧可還他「不知為不知」,以待來者。當然遇到文字不清楚的時候最好是能查對原文,可惜的是,絕大多數梵文的原本也都湮沒了。退而求其次,假如一部經還有不同的譯本留下來,那我們就不能偷懶,至少要把不同的譯本拿來對照一下,看看能不能從譯本的對照裡面發現出一些脈絡,求證一些答案,這總是比較負責的作法。而幸好金剛經還有六個譯本流傳下來,這對金剛經的了解極有幫助,我們雖然以鳩摩羅什的譯本為讀本,也以其他五個譯本為輔。
本經的譯者
一般講經的時候,都要介紹經的譯者。如果諸位在外面參學很多,到處聽經,那麼你聽過三次鳩摩羅什翻譯的經,法師就要跟你講三次鳩摩羅什的故事,大概已經聽煩了。不過假如是初學的話,那當然對譯者的了解還是必要的,我們在座的同學還是初學的多,所以現在就簡單談一下本經的譯者─鳩摩羅什大師─的故事。如果諸位曾經修學過金庸的武俠小說的話,我想聽到「鳩摩羅什」很親切,他書裡面就有個主角叫「鳩摩羅」,我想大概就是從鳩摩羅什來的靈感吧。
這位鳩摩羅什在中國的譯經史上是一個很傑出的人物,除了譯經的事業很成功~,他本人的故事和際遇也絕不平凡。這個人生來就是一個神童。據說他的父親原是在印度作官的,後來由於淡泊功名,就去出家為僧,出家後遊歷各處,後來到了龜茲國。龜茲是新疆省的一個地方,現在叫庫車縣。到了龜茲國以後,國王很欣賞他,不但奉他為國師,還硬要把他招成駙馬。可是他已經出家了,現在國王看上他,硬要他作駙馬,盛情難卻之下,只好還俗和國王的妹妹結婚了。結婚之後就生了鳩摩羅什。
羅什的母親也不是平凡的人,或許也受了他父親的影響,在他七歲的時候,他的母親也看破紅塵而出家了,小小年紀的羅什竟然就跟著母親一道出了家。出家以後開始學些經典,主要是小乘方面的經典。由於他天資好,記憶力強,所以學得快,得到很多讚賞。
後來他的母親覺得國人對他們都特別禮遇,怕被寵壞了,就決定遷居別國,也同時求訪佛法。在他九歲的時候,羅什隨母親來到印度的迦濕彌羅,大概就是現在克什米爾這個地方,在北印度。這個地方當時佛學十分興盛,是部派佛教裡面「一切有部」所流傳的地方,所以鳩摩羅什到這裡就跟著名師學盡了當地小乘的佛法。由於他的聰慧,不但學得很精通,甚至還在辯論中折服了外道,得到當地國王的尊敬。
十二歲那年,他母親又把他帶回龜茲國,途中經過一個叫沙勒的國家。沙勒的國王聽到他的名聲,就請他留下來講經說法,於是他在沙勒逗留了一年。一年之間,他自己也博覽了許多方術之書,但最幸運的還是碰到一位大乘佛法的老師,而開始深入大乘佛學的領域,特別是般若和龍樹中觀這方面的經論。回到龜茲以後,他繼續大乘佛法的修學,並受到國王的禮敬,而宣揚的都是大乘教義。
到了二十歲的時侯,他的母親想到印度去,更深入的去學習佛法,所以要跟他分手。據說當時他的母親已經証到三果,所以應該有神通了,她就對她兒子說:東邊的震旦國( 就是中國唐朝 ),很有大乘的氣象,應該有人把大乘佛學帶到那邊去,然而在我看來,你大概是唯一有能力把佛法傳過去的人,為了佛法我應該鼓勵你去,但是此行又對你不利,所以為了你我又捨不得叫你去。他聽了母親的預言以後不猶豫的說:既學大乘佛法,就是為了要度眾生不辭縷苦,我樂意去,不會有所悔恨的。就這樣決定了他日後東來的因緣。
那時候的中國正是五胡十六國的時代,當時北方的霸主就是前秦符堅。他在歷史上最為人所樂道的故事,就是和東晉的謝安打了一場有名的淝水之戰。符堅八十萬大軍南下,卻被謝安用計以寡擊眾而打敗了。符堅本是一位很有為的君王,他也聽到龜茲國有這麼一個高僧,叫鳩摩羅什,就想把他請來襄理國政。因為當時的中國是一個亂世,亂世裡人心就不安定,很需要宗教。另外一方面,儘管一些當權者殺了很多人,殺完之後心裡也會覺得不安,也有一種懺贖方面的宗教需要,所以這時候佛教有一個極好的發展機會。但是符堅想請鳩摩羅什來,是有政治的目的,因為聽說他不但佛學好,還通陰陽星算,希望得到他的輔佐。
符堅於是派了一個大將,名叫呂方,帶著大兵到龜茲國要人,表面上是請,實際上就是要。龜茲這樣的小國,當然也沒有什麼抵抗之力,一戰而敗。呂方把人是請到了,但回程走了一半,才到涼吒就得到消息,說符堅被他的部下姚萇刺殺了,姚萇接了王位而成為姚秦或後秦。大將呂方看見朝廷發生變化,他也不回去了,就留在涼吒擁兵據地為王,國號西涼,而鳩摩羅什當然也跟著被留下來。呂方對佛法沒有興趣,對大師也不怎麼禮遇,所以居留涼吒的這段時間,大師無所發揮,宏法的大業也就被耽擱了。
姚萇對大師也有興趣,曾幾次想把鳩羅摩什請來,但呂方不肯放人。一直等到姚萇死了,他的兒子姚興即位,仍然請不動大師,只好發兵去打西涼,得勝之後才把大師迎請到了長安,而這已經是他到涼吒後第十八年了。到了長安,姚興把他奉為國師,並且給他很好的環境,找了當時有學問的出家人,有八百多人,來配合他譯經的工作。像很有名的僧肇、僧叡,還有道生、道融合稱他門下「四傑」。當時中原的大和尚也向他問道,聽說當時墦名而來到長安的僧尼有八千人,可見盛況。這固然是大師的德行學養高深,但作為帝王的姚興也有很大的功勞。姚興全力成全大師的宏法事業,沒有把他當成「異人」來佐理政務,浪費他的才華,才造就了佛學史上這一段光輝的歲月,為中國佛學的傳揚開了新的紀元,而也應了他母親縷別的預言。
羅什在長安,一面講說,一面譯經。他看到有些前人的譯本,不太正確,就重譯,前後共譯出三百多卷。他翻經採取的態度是意譯。由於他的博學和深入,他可以根據自己對經意的了解和把握,用流暢易懂的文字把它寫下來,加上他自己能說中文,使得譯筆更為生動,但還是能扣緊著佛理。所以這個結果,使中國人都喜歡讀他的譯本,他所譯的經幾乎都是最流行的,像《阿彌陀經》、《維摩結經》、《法華經》和這本《金剛經》,都是流通最廣的。
他除了佛學的一面,也有神異的一面。據說他初來的時侯,因為中文不大好,為了很快學會中文,就入定去了,等出了定以後中文也通達了,我看許多英文速成班也應該參考這個方法。皇帝姚興雖然很尊重國師,可是大概是胡人的原因吧,也有奇怪的想法。他一看鳩摩羅什這麼厲害、這麼高明,從優生學的觀點,一定要給他留下後代,就強迫他結婚,所以他又無奈地步上他父親的後塵。出家人不能結婚的,當然他一結婚就不能和其它僧人住在一起,另外住別的地方。可是看在一些小和尚眼裡,總覺得不大是味道,為什麼老師父可以這麼做,我們是不是也可以這麼做?聽說有一天鳩摩羅什大概看到氣氛不對,就把大家召集起來開會,桌上擺F一碗針,大概是繡花針吧,大家也不知道他賣什麼機關。他來了之後說,你們大家看我討老婆很快活,你們也可以,但有一個條件,做得到的話都可以討老婆,說著就把那一碗針吞了下去。這一來大家都傻了,我想沒有人會為了討老婆去吞針吧。
他來到長安後十三年就去世了,在辭世之前,說了一句話,為了要證明他翻譯的經論是符合經論的原意,沒有背離,他說:如果我的翻譯都還正確的話,那麼希望我死後舌頭不爛。結果荼毗之後,果然舌頭沒有燒爛,留下了「舌頭舍利」。初學佛學的人,或許|把這些當神話故事,我們當初也這麼懷疑,不過後來事情看多,也就見怪不怪,了解到這種事情不但可能,而且十分可能。
以上是有關這位偉大譯者的故事。了解了他這種不平凡的背景和宏法的成就,我們對他的翻譯更有信心,讀這本經也更有信心了。
釋經題
下面我們來解釋經題。先看「般若波羅蜜」。「般若」是一種特殊的智慧,我們前面已經談過一些了。「波羅蜜」就是「波羅蜜多」的簡稱,是梵語「到彼岸」的意思,也譯成「度」,就是六度的「度」,所以合起來「般若波羅蜜多」就是「般若度」、「智慧度」的意思。度就是能把人從煩惱的此岸度到清靜的彼岸去。
所有的般若經都是談般若的,而本經則特別冠以「金剛」的稱呼。金剛和我們講的鑽石差不多,大家把鑽石想一想就會很清楚。第一它很硬,不硬就沒有價值了;第二它很明亮,不帶雜質;這麼堅硬、這麼明亮的東西,它的質地應該是天下最實在、最純淨的了,一定不容易毀朽,沒聽過鑽石什麼時候生銹的。「金剛」就有這三種意義在─很堅利,不朽壞又很明澈。用這種特性來比喻般若,一般的說法蓋為就是比喻三種般若─以「不壞」比喻「實相般若」,「堅利」適合用來斷煩惱,所以可以比喻「觀照般若」,「明澈」則可以把深微的道理都映現出來,所以合乎「文字般若」的功能,文字般若也叫「道理般若」。
這樣的講法是就整體的般若來講,所以任何種般若經裡所談的般若,依這樣解釋都可以叫做「金剛般若」。換句話說,沒有什麼般若不是金剛般若,那麼為何本經還要特別冠以金剛之名呢?豈不是有點重覆?可見這裡所用的金剛二字,是不能作這種廣義的解釋。如果依本經的經義看來,這個金剛應該只取堅利的意思為主,因為這本經在斷煩惱上,有它特殊的方便,有它特殊的善巧。我們來印証玄奘的譯本,還有達摩笈多的譯本和義淨的譯本,他們所譯的經名或叫《能斷金剛分》,或叫《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請注意這裡多出的「能斷」兩個字,很明顯的,它強調了金剛在斷煩惱方面的特質。般若本身已經是斷煩惱的金剛利器,那麼這一本經又是般若裡面斷煩惱的金剛,所以是金剛裡面的金剛。因為我們多生積聚來的煩惱實在是太粗重、太偉大,輕易的智慧、輕易的道理,沒有辦法能夠把這些煩惱去掉,所以才需要佛陀發明出這種方便裡的方便,金剛裡的金剛,這麼樣銳利的智慧,來成就我們,這才是本經題中金剛的正確涵義。
「經」就是梵文所謂的「修多羅」。所有經裡所記載的,主要是佛所說的法,或者有些是佛弟子所說,但還是根據佛的意思代為宣說,或者是有佛在場,已得到佛的印可,這些我們都叫做經。修多羅本來的意思是線,線有貫穿貫攝的意思。經文把一套道理貫穿起來,再貫攝成一套體系,所以就是修多羅。修多羅的用意和中文裡使用的「經」字倒也有異曲同工之妙,「經」字在中文也有線的意思,像經緯線,而中國人把貴重的書也叫做「經」,像六經或孔孟的著作。但是經除了有線的意思之外,還有「常」的意思,就是比較能持久。如果一個道理今天成立明天就不成立了,那這道理就不足以稱經,所以「經」有放諸四海皆準,可以在時空裡無窮無盡的擴展出去。中文把「修多羅」譯成「經」實在翻得很好。
一般在講經題的時侯,通常都會提到經題的基本結構,這雖然不很重要,不過做為一個佛學的基本知識,大家也需要知道一下。一般經題的組成有三個成份,分別叫「人」、「法」、「喻」。「人」就是牽涉到說法或聽法的有情,「法」就是所講的這套道理,「喻」就是一個比喻。這三個部份或全有,或只有其二,或只有其一,於是排列組合一下就有七種。以這個經來看,「金剛」就是一個比喻,這個比喻是用來比喻什麼?比喻般若波羅蜜;而般若波羅蜜是一個「法」,所以這個經名就屬於「喻法」這一種組合。譬如《佛說阿彌陀經》,這裡就只有以「人」為題了。這「人法喻」合起來的經名,就是每一部經特殊的名稱,而結尾的這個「經」字就算是一個通名。
通常在古典制度裡講經,會先談一些玄義或叫懸談,大意是在開講之前,為了學習上的方便,讓大家先了解一下這部經的中心精神在什麼地方,宗旨在什麼地方,那麼以後再讀經的時候,比較能把握重點,不會迷失掉。可是在像叢林這種環境裡講經,聽經的人都已是老修學,對於佛學裡各方面的常識、概念都有相當的修養,所以作這種懸談是有益的;對我們現在來說,就不盡適合,譬如以「判教」來說,是要談有關這部經在佛教裡面的地位,它的特殊方便何在,而這些必須要對整個的佛學有了相當的了解,才能把握得住,所以不適合初學。不過話說回來,我們前面對「般若」所作的一些提示,也可以算是某種懸談了。下面我們就進入到經文裡去。
釋經文
一部經可大分成三個部份,一個叫「序分」,一個叫「正宗分」,還一個叫「流通分」。這是一般經的基本結構。所謂的「序分」,就是指這個經為什麼會出現的一些因緣,為什麼佛要和弟子談這麼一本經。因為佛的說法和我們現在講經不同,他不是先有一個題目,一定要講什麼,只是看當時的狀況,有什麼因緣,這些因緣給了他刺激,他就講出一翻道理來。「正宗分」就是正文,一本經的主要部份都在正宗分裡面。最後的是「流通分」。因為所有的經典都是希望廣為流傳,所以通常在經尾的地方,或者敘說受持這本經有什麼好處,這樣給大家一個推動力,可以去流傳這本經,也願意去學這本經;或者說大家聽了以後都很歡喜,這樣你也有興趣去看看這本經,有這種鼓勵的意味在裡面,這就是流通分的內容。
A、序分
在序分裡面一般還分「通序」和「別序」。
1、通序
通序就是所有的經序中都會有的一段。其內容包括的,就是一個講經法會會發生的幾個基本條件,這些條件如果有一個不具備的話,這個法會就不能成立。分別起來可以有六個條件,這些就是像我們普通開會紀錄上需要講的什麼時間、什麼地方、那些人參加,這一類事情。在《大智度論》裡把這六件事叫「六成就」,就是有這六件事情才會成就一個成功的法會。六種成就的名稱分別是信成就、聞成就、時成就、主成就、處成就、眾成就。這些在經上就是我們要唸的第一段。
經文:「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衹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這一段就是所謂的「六成就」。「信成就」指的是「如是」。「如是」這個詞在佛學裡面的意味可以非常有趣。因為佛學談實相也好、真理也好,是說在我們把錯誤跟偏見斷了以後,無非就是要還出萬法本來的樣子,這本來的樣子是不由造作的,是一切圓融無礙的;然而究竟的無礙又必然不是言語能描述的,所以勉強說只好說「如是」─就那個樣子。六成就這裡的如是雖也有人作類似的解說,但我以為還是應該依普通話來講,就是「如其所是」。
「經」都是在佛滅以後才整理紀錄出來的。一般的說法是,因為佛的親近弟子中以阿難尊者的記憶力最好,所以大部份的經都是由阿難尊者背誦出來,然後經過與會大眾的印証通過,就流傳下來成為經典,所以這「如是我聞」裡的「我」指的就是阿難尊者。阿難尊者說,我所誦出的這些經可真的是當時佛這麼講的,是「如」他所說的,我沒加任何自己的意見,沒有私自加減篡改,它原來「是」什麼樣子,就還「是」那樣子。「是」字同時也強調佛陀所說法的正確性,所以乃如其所「是」,而不是如其所「非」。這就叫信成就,因為是「如是」的,所以是值得信賴的。
其次,「我聞」就是「聞成就」。阿難怎麼能這麼肯定「如是」呢?因為這是「我聞」的,完全是我阿難從佛那裡親耳聽來的,不是經過第二手、第三手傳過來的,所以前面的「如是」才真可信賴。這裡會有個疑問,阿難出家侍佛較晚,那麼阿難參與僧團之前,佛所說的法他應該就不知道了?至少不是我聞的。不然,原來阿難當初答應佛出家為僧是有條件的,條件之一就是,佛要把過去他未聽過的法向他重講一遍。有這個因緣,他還是有資格說「我聞」。
「一時」是「時成就」。一件事情發生,必然有個發生的時間,「一時」就是指那個時間。照理說,阿難應該把年月日交待清楚才更負責任,說一時,和沒說也差不多。阿難這樣做,古人為他提出很多理由。第一,每個地方日曆都不一樣;第二,天上人間的時間單位也不一樣,聽法的眾生又份子複雜,有很多看不見的眾生,來自不同的世間,所以就算講出何年何月也不具普遍意義。另外我們從對印度人的了解上,還有一個看法,就是印度人對時間觀念一向不太重視,或許是出世解脫的傾向太強吧,所以他們的歷史觀念也非常薄弱,印度人的歷史文獻十分不足,還要到我們佛經中找資料,所以這種「一時」的用法或許也是表現一種印度人的特性。
「佛在舍衛國」的「佛」是講經的主角,就是「主成就」。說法一定要有一個講主,這講主就是佛,就是在歷史中化身的釋迦牟尼佛。
接著看,佛所在的「舍衛國衹樹給孤獨園」是場地,是講經所在的地方,就是「處成就」。佛有幾個比較常講經的地方,一個是舍衛國,一個是王舍城。舍衛國其實應該叫舍衛城,並不是一個國,它所屬的國名應該叫憍薩羅國,而舍衛城只是它的首都。因為這城的名聲很大,因此有時就把憍薩羅國叫做舍衛國了。這個國家的一位國王叫波斯匿王,是佛的大護法,在佛經中常出現的。「舍衛」在梵文裡是「聞物」的意思。舍衛城很大,有很多物產很有名,那裡有很大的購物中心,名聲遠播,所以叫「聞物」。舍衛城裡,佛說法的道場叫「衹樹給孤獨園」。這個名稱好像很奇怪,裡面也有一個感人的故事。「給孤獨」其實是一位長者的外號,這位長者名叫須達多,意思是「善施」。因為他很有錢又能布施,所以人家就管他叫給孤獨長老,也就是那裡有鰥寡孤獨,他就去施捨濟助,是一方的善人。給孤獨長老在旅行到王舍城時曾見到佛,聽佛說法,因而証得果位,所以對佛非常感激,就邀請佛也到他的家鄉舍衛城去講法。佛於是就派他的大弟子舍利弗─就是我們讀心經的時候讀到的舍利弗─請他做先遣部隊去安排一下道場事宜。他到了舍衛國,找來找去就找到「衹園」,蓋為離城不近不遠,而又環境幽美,最為滿意。祇園是本國太子「衹陀」的花園,當然很好,很寬敞。給孤獨長者於是就去請問太子願不願意出讓,要多少價錢。可是衹陀太子有點刁鑽,他是不想賣,就給長老開了一個不太可能的條件,他說你想買這塊地可以,要用五寸厚的黃金來鋪地,鋪滿了就當賣價。沒想到這位給孤獨長者真的就搬動金子鋪起來,幸好他錢夠多。這一來衹陀太子看到很感動,竟然有人肯花這樣的血本來供養佛,釋迦牟尼必定不是普通的人物。太子倒後悔了,想想不如自己來做這個功德吧,就捐出園子來也不必賣了。可是須達多長者這時候可不同意了,他說您太子將來是要繼承王位的,怎可有戲言?太子聽聽不得已,於是就退一步說,我們一起來成就這個功德好了,現在你雖然買了地,樹可還是我的,不如這樣,你捐地我捐樹好了,於是就變成了「衹樹給孤獨園」,紀念他們兩人共同成就的功德。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這是「眾成就」。地方解決了,但是一個法會還要有聽眾,聽眾有多少呢?「千二百五十人俱」。千二百五十人這數字有它的來歷,大家如果看過佛陀的傳記就會知道。大致是這樣的,佛成道之後,他首先到鹿野苑,度他那五個隨從,成為五比丘。後來就在這個地方,有一個商人叫耶舍,也皈了依佛,耶舍還帶了五十個人一起皈依,所以就有五十五個人。後來他們從這裡向別地遊行的時候,在路上又陸陸續續收到一些弟子。他收的弟子,大部份都原來已經是修行人了,已經跟過別的老師,但是接觸了釋迦的教學後,覺得釋迦牟尼的道理比較好,就改投到釋迦牟尼的門下。先是有三兄弟,所謂三個迦葉,總共帶來一千徒眾,最後是舍利弗和目楗連兩個人結伴來歸,又帶了兩百徒眾,這樣加起來總共一千兩百五十五個人,去掉零頭就是經上說的一千兩百五十人。這些人跟隨著佛一路學習過來,佛到那裡去他們就跟著去,所以叫常隨眾。
「比丘」是梵文,簡單的解釋就是「乞士」,也就是一般所謂的出家人。出家人並不都是比丘,是要受過全套戒法﹝具足戒﹞的出家人才能叫比丘。那麼為什麼把出家修行人叫「乞士」呢?因為他們乞討兩樣東西來過日子:一個是飯食,可以讓身體活得下去;另一個是乞討智慧,用來養活成熟他的慧命。對一個修行人而言,物質生命的延續也還是為了成就智慧的生命,所以這個乞士就不是普通的乞丐了,而所謂的「大比丘」又更不一樣。在佛經中,如果名稱之前加了「大」字,等級上就高了很多。譬如說「菩薩」跟「大菩薩」差很多。就菩薩階位上講,要初地以上的菩薩才能叫大菩薩,更嚴格一點要八地以上的菩薩才能叫大菩薩。這些比丘可以稱之為大比丘,是因為他們跟隨佛很久,都已經証到四果阿羅漢的境界,所以才稱為大比丘。「俱」是說這時候這一千二百五十人都居住在衹樹給孤獨園,和佛聚在一起。「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這一句就是「眾成就」。
2、別序
下面一段就要講別序,就是說明這一次講經法會所以會發生的特殊因緣。
經文:「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爾時」是說就在這麼一個時候。「世尊」就是指佛。佛有十種不同的名號,因為他的道德很廣大,不是用一兩個名字可以彰顯得盡,「佛」和「世尊」都是十名之一。不同的德就需要不同的名號,雖然列出十種,其實這十種也還不夠,但是「十」這個數字本身即有圓滿的意思,所以也就可以這十種名號來概括佛德。「佛」是就他的覺悟上來講,他是完全的覺悟者;「世尊」是就他在世間的地位上講,他為世人所尊仰,是世間最尊貴的。「世」不只是人世間,包括了三界,也就是整個的大千世界,整個三界以他最為尊貴。
「食時」就是吃飯的時候。因為乞食的緣故,所以也就是到了出門去托缽化緣時候。這是什麼時候呢?一般在佛教裡的規矩是「過午不食」的,甚至就只有日中一餐。他們是看曰晷,中午太陽一偏以後就不能再吃飯,如果誤了餐飲時間,就要餓一天肚子。過午不食原是出家僧侶的戒律之一,我以前的老師雖是在家人,也守這個戒。但是現在在出家人裡,有一些意見,有些認為這個戒已不適合這個時代,特別是在塵世服務眾生,勞心勞力,若勉強不吃晚餐,反而有損健康。這種說法也有道理,但不是我們這裡要談的問題。過午不食所以成為戒律,在佛學上有它的意義。我想一天三餐本來就是很麻煩的事,女士們大概會同意,煮飯是很煩的,一天還要煮三次,所以對一個修道人來講,當然能省則省,少一餐i以多點時間來修道。第二,從健康的原則,我們現在更了解到多食容易昏沉,對靜修會造成障礙。晚上最好少吃一點,因為吃多了對睡眠也不好。另外還有一個說法,印度人認為下午是畜生道和鬼道吃飯的時間,上午是較適合人類吃飯的時間等等。既然要在中午之前把飯吃完,所以出去乞食的時候,大概選在十點左右,是最適當的時間。
到了這個「食時」就「著衣持缽」,準備要出門了。著什麼衣服呢?大家知道印度天氣熱,用一塊布披上身就可以當衣服,叫做袈裟。就是一塊長方布,但是是用很多小方布縫綴起來的,小方塊連起來,成一條一條的,方布越小的,當然條數也越多。於是一件袈裟可以根據所有的條數而分成五條、七條、九條甚至更多。五條的算是內衣。常穿的是七條衣,就是平時聚會、聽經不是非常正式的場合穿的。若是大場合,像國王召見的時候,要穿九條的大衣。乞食要穿大衣,「著衣」是著大衣,因為乞食是非常慎重的事情,原因下面還會再談到。袈裟的原意是「不正色」或「壞濁色」,是指布的顏色不能用鮮明的紅、黃、白等正色,要用雜染的顏色。這些安排也都是方便修道人滅除世俗生活上的一些執著。
「缽」原來的意思是「應器」,就是「應量之器」。應量是應每個人的食量,一個人的胃口大就用大的缽,胃口小的就用小缽,這樣可以節制飲食,也可以防貪心。從袈裟的顏色到缽的大小,都可以看出,佛學裡對很多生活的細節都有一些設計,讓修行人處處警惕,而自然融入到佛學的教理中。據說佛所用的缽是琉璃石的,而且是很特殊的古董。當初他成道的時侯,四大天王把龍宮裡面古佛所用的缽供獻給他,每人給一個就有四個,佛用不了那麼多,就用神通把四個揉成一個,他的缽上因此還有四條接合線在上面。一般出家人的缽,基本上有鐵做的、有瓦的,但不用木頭,因為怕不衛生,不容易清洗,容易生髒東西。
「入舍衛大城」,是從衹園來到城裡。衹園是在城外,要乞食則須到人多的城裡去。
來到舍衛大城之後,經上接著說「於其城中次第乞已」。「次第」的意思就是說,如果從1001號那家人開始去乞食,就要沿著1002,1003這樣的順序去乞討,不能跳過任何一家,除非人家不給,否則不能選擇。如果覺得某家飯菜通常差就過站不停,這是不可以的。一般說來,頂多也只接受到第七家的施捨就不再乞討了,也就是說萬一到第七家還不夠,也就算了。乞食為什麼要講究「次第」呢?這裡面有個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佛的兩個大弟子,一個就是本經裡的須菩提長老,還有一位是大迦葉長老。當初他們兩人乞食態度很不一樣,大迦葉是專找窮人乞討,須菩提則是專找有錢人乞討,而他們也都很有理由。大迦葉的理由是:窮人會窮,就是因為過去沒有好好布施,所以今生才福報不好,我要是不多給他機會布施,他下輩子還要窮下去,那不是太可憐了。須菩提的理由是:有錢人多半慳吝,再不修集福報,那麼下輩子就一定要窮困貧苦了。佛知道了就責備他們:不要去揀貧揀富,其實每一個人不管是貧是富,都需要積福報,分別貧富,不但引起自己心理的不平等念,還會招致別人的猜忌毀謗,所以要依「次第」平等的乞討。
乞食的道理我們稍微再談一下。佛學裡鼓勵乞食,有很多理由,我們只提出四點來說明。第一,食物是維持生命最基本的,乞食則可以把物質生活所需降到最低,而且讓我們完全地放下任何講究的念頭,什麼蔥啦、蒜啦、辣椒之類的也不必想了。若放淡、放鬆對這種基本欲望的執著,會有助於放下其他的執著。第二,乞食可以降服我慢。因為是我們向人家乞求,在世俗的觀點來講就是低人一等,何況不分親疏地向一切的人都乞求,應當可以幫助降服我慢。再其次,當然是更可以專心修道,不必花時間在買菜煮飯這些雜務上。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叫做「為眾生種福田」。因為修行人是有道德的人,布施一個修行人,功德福報都很大。比丘把他自己放在下位來乞求眾生的施捨,反而成就了眾生的大功德,所以比丘叫「福田」,就是說,他把自己看成是一塊田地,讓眾生去播下福德種子,將來長出來的花果,可是眾生去收成,這麼一來,乞求布施的人反而是行了深遠的布施,正是佛學裡慈悲的一種表現。出門乞食所以要穿起大衣的道理也就在此。
乞食完畢,接著「還至本處」,就是回到所住的祇園,這時候才坐下來進食。「飯食訖」是吃完飯之後。「收衣缽」是把外出的大衣和缽收拾好,然後「洗足已」就是把腳洗乾淨。因為出門去乞食的時候,他們是光著腳去的,腳弄髒了所以要清洗。在佛學裡光腳走路的原因是護生,因為穿著大皮鞋會踩死很多虫子自己都不曉得。赤腳或許和印度天氣太熱也有關係。在南傳佛教,直到現在,當僧侶們接受施主供養的時候,還是要赤腳,據說這表示一種慎重。
一切弄妥之後,就「敷座而坐」。吃完飯,洗完腳之後,就是要靜修了,於是把座墊鋪好,到上面坐好,開始修一些禪觀。在行、住、坐、臥四威儀裡,禪修上取坐姿較多,像現在大家參加的靜坐班。因為「坐」這個姿勢有很多方便,「行」不容易收攝,躺著又容易昏沉,只有坐姿較能持久而且保持清醒。
以上這一段是「別序」或者也可以叫「發起序」,下面就要進入正宗分。
B、正宗分
1、般若無住
正宗分,我把它判成兩大部份,第一部份叫「般若無住」。這一部份又再分成九個段落。先談第一段是「正明無住」。
a、正明無住
(1)、「當機讚請」
經文:「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當機」是什麼意思?在佛學裡,佛每講一個法門的時候,都有它特殊的對象,是針對這個對象的根機而講,那麼這個對象就叫做這個法門的「當機」。所以,假如某個人的修學經驗和性向,跟這位當機的人相似的話,那麼就可以從這本經得到最大的利益。此外,就經典的學習而言,也要注意把握這位當機的性格和背景,才能適當地理解這本經的語言和方便。在這本經裡「長老須菩提」首先發出問題,而佛就針對他的問題來解說,所以他就是這部經的當機。推而廣之,前面提到的會眾,一千二百五十位的大阿羅漢,也是佛要照顧的對象,所以他們的共同特徵也必須作為本經當機性的一些參考。有些經典的會眾,還有這裡的菩薩、那裡的菩薩,甚至天、龍、鬼、神、夜叉等等,所以通常看一本經的聽眾,就大約知道佛講這本經的立場。這本經沒有提到任何大菩薩,只有大比丘眾,可見主要是為聲聞乘裡修行有成的眾生而講的。
須菩提被稱為「長老」,長老的意思簡單地說叫「齒德具尊」。有些經典上翻譯成「具壽」,就是年壽比較高的意思。也有譯成「慧命」,就是智慧比較高。把兩種意義綜合起來就是「德具尊」了。齒是指年齒,也就是年紀高智慧也相當,智慧和他的年紀還成比例,這叫長老。
須菩提長老是列名在佛的十大弟子之中的。十大弟子各有特長,像舍利弗是佛弟子中屬智慧第一,須菩提則是解空第一,對佛所講的空理他最明白。其實他的名字本身和空頗有關係,「須菩提」在梵文的原意為「空生」。為什麼叫空生呢?聽說他一生下來的時候,家裡倉庫的東西就突然消失了,所以叫空生。這在一般人看來注定是個敗家子了,對不對?但沒過多久東西又都回來了,來去都沒有痕跡,這就表示須菩提的來路不凡,一出生就無言說法,在一空一有之下彰顯出微妙的般若正觀,緣起而性空。他叫空生似乎已預言了後來的學空第一。
「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這是須菩提請法的一個禮儀。平常的裝束,衣服不論是五條或七條,都是把身體罩起來的,只有在表達尊敬的時候,才把右肩袒開,同時採取胡跪的姿勢。胡跪就是單腳跪,如果兩腳都跪下就叫長跪。合掌是大家都知道的佛門禮儀。合掌在理上講,或許i以說是把「左右兩邊」合成所謂「中道」,這樣講理論就很高深了。另外一種比較容易了解的說法,是「背塵合覺」,這是說我們平常的人都在塵勞中打轉,把掌合起來,是表示把塵勞隔在外頭,或放下塵勞,掌心裡面合著我們的覺性。其實大家試著合掌看看,掌心相合的時候,心意是否有比較集中的感覺?比較專心、誠心?所以這個姿勢本身是有生理的意義在內,也可以說就是一個手印。
「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這是須菩提對佛的讚歎。「希有」就是真的甚難稀有,真是不容易。他對佛稱呼為「世尊」又接著稱「如來」。「如來」也是佛的十種名號之一。記得以前小時候看「西遊記」的歲月裡,對「如來佛」真是欽佩,因為孫悟空那麼大的本領,能夠七十二變,竟然都逃不出他的手掌心。可是那時後從來沒有想過,為什麼這麼厲害的佛叫「如來」?如來究竟是什麼意思呢?照一般的解釋,如來者是「乘如實道而來」,就是說他是從真理的那邊走過來的,他的言行是和真理「相如」的。佛教不大用「真理」這個名詞,而說「如實」,就是和真實的東西是相如的,如是「一樣」的意思。我比較傾向從另一個角度來解釋如來。「如」是「一樣」所以也是「平等」的意思,「來」有出現或現起的意思,合成「如來」就是「平等而現起」。把平等的「一如」和差別的「現起」放在一起,雖平等而不妨現起,現起而仍平等,這樣才可以彰顯出空、有相融的甚深一面,而也唯有通過這個層面,才能恰當地把握「實相」這個概念。把佛叫做「如來」,正表示佛是已和實相或真理融為一體的人,佛的整體即是實相,他的生命與存在的本質即是如來。在佛的十種稱號中,把「如來」列在首位,這應是一個主要的理由。
「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這是讚嘆的內容。他說如來真是很懂得如何善巧地護念大乘的修行人,也就是照顧這些修行人,愛護這些修行人。在心裡面去愛護照顧叫做護念,好像父母對小孩一樣,常常把這小孩放在心上,稍微閒一點,念頭一轉,小孩的影像就出來了,總是想怎樣對小孩比較好,怎樣比較不好,或掛念小孩安全不安全,有沒有什麼問題,這就是護念。那麼佛對他的弟子們也是這樣護念。「付囑」是用嘴巴講出話來叮嚀、咐託。
須菩提不但讚嘆佛的護念很善巧,也讚嘆佛的付囑很善巧,而對善巧的讚嘆,則是以「希有」來形容,表示這不是一般的善巧,而是極其難得的善巧,難得到會讓像須菩提這樣齒德俱尊的長者發出由衷的讚美。可是須菩提是佛的常隨弟子,應當經常會體驗到佛對弟子們的護念和叮嚀,何以在這個時候又再度發出希有的讚嘆?同時在座的大眾並沒有任何菩薩在列,何以他感嘆的又是對菩薩的護念?可見他必然是有了新的感受和體驗,特別是從菩薩發心的角度上所來的體驗。然而回看前面短短的序文經文,又似乎看不出佛有什麼明顯或非常的舉止可以引起人的注意。從「爾時」開始,我們看到佛所做的事,無非是平常僧侶一天生活的秩序而已,佛從頭到尾也沒說一句話─所以要了解這一段經文,顯然就必須要用另一種角度來觀察。我想可以有兩個途徑。一個就是設想世尊暗中特別地加持了須菩提,讓他產生了感動。另一個可能狀況,就是須菩提在這一天或許福至心靈,突然從佛的平常行履當中,發現一個過去沒有注意到的角度,從而見識到佛另一個層次的面目,因此而深深感動。
從第一個加持的觀點來談,然而加持畢竟是一種神秘,可以猜測,但是無法議論。所以我們還是就第二條路來探索。表面看來,世尊在這裡,跟一個世俗的修行比丘一樣,規規矩矩、亦步亦趨地把這一天,這一段時間,活好過好。但如果轉念想想,釋迦牟尼佛到了這個程度,有圓滿的智慧和圓滿的成就,他真的需要出去乞食,然後吃下這餐飯才能活得下去嗎?他大概不需要。他真的需要敷座而坐,去修養他的慧命嗎?他大概更不需要。但是他完全順著一個凡夫身的,把一些最平常的事,也一模一樣地表現出來,做得很自然也似乎當然。他以世尊之尊,沒有覺得他自己是世尊,他沒有覺得比凡夫高到那裡去,所以必須要跟凡夫表現得不一樣,不需要,他不但同樣做,而且還要做得和大家一樣好─原來釋迦牟尼佛就是用這樣的行為,在無言之中,來教導我們。如果他都要這樣做,那麼諸位修行人是不是更要這樣做?他沒有聖凡的差異在心裡,所以這不就是對弟子們攝受的一種悲心?在「四攝法」中有個「同事攝」,就是以同事的身份來化導。他表現得跟你一樣,在這裡就把你攝受了,而我們被攝受的人還不知不覺,所以你說這種攝受是不是善護念?
我們再細細體會一下,從「世尊食時」到他「洗足已敷座而坐」這一段,從頭到尾是不是好像在欣賞一齣默片?有行動沒有聲音,一切都在寂靜中進行,然而在這一片無言之中,這一切的「相」,不妨歷歷的展現,流利而清晰。在整個過程裡,釋迦牟尼佛一片自在而從容,輕飄飄的似乎不染一塵,卻又面面俱到。以一個覺悟到萬法究竟空性的「空王」,卻瑣瑣屑屑地週轉於世間的種種細節,如果凝心看到這裡,才體會到,這無言之中其實「其聲如雷」。佛是具體地用實踐來說明,他已經在世間一一的現象上,生動地詮顯了實相;空也好、有也好,在這裡充分地顯現圓融及和諧。所以空或般若不是要跳到天上才能談,而就是要在現實世間的一行一動中透顯,現實世間走一步路也好、抬一個頭也好,一一都可以完整地表現。所以這樣看來,釋迦牟尼佛的確已經把般若的大道理合盤托出,教授出來。他是無言的付囑,如果心眼靈活像須菩提的話,就能很明白地感受到他的護念和付囑,於是就感動了,就已經學到東西了,而這種學習比我們用聽經、用思維的方式學習,更直接、更親切、更有效。因為如果用言語來付囑,還要經過大腦去吸收,用行為來付囑,不經過觀念語言的分析轉折,反而可以相應到整體,而直觀當下。
解空第一的須菩提,平時也許沒有留意到,今天或是福至心靈,或也是受佛力的加持,忽然契入了佛陀這一層深密微妙的精神領域,了悟感動之餘,更不由自主地化為深深的讚嘆─真是程有啊!佛的境界深妙誠然不可思議,佛無瑕的表達方式更是希有難得!這個付囑,是實相的付囑,是究竟真裡的展示,是給志求大覺大悟的菩薩們的付囑,也是激勵對空觀仍有偏執的二乘修行人,讓他們更進一步的付囑─雖然覺證完美如佛,為世間之最尊,卻並不須要離開世間法,離開眾生,涅槃絕不是世外的桃園。須菩提從一個已證小乘最高果位的身份,一個已了生死的阿羅漢,在無言中聽到這個聲音,為他打開了更高智慧的眼界,也更充實了他的菩提心。他已領受了如來的護念和付囑,可是很多人並不都能像他一樣,很多人還是不知不覺,因此須菩提的悲心涌現,希望所有的人都能理解他的感受,也想更進一步了解如何在實踐中來趨入佛的境界,所以立刻向佛請問了兩個問題,希望佛用言語的方式來表達一下,把這甚深的般若理趣再給我們作個詳細的說明,於是就產生了這部金剛經。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服其心」,這是須菩提具體的問題。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就是我們講的「發菩提心」。我們在談發菩提心的時侯,了解到菩提心有兩個要素,一個是大智慧、一個是大悲心,智和悲兩個要素缺一不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或者叫「無上正遍知」,就是佛所成就最圓滿的智慧。發這個心,就是發願成佛的意思。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雖然是著重在覺悟和智慧的涵義,但這種無上、遍知的智慧卻不是輕易可以求到的,如果我們狹隘的心胸沒有經過悲心的焠煉和轉化,是不可能承受得了這種智慧的。再進一步說,空性的融通和究極的悲心畢竟是互為表裡的,沒有悲心不息的運載,固然成熟不了這種大智,而也唯有我們的心靈全體化成了純淨的大智,一向所有的悲心也才能消融而成為空性的大悲。發了這個心,就是發了一個願,我們叫「願菩提心」。就是說我也想証到這麼高的智慧,我也要成佛。真誠地發了這種心的人,就是開始了他的大乘菩薩道的生涯。
可是回到現實的層面來看,我們每一個人在輪迴裡,生生世世已積累了多少塵勞煩惱。就這一生的三四十年來說,就累積了不少,所以各種世俗的念頭很強,也很多,難以控制。如今突然之間發一個心要求般若,我們也剛剛談過,偏偏這種般若智慧的思考方式,和我們世俗的習慣、想法是背道而馳的,所以發心就好像要轉一百八十度的彎一樣,這個彎不好轉。縱然發了這個心,可是受過去習氣的影響,很難發的牢強堅固。也許發了幾分鐘,別的念頭一打岔就丟了一個鐘頭,也許丟了兩天,第三天又想起,這菩提心當然就不牢靠,久而久之甚至還會退轉。所以須菩提就問了這個很實際的問題,「應云何住,云何降服其心?」。應云何住就是說,我們這樣一個平凡的眾生,如何才能夠把心常住在菩提心上面?如何才能夠把我們的心安排好,常常和菩提心相應而不要背離?這樣發的菩提心才會有效。這是積極的一面。在消極的一面看來,不能住心於菩提的原因,也是因為有很多雜念的興起,這些雜念停不掉,要住也住不下來,所以也要請佛告訴我們一個好方法,來控制這些雜念,就是把這個紛亂的心制伏住,所謂「降伏其心」。
住心和降伏顯然是一個發了心的人最關切的事情,須菩提以一個初發心者的心情,代大家向佛求問這個重要的法門,我們讀經的人要是也發了心,那麼就都是這本經的當機,就能從這本經得到最大的利益。下面看佛的回答,怎麼住心,怎麼降伏,是金剛經裡非常精彩的一段,也是非常不容易了解的一段。( 待續 )
首頁
最新消息
大乘起信論講解
精美經典結緣
楊式太極拳養生班
『紅塵自在』文字版將陸續刊出
周六共修
月共修
阿彌陀佛聖像結緣
會友通訊資料更新
佛法教學
佛學課程
>
地藏經講解
>
地藏經講解 P2
地藏經講解 P3
地藏經講解 P4
地藏經講解 P5
地藏經講解 P6
華嚴金師子章講義
六祖壇經研討
專題演講
共修課程
佛法討論區
佛法人間
方廣言
法語天地
健康園地
紅塵自在
>
自在需要智慧
佛陀證悟過程的啟示
佛教的宗教特質
「信佛教」重在理信
智慧的修學(一)
智慧的修學(二)
智慧的修學(三)
智慧的修學(四)
甚麼是「佛」
什麼是菩薩?
介紹觀音菩薩
介紹地藏菩薩(一)
介紹地藏菩薩(二)
介紹地藏菩薩(三)
紅塵自在- 廣播節目
紅塵自在 第 1至第10講
紅塵自在 第11至第20講
紅塵自在 第21至第30講
紅塵自在 第31至第40講
紅塵自在 第41至第50講
紅塵自在 第51至第53講
會友專區
出版
書籍
大方廣學刊
教學光碟
修行光碟
訂購辦法
文物結緣
經典、書籍
圖像、書法
學刊
索取辦法
連絡本會
本會地址
我要成為大方廣會友
我要贊助大方廣
關於本會
學會理念
何為大方廣
創辦人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