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最新消息
大乘起信論講解
精美經典結緣
楊式太極拳養生班
『紅塵自在』文字版將陸續刊出
周六共修
月共修
阿彌陀佛聖像結緣
會友通訊資料更新
佛法教學
佛學課程
>
地藏經講解
>
地藏經講解 P2
地藏經講解 P3
地藏經講解 P4
地藏經講解 P5
地藏經講解 P6
華嚴金師子章講義
六祖壇經研討
專題演講
共修課程
佛法討論區
佛法人間
方廣言
法語天地
健康園地
紅塵自在
>
自在需要智慧
佛陀證悟過程的啟示
佛教的宗教特質
「信佛教」重在理信
智慧的修學(一)
智慧的修學(二)
智慧的修學(三)
智慧的修學(四)
甚麼是「佛」
什麼是菩薩?
介紹觀音菩薩
介紹地藏菩薩(一)
介紹地藏菩薩(二)
介紹地藏菩薩(三)
紅塵自在- 廣播節目
紅塵自在 第 1至第10講
紅塵自在 第11至第20講
紅塵自在 第21至第30講
紅塵自在 第31至第40講
紅塵自在 第41至第50講
紅塵自在 第51至第53講
會友專區
出版
書籍
大方廣學刊
教學光碟
修行光碟
訂購辦法
文物結緣
經典、書籍
圖像、書法
學刊
索取辦法
連絡本會
本會地址
我要成為大方廣會友
我要贊助大方廣
關於本會
學會理念
何為大方廣
創辦人簡介
錫金遊記(二)
●
慧靜
「....有七條河流向於此處,前有七座山,背有一座屏山,
皓白的雪嶺在前,一條小河如法螺般蜿蜒而下。.....」
天依舊藍澄澄地,氣溫大約攝氏五度,空氣清凜中帶著些許樹葉香,鳥聲處處,夾著遠方不時傳來的叮叮咚咚敲石聲,如此一個清淨和平的早晨,我和江乘,約好要去古廟,江乘在前面蹦蹦跳跳,左手一邊轉動著嵌在牆上的整排「瑪呢轉」 (註一) ,口唸六字大明,一路一直轉下去。
步出山門,走完一小段柏油路後,便是泥土路。泥土路上早已積了一層薄薄的,寬約七、八尺的淺水窪,這是山頂積雪融化流下的雪水,清澈見底,汩汩不斷地往山谷下方流去,水冰澈透骨,我挑了幾塊白石,作為對此地「水土」的紀念。
江乘是個小悶葫蘆,英文懂的不多,剛好我也懶得開口,藏語能力有限,於是在這靜寂寂的山谷小路上,只聽見風吹著松葉,竹葉沙沙聲。突然一陣大風吹過,風砂中一粒佛手瓜由上方山坡上,不偏不倚剛好掉落在我們面前,是一粒老得發刺的野生佛手瓜,上方山坡樹上,還掛著幾莖老藤和殘瓜。江乘說,人不吃這個,餵牛的。講到牛,突然他的精神全來了,眼睛閃著光,說:「等一下你會見到我們的大牛,叫『滿願牛』。當大寶法王來錫金時,不丹國王送來的,最早是兩頭,一公一母,後來有牛兒子,牛孫子,現在有好多好多,大寶法王和仁波切們才有奶茶喝。」我拿著佛手瓜,一心一意要去巴結那兩隻「滿願牛」。
「重要古蹟,嚴禁在此喝酒,打架滋事。 ││ 錫金政府啟」古廟入口處,錫金政府豎立了一個小木牌。一根巨木橫擋在入口處,算是門。江乘將之輕提起一端,我們走過,再輕輕放回,已然進入古廟的庭園。
小徑的兩旁為整整齊齊青翠的草地,草地盡處則是高聳入天的老松。錫金的草地類似一般所謂的韓國草坪,柔細且翠綠。草地上懶洋洋的躺著幾頭牛在晒太陽,江乘對我搖頭,顯然這些都不是故事中的主角,原來這一系列的牛氏家族全在古廟附近的山坡樹林裏活動。
這座由第九世大寶法王所建造的古廟,在十年前間瞻仰過相片後,一直是我心所嚮往的聖地,我的有限知識無法告訴我它的確切建造年代,只能從九世法王的傳記裏,約略地推測,法王生於西元一五五五年 (明嘉靖三十四年) ,一六○三年 (明萬曆三十一年) 圓寂,如此,此座古廟約有近四百年的歷史,我站在這座畫棟雕樑的古廟前,無法想像在那交通不便的年代,「道路險惡,空氣稀薄,人馬有登者,數步一休。」 (註二) 他是如何地翻過世界第二高峰雪山,由西藏長途跋涉至此,又是如何將這些建材由平地搬運上來 (當時仍沒有道路,登山小路是一九六二年後才陸續建起的) ,成就了這座建築?又是出於何種靈感或願力,使他決定要在此建廟?只知道在一九五八年,當第十六世法王及僧侶為逃避赤禍,由西藏到達此地時,是先以古廟為棲身處,再逐漸將現有新廟建造起來。
微風徐來,吹動著立在草地的竹竿上五顏六色的祈禱旗(註三),我不禁思索起歷代法王,以及那份屢屢乘願再來的菩薩行徑,也了解到生死自在的這層度眾方便,四百年前蓋了廟,四百年後,歷經七次轉世,再來駐錫, 對凡夫如我者,今生不知來生處,渾渾噩噩,無明流轉,如是的境界,是多麼地無法思議。
古廟建在山邊平崖上,草地前方盡處是一沿石牆,牆外即是三邊向下坡地,倚在石牆邊,山谷的景色一覽無遺,近處參差的樹林,遠方層層的梯田,流水小溪,梯田間穿插的人家五角木樓,樓旁伴著香蕉樹,陣陣炊煙從人家的煙囪嬝嬝上升,好一幅太平山村景象。
面對這一份寧靜,我的腦子卻無法不去思索一百多年前,這裏所曾經發生的故事,那幾場激烈而殘酷的戰爭。
※ ※ ※
熟讀中國歷史的人,一定對清末列強鯨吞蠶食我國領土的故事留著印象,「隆德」這個地名,在清史及幾條不平等條約中,還曾經上榜過幾次。
遠在天邊的隆德山,一直到清光緒年間都還屬於中國西藏的版圖內,而非「錫金」之國土。英國人對西藏這塊土地,早在十七世紀就已表示強烈的興趣。乾隆年間,東印度公司不斷派人到西藏,但都未能到達拉薩,見到達賴喇嘛或執政內閣;嘉慶年間,再派使者入藏,也是無功而返。光緒二年,英國藉口雲南騰越人殺死英國翻譯事件,強迫清廷與之簽定「煙台條約」,順便加上一條,允許英國人可以至西藏遊歷。光緒五年,英國根據此一條約,欲派員入藏,遭到上至達賴班禪,下至藏人僧俗一致強烈反對,光緒六年,英國準備強行入藏,行至西康巴塘,遭藏人聚兵阻擋,只好改道由雲南轉回印度。
英國幾次派人入藏被阻後,即積極籌劃以錫金作為其入侵西藏的前哨陣地,除了將修建中的鐵路延長,經過大吉嶺 (當時大吉嶺屬錫金) 外,大吉嶺一帶,一時之間突然增加了大量英軍。
光緒十二年 (一八八六年) ,藏人為了預防英軍的侵略,在隆德山上建立卡房駐軍。英國人見此,立刻向清廷提出抗議,兩次派公使向清廷施加壓力,大意為「我們只是要通商,藏番不應在國外築炮台::。」此時的清朝已被「鴉片戰爭」,「英法聯軍」打得喘不過氣,搞不清楚 (也不想搞清楚) 到底「隆德」是不是「國內」或「國外」,立刻下令駐藏大臣要藏人撤回駐軍,中央的意思大約是,「英國人要去藏地遊玩及和藏人作生意想得已久,我們嘴唇說焦掉了,舌頭說破了,才使他們停止入藏。現在藏番在西藏邊界外設砲台,則使他們有藉口:::增加朝廷西邊之憂:::。」但是藏人保衛領土的決心卻非常堅定,並不願撤兵。光緒十三年,西藏三大寺以及全體官員向駐藏大臣給公稟,申述他們的理由:「英國人已佔領哲孟雄及不丹」「隆德為藏治門戶,我守我境,自保疆土,英吉利不應非分干預:::」「隆德山為藏中門戶,倘一退讓,勢若開門揖盜,:::」。
光緒十四年,英國開始派兵攻打隆德山,英軍所用的武器是長槍、大砲,而藏人的武器則是火弓、火繩、銃、投石等,在該年三月,六月及十月,一共三次,每一次藏人均慘敗,山坡上到處死屍遍地,血流成川,積骨成山。這三場戰爭的結果,導致清廷與英國簽訂「英藏條約」,從此將錫金劃歸英國,並允許英國人可以自由出入西藏。(註四)
一百多年後,站在清風山谷裏,再來回首這些淒厲的前塵往事,畢竟一切灰飛煙滅,夫復何言。清帝安在?大不列顛日不落國何在?誰又能作不朽的勝者?對藏人而言,誰又會想到拼死保衛的領土,後代子孫卻逃之猶恐不及?
※ ※ ※
靠近石牆處有一根特別巨大的祈禱旗竿,竿上掛的經文顏色還相當鮮明,江乘指著它告訴我,這是他為已亡故的母親設立的。
昨天上山時,我們曾繞道到已圓寂的卡盧仁波切近大吉嶺的孫拿大道場。天珍多杰要辦一些事,我也藉此機會,向卡盧仁波切的「庫東」 (註五) 行禮,禮畢,我和江乘都走回大殿廣場前的吉普車旁,等待天珍多杰。
大殿兩側的寮房正在改建,因此上上下下全是作工的小沙彌,有的挑石塊,有的擔水,有的和水泥,忙碌中卻井然有序,頗似二十多年前電影「失去的地平線」中幾幕場景。看到這四五十位大大小小的出家人,我不禁思索起他們為何要出家,由他們又想到身旁的江乘,這個大小孩,比我的小孩還小半歲,如果在「凡間」,應當也上大學一年級了罷,是何因緣?江乘一聽我的問題,眼眶紅了,陸陸續續說出他的故事。
江乘是不丹人,父親早年翻過雪山到西藏,跟隨大寶法王修行,西藏淪陷後,隨著法王逃出西藏回到不丹,與小他十九歲的女孩成親,育下一女二男,江乘是老么,在六歲時,父親病故,半年前,母親也走了。「我花了三千盧比,將媽媽的屍體由不丹運到隆德,在後山的火葬台火化。」「我從小在隆德寺長大,母親過世後,覺得這輪迴的世間實在毫無樂趣,和哥哥就一起出了家。」
「祈禱旗愈大,功德愈大。」江乘解釋給我聽。邊說邊走,我們已踏過古廟的門檻,進入大殿。看守寺廟的小沙彌將地板擦得光可鑑人,從斑駁褪色的牆上,廊柱上,依稀可以想像捕捉當年的莊嚴華麗。在佛前行了禮,上了香,點油燈,繞佛三匝,懷著無盡的古意,我們走出大殿,心中突然憶起虛雲老和尚那兩段自輓詩:
「坐閱五帝四朝,不覺滄桑幾度;受盡九魔十難,了知世事無常。」
就在快要走出古廟庭園的小道上,我見識到了「滿願牛」。牠,黑色的,約為一般牛隻的兩倍高,兩倍長,是個龐然大物,牠以黑漆漆的眼睛靜靜地注視著我,再從我的手掌裏,默默地銜去佛手瓜,呱喳呱喳旁若無人地咀嚼起來。
走出古廟庭園,沿著來時山路往下走,由另一條叉路小徑,我們走到隱藏在林木裏的古尼庵。它和古廟同時建起,為女眾道場。尼庵進門處有個一人半高巨形「瑪呢轉」,下面撐著木架,以便推動瑪呢轉,江乘推著木架,口中喃喃唸起六字大明。尼庵規模小很多,推開依呀的木門,內有一間較小的佛殿,雖然牆上柱上彩漆剝落,但也維持得相當整潔。
※ ※ ※
才踏進客居小樓,一陣陣廚房特有的香味夾著奶茶的濃郁酥油味,暖洋洋的充滿著小樓。是中餐時分,江乘回他自己廟裏的寮房,我也上樓回我的「寮房」,由窗口不經意地向外看,不遠處古廟和庭園盡在眼前,和十年前所見相片上的景象角度一模一樣,真是得來全不費功夫。
中飯吃「饃饃」,即水餃。藏人將鍋貼,水餃,包子全稱為「饃饃」。藏語中和食品有關的詞彙,大量吸收了漢話外來語,如白菜、醬油、醋、茶、清茶,發音都還保留著漢音,只是平仄抑揚不同而已。因此我走進廚房,和正在準備中餐的老阿尼談東扯西毫無困難,逗得滿臉皺紋的老阿尼哈哈大笑。
老阿尼,其實是喇嘛貢噶的母親,而喇嘛貢噶,又是師父身邊得力的左右手,和天珍多杰一樣重要,現在師父派他到噶侖堡附近的拉瓦閉關中心負責。他曾於一九八八年和師父一起到美國弘法,那一次我也跟隨了師父近三個月,在紐約屋士達,夏威夷三島,我們幾乎天天見面,朝夕相處,此刻和他的母親見面,彼此都覺得很親切。
這個小廚房裏用的是現代化的瓦斯爐 (山上其他人家及廟裏燒的還是大灶) ,和這小樓裏一切的設備,全都是天珍多杰這幾天到首都剛渡採購來的。天珍多杰是個非常細心,設想週到的人,連餐巾紙他都為我選擇了白底深藍圖案 (這是我最偏愛的兩色) 。此時,爐台上的一大鍋奶茶正冒著熱騰騰的白氣泡,另一鍋裏饃饃在上下起浮,阿尼還在捍麵皮,包饃饃,圍裙上,頭髮,臉上
,白撲撲的沾著麵粉,我執意要加入這場玩麵粉的遊戲,阿尼則堅持推我出廚房,以後每天到做飯時,我倆都要重覆演這齣戲,我所學的佛法裏,沒有出家人作飯給我吃這道理,但是我被趕出廚房了 (和未來的許多天一樣) ,奉命端著一杯奶茶,到餐廳去涼快。熱呼呼香噴噴的奶茶,對有些漢人卻難以下嚥 (經常在一些書上看到如是的描述) ,而我,一天十來杯亳無問題。雖然他們也為我準備了綠茶 (怕我不習慣奶茶) ,但我卻甘之若飴。奶茶是藏人最重要的飲料,藏人婦女起床後第一件事,就是起灶熬奶茶,將鮮奶倒進大鍋裏用小火熬開,再撇散茶餅丟進奶裏一起熬,最後才將茶葉濾出,他們所用的茶餅,有點類似普洱茶餅。遊方的僧侶,身上必定帶有一只木碗及一袋糌粑,到任何地方,只要討到一碗奶茶,和著「糌粑」,就可以「糊」過一餐。「糌粑」,其實就是台語的「麵茶」,「麵茶」以麵粉炒熟,「糌粑」的材料為青稞,青稞其實和小麥非常近似,只不過是青稞先炒過才磨成粉,和麵茶之製作過程有所不同。藏人家裏,廟裏,也都儲有成桶的「糌粑」,可當早餐或中餐,甜鹹隨意,極為方便;再者,糌粑加少許水或奶茶,又可以捏成「食子」 (或稱作「酥油花」) (註六),在大小法會上供奉。
餐廳外有個陽台,站在陽台上,遠處山巒,近處平谷,包括古廟,盡在眼前,和剛才在古廟所見的景色一致,但是右下角多了古廟。後來,這裏也成了我飯前發呆的好去處。
天珍多杰來了,告訴我下午三點師父召見,並問我有沒有需要什麼東西,下午他要去剛渡。可以替我帶回來,我交給他兩卷底片,再回到陽台上,繼續發呆。
這是我到錫金的第二天,好一個沒有電話不用煮飯的日子。整個隆德,只有兩具電話,一在廟裏的辦公室,一在師父的房裏,郵差送信只到山下,牆上也沒有人掛月曆,唯一帶在皮包裏可以提醒時間的手錶,也因幾處時差更換,早就不知指的是什麼地方的時間,也沒多大用了。以後每天山裏的日子,都是如此悠悠哉哉地過著,日出知道白天,日落知道黑夜,如此而已。
註一:瑪呢轉 --- 金屬鑄成之圓筒,上刻六字大明,中有軸,可以轉動,大小不一,小者可持於手上,中者嵌於牆上,約兩尺長,大者可數人高。
註二:見「西藏通覽」 (日) 黑澤主一郎著。
註三:祈禱旗 --- 消災祈福用。有兩種,其一是用繩子貫穿,像萬國旗,掛於兩根竹竿或樹幹之間;另一種則綁在一根竹竿上。旗面為布製,上印各種顏色及不同之經文。藏人相信,隨著微風吹動,經文可傳佈於天地之間,讓經過的人、非人等,均能得到利益。
註四:「達賴喇嘛傳」,牙含章著。
註五:「庫東」 --- 仁波切的遺體,通常放置於木製的「曼達拉」 (壇城) 中。
註六:食子 --- 藏語「托瑪」,或稱「酥油花」,是一種由麵粉加酥油與染料捏成的小型供品,各個不同的儀軌有其特定的食子。 ●
首頁
最新消息
大乘起信論講解
精美經典結緣
楊式太極拳養生班
『紅塵自在』文字版將陸續刊出
周六共修
月共修
阿彌陀佛聖像結緣
會友通訊資料更新
佛法教學
佛學課程
>
地藏經講解
>
地藏經講解 P2
地藏經講解 P3
地藏經講解 P4
地藏經講解 P5
地藏經講解 P6
華嚴金師子章講義
六祖壇經研討
專題演講
共修課程
佛法討論區
佛法人間
方廣言
法語天地
健康園地
紅塵自在
>
自在需要智慧
佛陀證悟過程的啟示
佛教的宗教特質
「信佛教」重在理信
智慧的修學(一)
智慧的修學(二)
智慧的修學(三)
智慧的修學(四)
甚麼是「佛」
什麼是菩薩?
介紹觀音菩薩
介紹地藏菩薩(一)
介紹地藏菩薩(二)
介紹地藏菩薩(三)
紅塵自在- 廣播節目
紅塵自在 第 1至第10講
紅塵自在 第11至第20講
紅塵自在 第21至第30講
紅塵自在 第31至第40講
紅塵自在 第41至第50講
紅塵自在 第51至第53講
會友專區
出版
書籍
大方廣學刊
教學光碟
修行光碟
訂購辦法
文物結緣
經典、書籍
圖像、書法
學刊
索取辦法
連絡本會
本會地址
我要成為大方廣會友
我要贊助大方廣
關於本會
學會理念
何為大方廣
創辦人簡介